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工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探讨

2018-06-11贾明芳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4期
关键词:应用探讨建筑工程

摘 要: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影响着建筑行业的居住定义和延伸走向,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决定了建筑施工效率与质量提升,所以结合当前科学发展形式进行施工技术的改革非常有必要。本文将基于建筑工程新技术的使用,通过基础建设、测量工程、结构框架和建筑功能等多方面进行探讨,既分析当前传统施工模式的缺点,又提出根据新技术解决现有问题方案的应用,为我国施工安全和效率提供相应依据,并促进新技术在建筑行业的扩展。

关键词:施工新技术;建筑工程;应用探讨

建筑行业规模和技术的發展影响着社会产业链的延伸,在现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若想占有一席地位,便必须依靠现有市场的需求进行有效改革,促使工程质量与工程效率的提升同时,降低成本满足扩展公众需求才能够让建筑施工的个性化与多元化有多方面的发展,并以此被广泛的市场所认同。

1 施工新技术的发展前景

1.1 完善施工技术的水平

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居民对于生活的定义也早就有所改变,如何在顺应功能使用的同时满足效率与质量的提升是建筑行业一直头痛的问题。所以在施工中通过引用新技术在促使施工瓶颈的解决上具备重要意义,并同时在先进的技术面前确保了工程质量的提升,且减少了施工过程中材料与成本的损耗,才能为建筑工程指明一条更加完善的发展道路。

1.2 为国家将要推广的新技术做铺垫

建筑是我国基础产业,只有建筑发展完全才能够确保社会经济的有效发展,所以为此我国根据未来需求研究出了新型技术为建筑行业做下坚实铺垫,却因为材料和施工人员的素质问题迟迟没能得到贯彻,导致建筑行业现如今还是相对保守的施工水平,不单延误了工期和质量,更无法满足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从而被残酷的建筑市场所淘汰。为此必须培养先进的技术人员进行新材料新技术上的过渡,才能够稳定当前施工质量与发展的前提,确保在市场竞争中具备存活的资本。

2 新技术在具体工程中的应用

2.1 桩基础构建方面

2.1.1 刚性桩、柔性桩和复合桩。本技术利用刚性桩和柔性桩的共同作用将基础荷载传导入地下岩石层做理论,做到刚性桩调节深层范围的土层承载力,柔性桩则为调节浅层土壤的承载力,将双方荷载协调减少材料浪费的同时,更能够适应土层变动与环境的变化。

2.1.2 钻孔压浆桩。通过长臂螺旋钻机设备进行打孔,待达到设计深度的时候再通过钻机将水泥浆进行注入,提升钻机的途中将水泥浆逐层灌满压实,直至打孔土质稳定后再抽离以传统钢筋笼的手段进行二次捆绑浇筑。其特点是噪声与土质振动不明显,不影响周围环境同时更将护壁排污等手段贯彻,提高灌桩综合陈在理和渗透凝土作用的同时,更对经济性有了一定的促进。

2.1.3 预制小方桩与复合桩基。此技术是利用小方桩与承台地基的相互作用来满足荷载传递的技术,原理是通过小方桩增加与周围土壤摩擦面积阻力与截面比例维持桩基础的稳定性,同时针对个别工程持力层不足的状况有了很好的治理,具备设备施工灵活与因地制宜的特性,更满足与当前城市中小型建筑的发展。

2.1.4 多节挤扩灌注桩。利用灌注桩孔洞进行挤扩设备的使用,将多个孔洞部位成体系的自下而上挤扩成盘状,压缩土壤密度满足摩擦力同时,更方便了灌桩后利用孔洞优势加强整体桩身的稳定性,以达到承载力提高的目标。

2.2 测量工程方面

2.2.1 GPS施工测控。施工控制网是施工放样的依据,其精度要求高,测设困难,GPS精密定位技术能较好地解决该问题,且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成果的可靠性有保障。随着超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物的不断出现,高层建筑施工常规测控方法已经很难满足规范的要求,如何在温差、日照、风载等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下迅速、准确地完成平面轴线控制、高程传递、建筑构件的安装定位,已成为影响超高层建筑施工的首要因素。利用GPS测控技术具有方便、快捷、可靠等优点,可动态测定建筑物的摆动周期和摆动规律,测定建筑物(或构件)的垂直度,保证施工测量的质量。

2.2.2 全站仪坐标放样。全站仪具有测量精度高,仪器的集成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已大量应用于各类工程的施工测量中。坐标法放样是充分利用全站仪的这些优点,直接利用施工控制点和放样点的坐标进行放样工作,避免了大量的放样数据的准备工作,提高了施工测量的工效,同时也减少了施工放样中可能出现的差错。

2.2.3 测距仪传递高程。高程传递一般采用水准测量和悬挂钢尺的方法解决,这些方法劳动强度大,所需时间长,且测量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有时得不到保证。现代测距仪具有测量精度高,观测快捷、方便等优点,只需将目前常用的测距仪或全站仪稍作改进,就可完成高程传递的测量工作。

2.2.4 高层建筑的垂直控制。高层建筑的垂直度是衡量建筑物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控制指标,通常采用经纬仪交会或悬挂锤球的方法解决,这些方法不但测量精度低,而且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利用激光准直技术可较好地解决该问题。该技术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小,测量作业快速方便,测量成果的精度高,且可进行检核,提高了成果的可靠性。另外,该技术采用多次定位方法,可有效地防止误差的累积,保证最终成果达到规范要求。

2.3 新型预制混凝土的应用

2.3.1 新型装配式楼盖结构。采用革新的预应力空心板,按预制装配式楼盖设计,以保持施工安装快速的优点,同时在楼板找平层中加配钢筋网片,使之具有相当于叠合楼板的整体性,捉高结构的抗震性能;用高强预应力钢丝作预应力主筋,提高构件的延性;提高构件的质量标准(高于现行的国标),以促使构件生产工艺和模具水平的提高,使构件生产集中于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预制构件厂,以保证构件的高质量;通过改进后的板侧面设计与灌缝材料,增强板缝间的抗剪能力;通过上述几项措施并可解决当前困扰民用建筑开发商的频频引发争议的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

2.3.2 叠合楼盖结构。以中、高强预应力钢丝作预应力主筋的预应力平板、带肋平板、空心板作预制板,与现浇混凝土叠合层组成叠合楼盖。减少了现场的支模施工工序和钢筋工程的工作量,具有很好的整体性,尤其适用于大开间民用建筑。

3 结束语

行业的发展势必会引出新型的技术来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而建筑行业内针对新技术、新建材和新规范的体现则更加明显,其具备的意义便是满足工程质量与效率的同时,合理减少造价将建筑本身趋于更经济合理的方向,将创新与实际相结合,打造属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形式为核心的建筑群体,并通过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理念进行更贴合满足现代人对于建筑的空间的使用要求,从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走上国际化大舞台的同时,更从日常生活和资金储蓄上减轻对房地产和购房者的压力,为我国现有建筑市场困境做出有效的对策作用,为巩固我国法治社会及经济社会的理想目标提供一份力。

参考文献

[1]王楠.对施工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7,15(5):62-62.

[2]邵小丰,周海献.关于新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00292-00292.

[3]李世忠.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17,15(11):34-35.

[4]李涛,王栋锋,李辉.新技术新材料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6):00153-00153.

作者简介:贾明芳,身份证号:230103198309044823。

猜你喜欢

应用探讨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建筑工程管理策略探讨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建筑工程预决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品牌价值驱动下的品牌策略研究
ADS—B在空管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