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趣味课堂 追求高效教学

2018-06-11贺蕾

中国学校体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碉堡趣味动作

贺蕾

趣味课堂主要是通过有效分析教材,精心创设教学环节,并在各个环节中渗透娱乐和比赛的因素,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田径教材,主要是对跑、跳、投等人体基本活动技能进行娱乐化的拓展,将这些创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游戏化教学实现趣味课堂呢?笔者以为,不能为了趣味而趣味,在创编游戏时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并始终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游戏化设计,才能既实现趣味课堂,又不失课堂本真。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同一个游戏在不同的情境下学生的内心体验完全不一样,因此,创设学习情境是实现趣味课堂的重要途径。在实践操作中,可以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情境进行故事化、情节化、角色化的处理,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1.巧用故事化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经常会将童话故事、历史典故、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等内容创设成学习情境,并以该故事为中心展开游戏活动,通过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完成学习内容,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过程。

如,“立定跳远”,可以采用“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化情境游戏。第1步,“小蝌蚪的妈妈不见了,怎么办呢?”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中。第2步,“小蝌蚪找妈妈”。方法:原地模仿小蝌蚪游动,慢跑中模仿小蝌蚪寻找妈妈。第3步:“小蝌蚪长出2条后腿了,双脚并拢跳着找妈妈”。第4步:“小蝌蚪长出了2条前腿,变成了小青蛙,小青蛙找到妈妈了。青蛙妈妈在池塘的荷叶上,小青蛙需要跳到妈妈身边。学习“三拍”立定跳远法,即“一摆二蹲三跳”。第5步:“跟妈妈学捉害虫的本领”,学习立定跳远。第6步:“捉害虫”,巩固立定跳远的动作。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化学习情境,将立定跳远的学习过程融入其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体能与技术的共同提高、身心的和谐发展。

2.妙用情境化學习情境,增添学习乐趣。情境化游戏是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融入情境中学习。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跑、跳、投的特点与教学目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进行学习。如,“障碍跑”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体操凳创设成“过独木桥”的情境,几个跨栏架可以创设成“钻山洞”的情境,体操垫可以创设成“过草地”的情境,2块小垫子竖放后在上面摆上体操棍可以创设成“穿过电网”的情境等。通过这些情境的创设,既能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又能发展学生的速度、协调等综合能力。

3.活用角色化学习情境,体验学习乐趣。角色化学习情境是在情境游戏中通过角色扮演得以实现。如,“投掷实心球”可让学生扮演炮弹发射器,实现动作的学习。第1步,情境导入:“同学们,就是这些碉堡挡住了老百姓前往收割的道路,想让老百姓断粮挨饿,大家想帮帮老百姓吗?接下来由同学们扮演炮弹发射器(即投掷实心球的动作),实心球当作炮弹,挂在横杆上的圈当作碉堡的窗口,炮弹从窗口打进表示炸碉堡成功。”让学生尝试“炸碉堡”,纠正持球手型,强调出手角度。第2步,学习炸碉堡的本领,情境引导:“由于我们炸碉堡的本领不强,许多炮弹射程不够,还没到碉堡就落到地上了,我向正规部队要来了一份炸碉堡的秘决,能提升炮弹的射程,大家想学习吗?”(学习蹬地动作、蹬地收腹动作、蹬地收腹甩臂协调用力动作)。第3步,集中火力炸碉堡。重复练习投掷动作,比一比谁打到的次数多。

通过这个角色游戏的应用,学生始终在情境游戏中,且注意力高度集中,使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二、活用趣味游戏,优化技能教学

这里的游戏有别于传统意义的游戏,特指能够促进技能学习、巩固动作技术、发展学生体能的游戏。该游戏都来源于对教材的深度分析后进行游戏化拓展或游戏化分解,既是教学内容的游戏化辅助,又是教材功能的游戏化开发。

1.关注技能特点,巧用游戏化辅助练习。以辅助练习为目的的游戏是经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后,寻找对核心技术具有促进作用的练习点,并将这些练习点创编成游戏的一种形式。通过这些游戏的应用,能化繁为简,搭建迁移,促进技能动作的形成,发展学生的体能。如,“折返跑”的教学重点是侧身、降重心,教学难点是急停、急起,针对这些特点,可以创编一个“点鞭炮”的游戏加以辅助。即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在距离每组起跑线10m的位置放置一个“鞭炮”(羽毛球),听到哨声后排头迅速跑出模拟点鞭炮(十指触到羽毛球就算点着),并迅速返回与队友击掌后队友出发,依次循环进行,直至整组完成。

在这个游戏的应用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尝试游戏,在尝试中思考:“怎样点鞭炮速度最快?”接着,总结大家尝试后的经验,得出“侧身制动、降低重心、启动迅速”等核心要素。最后,组织学生进行比赛,反复巩固动作。通过这一个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让学生初步感知折返变向的身体体验,能顺利导入到折返跑教学。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动作速度、灵敏性和位移速度的发展,实现了将原本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

