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川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现状分析

2018-06-11蓝水生王平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7期
关键词: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体育

蓝水生 王平

摘 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笔者对银川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相关政策法规、获批项目情况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截止2017年,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体育的划分类别、性质和特征,划分为10类,银川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12项,其中鱼尾剑、飞叉、仙人摘豆、回族踏脚(扩展项目)已申请成为宁夏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键词:银川市 体育 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状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9(c)-0238-0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之一,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充分体现了人类共有的体育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因此,对银川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笔者对银川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相关政策法规、获批项目情况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为银川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健康绿色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 银川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依据国务院于2005年12月发布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1]和宁夏自治区人大于2006年7月颁布实施《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文件中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结合银川市的实际情况,银川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在银川境内,由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体育文化表现形式及文化空间,与体育相关的且具有一定科学价值的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体育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一类综合体。

2 关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关配套政策法规情况的分析

经过调查和整理,我区自2005年启动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来,相继制定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及规定办法,2005年7月在全国较早制定了《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自治区人大于2006年7月颁布实施《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此后,宁夏政府和文化厅又相继制定下发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宁政发[2007]89号)、《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宁文发〔2008〕92号)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及规定办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支持,为全区、各市和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法保护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和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护和依据。

3 银川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获批情况的分析

经过调查和整理,根据《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银政发〔2008〕)》文件,共有9大项21小项被列为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括:民间音乐3项、民间美术1项、民间戏曲1项、曲艺2项、民间杂技2项、民间手工技艺4项、民间信仰2项、文化空间2项、民间游艺和竞技4项。具体包括:永宁民歌、道教音乐、花儿、剪纸、银川小曲、皮影、宁夏坐唱、小戏法仙人摘豆、传统杂技飞叉、二毛皮制作工艺、灵武马氏口弦、灵武羊羔酒、回族清真寺和民居建筑技艺、北塔庙会、纳家户银川庙会文化(民间祭祀)、清真寺回族民俗风情、城隍出府、回族武术鱼尾剑、民间游戏捉和尚、回族踏脚、栲栳。通过分析和梳理,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体育类的划分类别和性质,属于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有《传统杂技飞叉》《小戏法仙人摘豆》《栲栳》《民间游戏捉和尚》《回族武术鱼尾剑》《回族踏脚》6项。

根据《银川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银政发〔2010〕218号)》文件,有22项被列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项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包括传统音乐类(Ⅱ)、传统舞蹈类(Ⅲ)、传统戏剧类(Ⅳ)、曲艺(Ⅴ)、传统体育、游艺、杂技(Ⅵ)、传统美术(Ⅶ)、传统技艺(Ⅷ)、传统医药(Ⅸ)、民俗(Ⅹ)9类33项。通过分析和梳理,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体育类的划分类别和性质,属于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有《舞狮——申报单位:灵武市文化馆》《关羽刀法——申报单位:兴庆区文化体育旅游局》《民间传统游艺——申报单位:贺兰县文化馆》3项。

根据《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錄的通知(银政办发〔2014〕158号)》文件,共有3大类6个项目被列入银川市市级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单,其中包括传统体育、游艺、杂技类(Ⅵ)2项目分别为:《杨氏戏法》《鞭技》,2项申报单位均为金凤区文化体育旅游局;传统美术类(Ⅶ)1项目分别为:《王氏泥塑》,申报单位为贺兰县文化馆;传统手工技艺(Ⅷ)3项目分别为:《麻编技艺》《敬义泰清真糕点制作技艺》《芦苇烫贴画》,申报单位分别为:金凤区文化体育旅游局,宁夏敬义泰清真食品有限公司,兴庆区文化体育旅游局,通过分析和梳理,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体育类的划分类别和性质,属于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杨氏戏法》《鞭技》2项。

根据《银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第四批银川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银政办发〔2017〕24号)》文件,共有4类18项目被列为银川市市级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名录扩展项目,保护名录15项,名录扩展项目3项;包括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传统美术类、传统技艺类、传统医药类4类;通过分析和梳理,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体育类的划分类别和性质,属于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徐氏自然门武术》,申报单位金凤区徐氏自然门武艺文化工作室1项。截止2017年,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体育的划分类别、性质和特征,划分为10类,银川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共12项,其中鱼尾剑、飞叉、仙人摘豆、回族踏脚(扩展项目)已申请为宁夏自治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各区县非遗中心不断整理、挖掘、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积极保护和传承。

4 结语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银川市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瑰宝。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延续中华文脉、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促进银川市更快、更好、更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建设文化大市、民族团结、和谐社会,增强文化软实力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Z].2005-12-22.

[2]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宁夏回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Z].2006-07.

[3] 季妍,张洁.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汇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体育
汪建邦的书法作品
银川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初见成效
我们的“体育梦”
宁夏银川市成为西北最大水产苗种集散中心 等
储备肉成走俏年货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