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技能大赛应保持“质朴”

2018-06-11郑志平

中国学校体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质朴动作技能

郑志平

福建省体育教师技能大赛已经落下帷幕,在比赛中,各参赛教师就理论和实践2个部分展开比拼。在实践部分,除自身技能展示外,参赛教师分别在球类、健美健身类、武术类、田径类4大类的10个项目中选择1项进行微课教学展示。作为评委,在评审过程中,笔者反复在思考,如何在体育技能大赛中,真实反映一名教师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大赛如何与现代的课程理念接轨?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还是需要一种扬弃?笔者认为,教师技能大赛还是应该保持“质朴”。

一、完整呈现≠微课教学

在评审中笔者发现,有些参赛教师为了充分展示一节课设计的新颖和完整,将本应通过一个单元教学才能完成的教材,在一堂课中进行了集中展示。如,部分参赛教师将通过抽签确定的“山羊跳上成蹲撑——挺身跳下”的体操器械组合动作,从“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将教学环节浓缩,完整地进行了教学展示。

从参赛教师们的设计上来看,有些参赛教师并没有完全理解什么才是微课教学,如何通过微课教学来展示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其实,微课并不意味着“浓缩”,错误地将整堂体育课做一个完整呈现,甚至将一个单元才能完成的技术动作,浓缩在一节课中进行教学,是不正确的。微课教学应该是选取主教材中的某一个教学环节或关键点,教师一定要在5~10min时间将教法和学法进行实境呈现,并且使得学生听懂理解,如,在“山羊跳上成蹲撑——挺身跳下”的微课教学中,第1次课一定是解决好“上板(单跳双落)”及“提臀”这2个动作重难点,至于“跳上成蹲撑”“ 挺身跳下”可以放到下一课时完成,这样才能突破教材重难点,而不是将一个需要几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浓缩在一堂课中进行展示,尤其是在借班上课的情况下。

体育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教学过程,部分参赛教师在展示中,仅仅让评委看到了“舵手与航船”的关系,即控制与被控制,未能充分认识互动的重要性。成功的体育教学,应该是在教师引领下一种“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如,参赛教师在教“单杠跳上成正撑——前翻下”的技术动作时,可以通过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解决好跳上成正撑时,练习者抬头、挺胸、两腿向后伸直、身体杠上斜身平衡等技术动作,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练习和保护与帮助,突破这个教材动作的重难点,为下一次课的“滚杠——前翻下”打下动作基础。

二、兴趣先导≠技能主线

根据学情,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力求把课上得生动有趣,这不容置疑。但如果占用大量时间,去创设一个情境,却挤占技能练习的时间,就得不偿失了。如,一名参赛教师从开课伊始,就用一些足球巨星的故事来进行导课,利用其个人的动作特点来串联动作环节,不断激趣,不断示范,10min的微课时间,学生5.3min后才第1次触球,整堂微课,学生只练习了3次。

体育课教学应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这令人不得不思考,这样的情境创设是否“走调”“变味”?这是体育教学需要的吗?体育课是一门通过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达到健全人格的课程,利用大量的时间去进行情境创设,从而严重压缩影响运动技能教学,是不可取的。体育教学的过程需要在一定的情境中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师生双边活动的有效进行,如,部分参赛教师设计了“突破封锁线”“野外拉练”“练习超市”等环节,利用情境创设,将学练寓于情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创设的情境,应有效地变“个体活动”为“群体研究”,促进社会适应目标的达成,不能丢掉学科本质和情境创设一定要有利于学生的技能、体能提升,要服务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要避免“俏、虚”,要追求一种实效性,要紧紧围绕三维目标和重难点,创设贴近学生的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锻炼的兴趣,活跃课堂,高能高效。

处理好情境创设后,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生成”,如,巧用身体感受,调节练习密度,改进教学方法。总之,教师应及时抓住生成,并得心应手地引导,使之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完成,这样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的“高效课堂”。

