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假画的“洗白通道”

2018-06-14时间财经

艺术品鉴 2018年2期
关键词:假画李可染赝品

文/时间财经 等

李可染 《江山胜境图》

贵州警方破获的一起书画造假大案,揭开了中国收藏的“遮羞布”:就如业内人士曾经说过,目前95%的人用95%的钱买了95%的赝品。天津、南京、安徽等地成为造假基地,其中,这些赝品的流向五花八门,甚至还混进各大拍卖行,天价拍走。某种程度上说,拍卖行已经成了贩假的主要渠道,此案中两幅伪作在拍卖行以超千万价格成交。

《拍卖法》第61条关于拍卖行不保真的规定,原本是为了维护拍卖公司的运行,却成为部分企业假拍、拍假的“挡箭牌”,导致在维权过程中出现取证难的困境。

数千幅伪作成就数千万元拍卖金额

贵州遵义警方破获的一起书画造假案,摧毁了汪某、郑某、张某等人制贩假冒名家字画的犯罪网络,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4名,扣押仿制的齐白石、范曾、启功、李可染等名家作品1165幅。

该案显示,汪某自2004年以来,伪造齐白石、徐悲鸿等名家字画87幅,并通过他人在拍卖公司进行拍卖,成交额达6000余万元;郑某自2000年以来将其伪造的启功、郭沫若等名家书法进行销售,获利1182万元,将其伪造的36幅名家书法进行拍卖,获利300余万元;张某自1998年以来在天津伪造范曾字画作品,向他人销售87幅,获利700多万元。

在众多伪造的作品中,有两幅作品在拍卖行以超千万价格成交。其中一幅是李可染的《江山胜境图》,在2013年12月以5232万成交,占到了当时整个专场总成交额2.07亿元的25%。此件作品拍出如此高价的重要原因,是2009年汪某让朋友从李可染的家属手里,骗取到了相关的鉴定证书;另一幅是李可染的《井冈山主峰图》,拍卖资料中并未提及创作年代和出版记录,在2016年6月以1800万成交。

据查询,最终促成作品成交的公司分别是北京传是国际拍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传是”)和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匡时”),它们均为文物拍卖界的重要玩家。

其中,北京匡时成立于2005年,主要以拍卖中国古代、近现代书画、中国古董、中国现当代油画和雕塑等为主。2016年,江苏宏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22亿元现金收购匡时国际100%股权,成为“A股拍卖第一股”;北京传是成立于2003年,股东是北京邦文当代艺术投资有限公司和北京东方艺品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2011年秋拍时,曾创下高达5.92亿元人民币成交额记录。但随后公司开始走下坡路,在2017年12月的秋拍中,成交额仅为1.41亿元。

“警方直接介入书画打假,这在以往艺术维权事件中比较罕见”,业内资深人士赵先生表示,“大多时候书画打假最终因为无法判定作品真伪而导致维权无门”。从上世纪90年代起的“吴冠中状告拍卖行”、“韩美林八骏图假画事件”、“史国良打假”,再到近年“霍春阳艺术打假”、“赵建成状告拍卖公司”,结果没有一场是“真正意义上的赢”。

“事情发生后,整个书画收藏圈很震惊,但又讳莫如深”,赵先生表示,是因为“很多公司都是这么操作的,谁的‘屁股’也不干净”。

95%的人用95%的钱买了95%的赝品

目前,中国收藏群体大约有一亿人左右,但“95%的人用95%的钱买了95%的赝品”,知名文化学者吴树曾表示,在各种鉴定过程中,多位专家也发现很多艺术品爱好者收藏的藏品几乎都是赝品。

“目前,拍卖行拍品真假比例只能达到六四开,六成真的,四成假的,这已经算是比较好的了,更何况还有专门假拍、拍假的公司”,长期从事艺术品交易的李生无奈地说。

包括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傅抱石、吴昌硕、李可染、黄宾虹等在内的近现代名家,因为作品价格高昂,同时保留资料比较丰富,成为造假者的首选对象。其中,齐白石的作品造假数量最多。据业内人士分析,市场上90%以上作品为赝品。齐白石一生所画作品约两万件左右,市场流通的真品也就4000件左右,但截至目前拍卖场上署名齐白石作品已经达到27000多件,伪作已是泛滥成灾。

据公开资料显示,从地域上来说,书画造假可分为天津行货、南京假画、安徽仿品、潘家园货和其他地区仿货。其中以天津行货最为出名,规模最大,从业人员最多,主要集中在鼓楼地区;南京假画主要集中在夫子庙和清凉山古玩市场等地,仿制对象多为金陵画派傅抱石、陆俨少、陈大羽等画家;安徽仿品主要集中在古徽州黄山地区,以清代民国派和新安画派老画为主,以仿旧水平高为特色;潘家园货价钱最便宜,水平最低,主要以吸引行外买家和旅游者为主;其他地区货有着较强的区域性,如陕西的行货主要做石鲁、赵望云、刘文西等画家作品,广东行货以岭南画派高剑父、高奇峰、黎雄才、关山月等大师作品为主。

“在造假产业链条中,拍卖行上拍成为伪作“洗白”的重要方式。”李生表示,一方面因为有知名拍卖行的品牌背书,大家潜意识认为大拍卖行可信度更高,假画也能卖出更好的价格;另一方面拍卖行、造假者也不需要担负相关法律责任。《拍卖法》第六十一条规定,拍卖人只要在拍前声明不保证拍品真伪,便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

绝大多数情况下,拍假原因是拍卖公司不具备艺术品鉴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但不排除有的拍卖公司因为征集不到真作,用假作来“混”进其中。”

井冈山主峰图

监管漏洞成假拍、拍假的“挡箭牌”

目前,我国现行《拍卖法》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加强对于公物拍卖的监督管理,保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出台的。发展到现在,在文物艺术品拍卖方面已经有着众多不合理的规定。所以,众多业内人士希望能够修改《拍卖法》,总体思路是不能把鉴定真伪的风险全部转嫁给买家。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季涛曾建议说,在《拍卖法》第六十一条后面,增补这样一段文字:“但是拍卖企业、委托人明确知道或应当知道拍卖标的有瑕疵时,免责声明无效。”

在打击拍卖行知假拍假方面,中国拍卖协会做了大量工作,制定了《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自律公约》,倡导杜绝“假拍”行为,承诺不知假拍假。目前,自律公约成员单位已覆盖文物艺术品市场九成以上市场份额。但拍卖行业协会是自律性组织,并不是政府监管部门,没有处罚和监管权力。每次接到举报都只能致函工商、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要求协助核查,但大部分没有实质性回应,收效甚微。

某拍卖公司负责人曾表示,若想从根本上解决真假问题,得借鉴西方市场运作经验,引入第三方机构。国外艺术家大多签约那些被认可、有诚信的画廊,画廊掌握着所代理画家的鉴定权。而国内大多数是艺术家自产自销,将鉴定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猜你喜欢

假画李可染赝品
真品和赝品
河山有君
——李可染画院院展
齐白石买假画
李可染:胸中丘壑,笔底烟霞
我的丈夫李可染先生
冒牌货
毕加索的宽容
画错的牌局
赝品
花的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