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腰麻和硬膜外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中的效果

2018-06-15钟贵城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13期
关键词:腰麻硬膜外消失

钟贵城

(福建省惠安县妇幼保健院麻醉科,福建 惠安 362100)

近年我国剖宫产率持续呈现递增趋势,给妇产科临床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对于产妇来说,采取何种麻醉方式关系到术后镇痛效果和并发症率[1]。现本文主要对比腰麻和硬膜外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具体如下的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两组基本资料对比分析显著差异P>0.05,具体如下:对照组:年龄年龄范围21~42岁,均值(27.3±1.2)岁;研究组:年龄范围为23~45岁,均值(28.1±1.4)岁。

1.2 方法:术前半小时均肌注苯巴比妥(0.1 g)、阿托品(0.5 mg),并给予面罩进行吸氧并对外周静脉进行开放,注入复方氯化钠(50 mL)[2]。对照组:采用16号硬膜外穿刺针于L1~2位置进行穿刺,并把管置入硬膜腔头端3 cm,并使用布比卡因(4 mL 1.5%)注入患者硬膜外腔,接着在加注10 mL。研究组:使用腰麻-硬膜外联合穿刺针 26G/16G于L2~3位置开始进行穿刺,使用混合液:布比卡因(1.5 mL 0.75%)+葡萄糖(0.5 mL 10%)于患者蛛网膜下腔位置注入20 s,腰麻针拔出之后,把管置入硬膜腔头端3 cm,产妇于仰卧位,对阻滞平面进行调节到达[3]。

1.3 效果评价:①采用VSA对两组患者术后1 h、3 h、6 h、12 h的镇痛效果进行评分。②对比两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③分析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软件(SPSS20.0)来分析和验算数据。验算时若标记计量资料则使用符号(±s)表示,若标记计数资料则使用符号%表示,所得出的最终结果中若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 果

2.1 术后不同时间段VSA评分对比:给予不同的麻醉方式之后,术后各个时间点的VSA评分,研究组的情况都要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VSA评分对比(±s)

表1 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VSA评分对比(±s)

组别 对照组 研究组 P χ2术后1 h 0.78±0.04 0.62±0.02 <0.05 3.1213术后3 h 0.65±0.20 0.51±0.03 <0.05 3.1224术后6 h 0.57±0.18 0.46±0.20 <0.05 3.1209术后12 h 0.41±0.07 0.32±0.10 <0.05 3.1218

2.2 两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对比:组间数据对比发现,在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两个指标中,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对比(±s)

表2 两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对比(±s)

组别 对照组 研究组 P t麻醉起效时间(min) 2.6±1.1 6.4±2.3 <0.05 8.0647痛觉消失时间(min) 4.6±1.3 10.1±1.8 <0.05 8.065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组间数据对比发现,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对照组出现并发症4例(10.0%);研究组出现并发症1例(2.5%)。

3 讨 论

麻醉方式与术后镇痛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镇痛方式有利于缓解产妇疼痛感,保证机体稳定,确保母婴安全,降低术后并发症率[4-5]。传统硬膜外麻醉具有阻滞不彻底、起效慢等缺点,容易促使患者子宫肌层变得松弛,导致患者出现牵拉反应,给麻醉效果造成影响[6-7]。近年,腰麻凭借自身的优点在产科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该麻醉方式传统硬膜外麻醉无法比拟的诸多优点(起效快、阻滞彻底、麻醉维持时间长、肌肉松弛效果佳),对多各神经部位(腰段神经、骶神经、胸段神经)可起到显著的阻滞效果。

本研究显示:在麻醉后,术后各个时间点(术后1 h、3 h、6 h、12 h)的VSA评分,研究组的情况都要优于对照组(P<0.05)。这与张宙新等的研究结果一致[8]。结果提示:对于剖宫产患者来说,采用腰麻麻醉方式,术后疼痛感低。

本研究显示:在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两个指标中,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对于剖宫产患者来说,采用腰麻麻醉方式,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短,术后不良反应率低。

综上所述,腰麻、硬膜外麻醉均具有一定的麻醉效果,但腰麻效果显著更优,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1] 边学伦.腰麻与硬膜外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7):990-993.

[2] 孙淑华.比较分析不同麻醉方法对剖宫产患者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8):123-125.

[3] 吴剑华.在剖宫产患者术后腰麻与硬膜外麻醉方法镇痛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30):666-668.

[4] 张宙新,徐峰.腰麻与硬膜外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6,15(17):333-335.

[5] 王学涛,郭鸿雁,刘淮海.腰麻、硬膜外麻醉及联合应用在剖宫产术中的效果比较[J].河北医药,2016,38(9):145-147.

[6] 张庆新.腰麻与硬膜外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对比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4):141-143.

[7] 张宙新,徐峰.腰麻与硬膜外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7):555-557.

[8] 路江松.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基层医院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探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2):611-614.

猜你喜欢

腰麻硬膜外消失
腰麻后发生低血压的影响因素及下腔静脉内径变异度对其预测价值
剖宫产产妇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临床麻醉效果研究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作用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改良硬膜外导管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探讨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芬太尼腰麻剖宫产的麻醉效果
消失的童年
美永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