三、琳琅满目≠精心设置

本次大赛,组委会创设了“主教材+体适能”的微课比赛模式,体适能教学从肌肉力量、肌肉耐力、心肺耐力、柔韧、速度、平衡、协调、敏捷、爆发力等9个体适能中随机抽取一项进行教学,但在体适能练习的展示中,进入眼帘的却是琳琅满目、新颖的教学器械,可谓是十八般兵器尽数亮相,有的参赛教师甚至用了5种以上的器材,精心设置了好几块练习场地。

平时的教学中,有办法这样“精心”对待每一堂课吗?真正的体育课堂教学,应是多做“减法”,减掉那些附着在课程肌体上的各种各样的“外衣”,让教育现出自己的真身,而不是做太多的“加法”。如,有的参赛教师仅仅凭借一根跳绳、一张纸或一块可折叠的小垫子,利用其小巧轻便的特点,堆摆设计出有针对性的体能练习场地,笔者认为这更值得推崇,体能练习不拒绝新颖,但不刻意追求新奇。

游戏和竞赛作为一种特殊的手段,对学生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可以多借助游戏和竞赛,把一些枯燥无味的体能训练“寓教于趣”,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如,面对一些诸如篮球、足球等集体性的竞技性项目,可以“简化规则”,篮球的“三人制比赛”,足球的“三人或五人比赛”等,简化了规则,简化了活动形式,减少了上场人数,可以提高学生的活动量,有利于提高体能训练的强度。

四、平板电脑≠互联网+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慢慢改变了体育课堂的授课方式。大赛中,有不少参赛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平板电脑,在讲解动作时,让学生围在教师周围,让学生边看视频边做简单的讲解,然后直接进入了练习环节,即没有对动作要点的解析,也没有对动作进行示范。这样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对提高体育课堂效率是否真正起到了作用?这难道就是“互联网+”的学习方式?学生能通过一段视频就全面了解动作要领、抓住动作的重难点吗?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正确而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值得商榷。

在教學前,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找技术动作的视频,或由教师制作微视频,通过校园终端提供学生预学习,这样才能使技术动作立体起来,迎合学生“每日必上网”的特点。如,教授教学跨越式跳高前,就可以让学生通过终端了解完整动作,形成表象,并引导学生分解整个技术动作,尝试蹬摆过杆。这样才是有效的翻转课堂,做到先学后教。

在笔者看来,“互联网+”,这个“+”,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是“身教”,“身教”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永远大于“言传”,不管是一个简单的跨越式跳高,还是一个复杂的跳山羊技术动作,教师一个标准的动作示范所带来的教学效果不可估量。学生会被教师的行为所震撼,会希望学会教师那样优美的动作,于是便会毫不犹豫地模仿教师去练习,这对培养学生的兴趣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体育课上不能丢掉动作示范,要利用好“身教”的魅力和学生运用新媒体进行预学所带来的成效,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盖小房子”≠核心素养

近期,“核心素养”在学科建设中高频出现,体育学科也不例外。如,一名参赛教师在5min的体能教学中,用了近3min时间,让学生用体操垫自主设计盖“小房子”,教师在讲解完要求后,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学生奔来跑去。“小房子”建成后,教师让学生自行设计体能练习的动作,自行进行体能练习。课后,问其设计意图,说是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其实并不“新”,在体育课程改革中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是体育教育一直以来的目标和追求,可是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应该要全面了解和掌握什么是“核心素养”。笔者认为,体育的核心素养应该是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运动技能和体育意识是体育的核心素养的2个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较好地体现对基础性的动作技能和特殊性的动作技能的教学。作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应该强调教学的综合性,强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整合多种资源,培养学生的多元目标,而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来进行,要利用体育课程所特有的优越性,通过其技能与体能教学来对学生进行竞争意识、良好性格、抗挫能力、适应能力、乐观情感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猜你喜欢

质朴动作技能
下一个动作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重拾质朴
山有桂子
拼技能,享丰收
画动作
质朴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