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困境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018-06-05吴广昊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困境

吴广昊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博大精深,不仅能消解西方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冲击,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立的重要理论来源和文化基础。但中国传统文化在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需要我们从文化本身继承、教师素养、课程建设和校园文化等方面提高融合度。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困境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厚植土壤。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源泉。钱穆曾提及过“一民族文化之传统,皆由其民族自身递传数世、数十世、数百世血液所浇灌,精肉所培壅,而始得开此民族文化之花,结此民族文化之果。”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资源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大的意义。

1.1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

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是民族的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立的重要理论来源和文化基础。做好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本质上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更能从深层上健全大学生的人格和品格。

1.2是消解西方文化入侵的现实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剧,西方文化入侵我国的势头也愈加强烈。同时,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也助长了文化入侵的现实。混乱的价值观、散漫的个人主义等腐朽文化思想给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极大冲击,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积极作用。而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价值,融合了诸子百家的智慧及文化艺术成就而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深厚的文化资源也成为当代国人消解西方文化入侵强大的文化依靠,更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1.3是对大学生价值观的重构

大学生的价值观是他们在对外交往中,对自身行为可能会对社会组织及人群产生的结果的一种评价,是在自我与外界交往中逐步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对事物和行为作出判断的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被认为具有导向性、随着社会转型和时代的迅速发展,导致刚刚在实践中成型的大学生价值体系极易受到冲击,甚至迷失方向,更助长了功利主义和奢靡之风。同时,信息时代传播内容的复杂性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性也从侧面加速了大学生价值观的解构。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建设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重要资源”,其沉淀数千年的文化价值观念对正处于价值观成长期的大学生而言具有强大的稳定性和促进作用。有助于大学生在当前文化思潮中吸收有益的文化价值观念,进而升华个人思想境界,重构健康的价值观念。

诚然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拉动力显然意见,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西方文化的不断融入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单一等问题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过程了出现了多维度的不融洽问题。

2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2.1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复杂特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多民族文化特性,经过数千年沉淀形成的一种文化思维。以当前社会的观点,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有弘扬民族精神的精华也掺杂了“三纲五常”等文化糟粕。這种复杂的文化特性也间接导致了在引入教育过程会出现难以区分等认知上的困难。

2.2西方文化的严重冲击

从被传播者的角度而言,由于意识形态上的巨大差异导致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时会产生“水土不服”的问题,即西方文化本身所强调的以人为中心,寻求个人利益的观点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强调家国情怀,以集体利益为重的观点发生碰撞。由于西方文化突出个人的特质更容易被辨别是非能力不强的大学生所吸引,导致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熟视无睹。

2.3文化传播手段形式单一

中国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形式无外乎开展中国传统文化讲座和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公需课等。这种说教式的传播手段极易引发学生的视觉疲劳,进而演化为抵制传播内容。部分高校在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试图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争取学生的关注,但由于受其本身传播环境的限制,这种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效果并不显著。

2.4高校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

高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最明显体现在忽视中国传统文化教师队伍建设上。当前,各高校争创“双一流”的热情高涨,那些能体现在量化水平的学科自然能引起高校的重视。而“投资大、周期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建设自然难以赢得学校的重视。纵使有些高校成立了国学研究会等机构,但由于师资配备上的不足,难以真正将中国传统文化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3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路

3.1提高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

在当前高校对中国传统文化教师队伍缺乏重视程度的背景下,全面提高现有教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是提高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促进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培养现有授课教师队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用中国传统文化武装教师头脑,用传统文化充实教师知识,用传统文化提升教师水平,做到对中国传统文化“学深、学透、学活”。

3.2做好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育人体系

做到中国传统文化与育人体系的高度融合,一是要让中国传统文化纳入学生培养体系,让中国传统文化进课堂,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穿插到教学过程中,在潜移默化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开设精品中国传统文化公需课程,以高学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可以从本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出发,依托地方传统文化的优势资源,开设特色德育实践课程,教育部曾明确要求“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达到德育育人的目的。

3.3培育优秀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优秀的校园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一是积极培育传播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社团,以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二是丰富传播手段,利用校园橱窗、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传播手段,精选适合大学生认知特点、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传统文化知识,让学生在文化传播和舆论引导中接受、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真正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 王炯华等.中国传统文化十二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2] 周学恒.中华传统价值理念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重构[J].戏曲之家,2015(09).

[3]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政社[2005]5号)[DB/OL].http://www.moe.edu.cn/s78/A13/sks_left/s6387/moe_772/tnull_9310.html,2005.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