2.挖掘教材功能,妙用游戏化体能练习。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应以能力为先,即通过某一内容的学习,实现与其相关的多项能力的发展。这里发展体能的游戏是指通过分析某教材能发展学生哪些能力的基础上,创编的具有针对性的体能游戏。

如,“立定跳远”能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上下肢的协调配合能力、空中平衡能力等,可以通过“十字跳格子”的游戏能发展学生的这些能力。又如,“耐久跑”发展学生的耐力,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但在实际教学中,这是一项枯燥无味的内容,学生都较为厌倦,但教师可以利用一个“翻纸牌”的游戏,化枯燥为乐趣,促进体能的发展。

通过这个游戏,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练习兴趣,保证了耐久跑的运动量,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在这个游戏的应用中,可以通过增加纸牌的数量来控制运动强度,如果是大运动量的课,可以将纸牌替换成26个英文字母来进行该游戏。

3.促进动作定型,活用游戏化重复练习。技能学习时,有些单一的动作需要进行多次重复练习,才能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动作,逐步实现动力定型。而过程又是极为枯燥的,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融入游戏元素,才能使学生乐于练习。

如,在“原地正面投掷”的教学中,在巩固练习阶段需要进行重复多次的投掷练习,可以采用“打移动靶”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教学“立定跳远”的预摆时,总有一些学生预摆不协调,需要多次重复练习,可以采用“齐心协力”的游戏实现动作的反复练习。

三、妙用组合练习,增加练习乐趣

组合练习也能实现增加练习乐趣的效果。这里的组合练习是指教学内容中的技术与其他动作的组合,实现练习内容的丰富多样,从而让所有学生保持较高的练习热情,达成课堂的趣味性。

1.巧用结合类组合练习,增加练习乐趣。结合类组合练习是指同一个运动项目中各个技术的组合,学生的兴趣点与练习动作存在趣味性,它的应用比较适合球类项目。如,在教学原地运球(胸前传接球)时,可与投篮进行组合,形成“运球+投篮”(传球+投篮)的组合,运球(传球)在这个组合中是复习技术动作,投篮在这个组合中是兴趣点。又如,在教学足球的脚内侧运球时,可与射门进行组合,形成“运球+射门”的组合。

在结合类组合练习的应用中,关键是找到与所学技能能合理结合的兴趣点,当无法找到兴趣点时,我们可以改变练习形式,如,二年级小朋友在学习篮球传球时,因体能原因无法投到篮筐或因场地原因无法为学生创设投篮条件,教师就可以采用“往左(右)运一次球+传球”的组合练习,通过增多练习形式,实现练习的趣味性。

2.妙用并行类组合练习,增加练习乐趣。并行类组合练习是指不同运动项目技术的组合练习,学生的兴趣点与练习动作存在多样性,它可以根据练习密度、强度、教材搭配等教学需求进行合理组合。如,在教学前滚翻时,因课堂练习强度不大,就可以采用“前滾翻+10m折返跑”“前滚翻+10m高抬腿往返跑”“前滚翻+5m往返蛙跳”等的组合练习,前滚翻为复习内容,10m折返跑等为提升课堂强度的内容,同时多种形式的练习又是课堂的兴趣点。又如,在该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增加练习密度,采用每人1块垫子,就可以用“前滚翻+坐位体前屈(3次至10次)”。在该组合练习中,前滚翻依然是复习,坐位体前屈次数的变化与远度的比较就是兴趣点。像这样,根据教学的需求,合理搭配练习,利用练习形式的多样化和多变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切忌为了组合而组合,必须遵循教学需求与学生兴趣。

3.活用体能类组合练习,增加学生练习兴乐趣。体能类组合练习是以发展体能为目的的组合练习,旨在通过组合练习发展学生的体能素质,其兴趣点还是停留在练习形式的多样化。

如,在教学原地侧向投掷沙包时,利用捡球后返回的时间,可以创设一个有趣的组合练习。即“原地侧向投掷+快速跑捡球后蛙跳(后踢腿跑、爬行、单脚跳、侧身滑步等)返回”,这里原地侧向投掷是复习内容,多种形式的返回和返回速度的比赛既是兴趣点,又是发展体能的有效方法,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投入练习,并实现体能增量。又如,在教学快速启动时,可以创设一个多种形式的快速启动组合练习,即“原地高抬腿10次(深蹲5次、俯卧挺身5次等)+15m快速跑”,在这个组合练习中,快速启动是复习内容,多种形式的体能练习和比赛是兴趣点。在体能类组合练习中,多种形式的体能练习与比赛和教学技术动作相结合,既能实现体能的发展,又能促进技术的巩固,更能延续学生的练习兴趣,使课堂充满愉悦。

总之,学生是体育学习的主人,只有他们有了学习兴趣,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兴趣的来源于课堂的趣味性。当然,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因为趣味而趣味,趣味课堂的打造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要符合技能形成规律,内容的拓展要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

猜你喜欢

碉堡趣味动作
阿尔巴尼亚:人口几百万,碉堡十几万
下一个动作
那些不可移动的碉堡
老碉堡,该如何走进未来?
画动作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