APP下载

康复专科护理规范化流程管理在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效果

2018-06-15赵琳琳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3期
关键词:脊髓专科流程

赵琳琳 王 祎 张 驰

(大连港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0)

脊髓损伤主要指因脊柱骨折后脊髓结构出现功能损伤的严重并发症。因脊柱骨折后可导致碎骨片突出椎管、椎体出现移位,继而导致马尾神经及脊髓出现严重性损伤。脊髓损伤不仅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导致患者出现功能障碍,失去正常的运动能力,病情严重者可导致瘫痪[1]。其临床表现为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反射异常、大小便失禁等。而该疾病主要由手术、康复及药物等方式进行结合治疗,虽具有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疾病的特殊性,患者难以顺利的配合护理及治疗。故应采取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2]。对此,本次研究则主要探讨康复专科护理规范化流程管理对脊髓患者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将本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40)。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3.21±3.42)岁;胸椎损伤为21例,腰椎损伤为19例。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5.30±3.32)岁;胸椎损伤为24例,腰椎损伤为16例。两组患者均经过SCI确诊为脊髓损伤,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精神疾病、语言障碍、心血管疾病、慢性病者。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且临床资料内容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实行用药指导、常规健康宣传教育等。观察组采用康复专科护理规范化流程管理:①入院评估及成立管理小组:待患者入院后,对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各方面内容进行临床评估,并建立护理档案。依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并遵循医嘱,成立康复专科护理管理小组。依据脊髓损伤常见的并发症、康复训练、皮肤管理、延伸护理等方面组成护理管理小组(3~4人),并由护师或护师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小组组长。②明确小组人员工作职责:小组组长对本组负责的病区的患者可能会或常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分析与整理归纳,将病情接近的患者分为一组;并与小组成员共同制定护理管理方案,告知小组成员要及时上报患者突发情况,并对患者实施跟踪了解。不同小组人员负责不同的脊髓损伤并发症管理护理,每周进行一次小组间的探讨与交流,紧密观察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对护理方案作适当的调整[3]。③专业护理培训:由小组人员指导患者家属学习脊髓损伤的护理知识,可通过建立微信群、QQ群等方式组织学习,其内容可包括脊髓损伤疾病知识、并发症预防知识、清洁间歇导尿、辅助器具使用等,并对患者家属进行考核,纠正与进一步指导患者家属正确的护理操作。④心理干预:各护理管理小组成员依据患者并发症情况及基本特征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对其“华西心晴指数”进行评估后准确判定患者是否需要经过会诊及复评。用温和的语气与患者有效沟通,并主动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前提下,详细告知或解答患者对并发症的疑虑或其他相关问题,可主要解答并发症的诱发病因及对机体的危害,继而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告知患者家属多与患者进行沟通,讲解家庭支持对护理的重要性及对患者康复的积极意义,继而促进患者主动参与社交活动:组织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座谈会,增进患患之间的交流,相互提出治疗经验与心得,或相互鼓励,提高患者治疗信心[4]。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生理功能 情感职能 社会功能 精神健康对照组 40 76.60±3.42 42.20±6.72 63.10±5.23 45.13±4.92观察组 40 84.31±3.42★ 56.17±6.57★ 78.59±5.64★ 58.18±5.29★t-4.30 3.33 5.62 5.03 P-0.001 0.01 0.001 0.001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比较[n(%)]

1.3 观察指标: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采用护理质量问卷调查的方式让患者评价其护理质量,分为非常满意(≥80分),基本满意(79~60分)与不满意(<60分)。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尿路感染、便秘、压疮、关节僵硬、深静脉血栓。

1.4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健康评分为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并发症及满意度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情况:见表1。观察组各项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情况:见表2。观察组尿路感染、便秘、压疮、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5.00% VS 62.50%),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情况:见表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0.05。

3 讨 论

脊髓损伤是一种引起患者生活方式变化的严重疾病,而由于患者需要长期的卧床休息,继而导致其运动功能受到障碍;由于神经源性直肠便秘的因素,导致患者大便呈干硬性状,难以排除,继而不断的累积体内的毒素[5]。在相关研究中指出,对患者采取康复专科护理规范流程管理可有效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并降低尿路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痉挛等并发症,故具有较高的临床护理效果。康复专科护理规范流程管理通过对护士人员的分组及分工,让护士人员明确自身的职责,使护理工作流程更加具有层次性与专业性[6]。并通过对患者家属或陪护人员的健康宣讲培训,提高其对该疾病的专业护理意识,继而推动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通过组织患患沟通,促进患者自主参与社交活动,提高其情感职能,继而提高治疗信心与护理依从性[7]。故本次研究则主要给予观察组患者采取康复专科护理规范流程管理,其结果显示,患者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且尿路感染、便秘、压疮、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5.00%,低于对照组的62.50%;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0%)评分同样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进一步说明康复专科护理规范流程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本院的护理质量[8]。综上所述,应对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康复专科护理规范流程管理的方式实施干预,继而帮助患者快速康复,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的目的。

[1] 李春香,李东,何欢.探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康复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0):153-154.

[2] 柳宏梅,万润琴.康复护理在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压疮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8):218-219.

[3] 邓文华,谭少嫣,邓文清,等.康复护理用于脊髓损伤病人对其膀胱功能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7,15(12):1484-1485.

[4] 王国英.综合康复护理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10):101-102.

[5] 于洋,马秋平.早期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5):142-144.

[6] 陈静,张进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7,25(13):80-81.

[7] 张达慧,刘静,吴淑卿,等.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ADL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5):160.

[8] 王鑫钰,陶蕾,崔镇海,等.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1):130-132.

猜你喜欢

脊髓专科流程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应用核磁共振成像与CT的诊断对照研究
安徽省医学会专科分会战“疫”在行动
重庆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成立大会召开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