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海湿地,亲近自然的地方

2018-06-06姜瑞芬

世界环境 2018年2期
关键词:观鸟鸟类鸟儿

■文、图/ 姜瑞芬

孩子们在沙滩上捡拾垃圾

“爱的抱抱”游戏

2017年3月,包头市南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家入选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国家自然学校能力建设项目(简称自然学校项目)的试点单位,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创建自然学校之典范。

创建自然学校

南海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南侧、黄河北岸段,总面积1664公顷,现有水域面积58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珍稀鸟类。该湿地为黄河变迁遗留下的故道,生长的野生植物有36科93属137种,脊椎动物101种,分属于23目46科76属;栖息、停歇的鸟类已达201种,有重点保护鸟类13种,包括遗鸥、黑鹳、大天鹅等。南海湿地是黄河湿地生态系统形成的缩影,其生态环境类型具有独特性,是包头市目前唯一的自治区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南海湿地自然学校依托保护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及深厚的人文历史,以“三个一+自然”为创建原则,即“以自然为主题,‘一间教室、一套环境教育教材和一支环保志愿教师队伍’”,本着这个朴实的原则,南海湿地自然学校开始了从无到有的探索。

“一间教室”。一间教室是南海湿地自然学校教学场所的硬件要求,达到生态环境教学要求的同时,提供基础的教学设施建设。目前湿地自然学校的教学空间包括大自然的天然教室,如湿地内的孔雀岛、芦苇荡、观鸟亭等;此外还有黄河湿地博物馆、生态教室、实验室和活动场地。

一支环保志愿教师队伍。南海湿地自然学校组织骨干环境教育教师参加国家级自然学校培训班,系统学习自然学校创建理念和方法,与此同时进行交流,并赴深圳华侨城湿地自然学校考察,然后对全体员工多次进行培训,经过综合考评,选择其中的优秀员工组成基础的环保教师队伍。同时,面向社会各界招募环保志愿教师,设置志愿教师培训及考核制度,经过2个月系统的培训及实践积累后正式毕业。

一套课程。活动与课程方案的设计是实现教育功能的核心。湿地自然学校面向不同的活动群体,组织不同的教学活动,将保护区设施、空间、环境的巧妙利用,提供高质量的环境解说及观鸟、辨识植物、湿地文化等特色教学课程,引导公众开展有意义的户外学习,帮助公众建立与自然的连接,在自然中健康、快乐地体验,进而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和素养。2017年3-10月,南海湿地自然学校以中小学生为主要对象,提供免费公益教学活动5次,惠及1000人次以上。

开展试课活动

鸟类篇

2017年2月27日,南海湿地自然学校进行了首次小规模试课。来自包头市第一实验小学的50余名学生在老师及家长的陪同下在南海湿地进行了首次自然学校课程体验。此次课程以春季观鸟为主线,孩子们化身为一只只“鸟精灵”,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徒步侦察”,发现、记录并了解湿地自然生物的特征。随后,进入中国黄河湿地博物馆——鸟类图片馆参观,通过观赏图片来详细观察、了解鸟类形态。最后,在野外,孩子们与刚刚迁徙而来的天鹅们进行了一场安静、美好的春之约会。

在这场与自然和动物的亲密接触中,孩子和家长都对认知自然、保护自然有了更深的感触。小朋友琳琳的母亲说:“从保护区回家的路上,琳琳强烈要求我为她报名参加自然学校以后的各期活动。孩子觉得一天的体验下来,很好玩,不会有这个不行那个不能做的限制,觉得很自在。”

湿地篇

“相传很久以前,在辽阔的湿地上,河水逶迤地流淌着……”,这是2017年3月18日,南海湿地自然学校开展的“湿地,我的栖息地”为主题的活动。孩子们化身鸟儿,分成三组,各自栖息在绿、黄、蓝三个湿地家园中。幸福地生活在绿色湿地的鸟儿们,由于栖息地被人类建成了高楼大厦,被逼迁徙到黄色湿地,然而好景不长,人类为了利益,鸟儿被肆意猎捕,一部分鸟儿结伴逃离到了蓝色湿地,同时黄色湿地由于虫子没了天敌,最终树木都被蛀虫腐食,河水发生洪灾,村庄也被淹没;然而蓝色湿地中,新来的鸟儿和之前的鸟类居民在进行着生存斗争……随着指导老师的叙述,孩子们在三色栖息地中通过转移来完成角色扮演,同时也引起了孩子和家长们深深的反思……

在观鸟亭观鸟

植物篇

初春的南海湿地水波潋艳,鸥鸟翻飞,沿湖的树木吐出了新芽,草地也蒙上了些许绿意,正是踏春的好时节,南海湿地自然学校里开展了主题为“种下一棵树,许下一个愿”的认养树苗活动。2017年4月,来自包头晚报的300名小记者,挥汗如雨,兴奋地为自己认养的小树浇水、起名,并写上爱心寄语,寄托自己对小树未来的愿望和祝福;认养活动之后,自然学校的老师还带领小记者们进行了“辨识植物”课程学习,将对植物的认知融入丰富有趣的游戏当中。

试课结束后,南海湿地自然学校对课程做出相应的调整,一是根据家长和老师提出的意见,在管理和后勤的细节上进行完善;二是更加强调孩子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运用,让孩子在户外活动中锻炼独立自主的能力,培养野外生活的经验。

不断拓展,丰富活动内容

在前期精心准备和试课的基础上,南海湿地自然学校于2017年暑期推出了“自然体验营-探索盛夏湿地的神奇之旅”课程,成功开展了“绿野寻踪-植物奥秘-探索湿地-守护湿地”的综合课程。

在南海湿地自然保护区有一个长约10公里的环湖长堤。在这里,有“自然大风吹”“爱的抱抱”“鸟类拼图”等不同的游戏。每一场游戏都会让孩子们在开心快乐中开启体验自然之旅。长堤两旁长有各种植物和开满鲜花的小路、高大笔直的杨树下、吸引鸟儿驻足的观鸟亭、孔雀岛上金黄的沙滩,都是孩子们尽情玩耍的好地方。

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参与自然寻宝,为落叶寻找妈妈、寻找家,蒙着眼睛静听来自湿地的各种声音,用捡拾的落叶做成一个个生动的拼图;在这里,孩子们还可以实践野外生存探险、学会搭建野外帐篷、探寻野外救护知识,扮演大侦探柯南,去侦破谁是伤害蝴蝶花叶子的凶手;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使用高倍望远镜观察鸟类、辨识鸟类……在这里,孩子们可以举办一场大自然记者会,深入了解自己喜欢的花草树木,来一场人与自然的对话和交流;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化身湿地执法小卫士,进行角色扮演,向路人发放宣传资料,以“小手拉大手”的辐射作用带动更多人一起关心湿地、践行环保……

在为期5天的体验营活动中,孩子们远离电脑、远离手机、远离空调,让自己完完全全地融入到大自然中,一位参加完体验营的孩子在笔记中这样写道:“这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一段经历,让我沉浸在自然界的神奇之中。各种体验和游戏使我明白了自然界的万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类只是大自然中一员,期待着下一次更深入地探究自然!”

猜你喜欢

观鸟鸟类鸟儿
与鸟儿的秋日邂逅
善于学习的鸟类
湿地观鸟
观鸟记
我的湿地鸟类朋友
鸟类
鸟儿
鸟类的叫声
春季观鸟style
让鸟儿把烦恼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