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质碳量子点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2018-06-05金瑞

科技资讯 2018年1期

金瑞

摘 要:由于碳量子点(CQDs)在生物成像、标记以及检测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为此,开展对碳量子点的基础研究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本实验以高温碳化的胡萝卜为碳源合成出水溶性的碳量子点,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了CQDs对不同浓度重金属离子的荧光传感,探讨了溶液pH值对胡萝卜生物质碳合成的CQDs荧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QDs对不同浓度的重金属离子以及不同溶液pH值的荧光传感响应不同,其中对低浓度的Fe3+以及pH值为碱性时具有较好的荧光传感性能。

关键词:碳量子点 荧光传感 Fe3+

中图分类号:TQ1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1(a)-0076-02

碳量子点又称碳点或者碳纳米点,是尺寸小于10nm的高分散纳米颗粒。碳量子点可分散于水中或者有机溶剂中形成胶体,是最主要的荧光碳材料之一。与金属纳米颗粒相比,碳量子点几乎是无毒的,对环境危害很小,易于合成且成本低廉。与传统的有机染料及半导体量子点相比,它表现出更好的化学惰性,更高的水溶性,生物相容性、无毒性以及独特的光电性能等,有着非常大的应用潜力,并且受到了很大的关注[1-3]。通过对不同浓度的重金属离子的检测,对碳量子点表现出不同的荧光传感响应、不同的pH值、碳量子点的荧光响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验证CQDs在pH荧光传感器中的应用。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试剂与实验仪器

(1)主要试剂:甲醇、无水乙二胺、六水合硝酸锌、乙醇、硝酸铜、硝酸铁、硝酸锌、硝酸、氢氧化钠、胡萝卜等。

(2)主要实验仪器设备:荧光分光光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超声波清洗器、pH计、干燥箱等。

1.2 CQDs的制备

将新鲜胡萝卜切成丁块状,称取两份,每份大约9g的胡蘿卜原料,洗净,放入坩埚中,分别在180℃的烘箱中高温煅烧6h、12h,煅烧完毕,待冷却后将其研磨为粉末状,将磨碎的样品置于烧杯并用10mL的蒸馏水洗涤,用玻璃棒搅拌10min,并离心,留取上层清液用蒸馏水定容至20mL,得到原始的CQDs溶液,留以备用。为了提高CQDs的荧光性能,分别加入1mL、2mL的乙二胺于煅烧6h的原始CQDs溶液中,移至40mL的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120℃高温反应12h,得到修饰后的CQDs溶液,将所得溶液倒入碘量瓶中置于阴凉处留以备用。

2 结果与讨论

2.1 CQDs的荧光性能

2.1.1 CQDs的荧光性质

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CQDs溶液的荧光强度,测得的结果可以看出碳化6h的CQDs溶液的荧光激发波长为375nm,发射波长为471nm。并且在自然光与紫外光下,所制得的CQDs在365nm紫外灯的激发下发出明亮的蓝光。

实验中,碳化时间为6h的CQDs的荧光强度明显比12h的高,且随着碳化时间的增加,发射波长发生了红移,且红移位移较大,这表明CQDs的粒径增大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随着碳化时间的增加,CQDs的聚集作用加剧了CQDs之间的猝灭,同时部分CQDs之间发生了聚合,从而荧光强度降低,其粒径分布也越宽。后面的实验中均采用碳化时间为6h时所制备的CQDs溶液。

2.1.2 CQDs的荧光机理探讨

传统的CQDs荧光特征是尺寸依赖光学吸收和荧光发射。CQDs的光学性质中部分荧光机理是存在争议的。荧光机理目前并没有确定性的描述,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碳量子点的荧光性能主要来源于两种不同类型的发射:一种是其表面能的陷阱发射,另一种是其内在的状态发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量子点尺寸效应所导致的发射。

2.2 CQDs对金属离子的荧光传感性能

2.2.1 CQDs对Cu2+的传感

移取3mL碳化时间为6h时制备的CQDs溶液于四面透光的比色皿中,依次加入2μL、4μL等1mol/L的Cu2(NO3)溶液,从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在375nm激发波长下所测得的荧光发射谱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加入的Cu2+离子浓度不断增加,CQDs溶液的荧光强度不断降低,直至加入的量为1536ppm时,CQDs溶液的荧光强度几乎不再下降,而此时的峰值在319nm,数据表明在加入的Cu2+的量为128ppm时峰值下降的速度最为剧烈。此外,还可以看出的是随着Cu2+浓度不断增加,CQDs的发射波长逐渐发生了蓝移,且半峰宽也逐渐增加,说明粒子分布半径也越来越宽。此种合成CQDs的方法有望作为荧光探针应用于对生活中Cu2+的检测。

2.2.2 CQDs对Fe3+的传感

采用如上面Cu2+类似的实验操作,随着Fe3+浓度的不断增大,CQDs溶液的荧光强度不断降低,荧光强度下降百分比也依次递减,由一开始的27.27%递减到最终的0.97%,直到加入的Fe3+的量为896ppm时,溶液的荧光强度基本不再下降,此时的峰值为205nm。同时,随着加入的Fe3+浓度不断增大,CQDs溶液的发射波长同样发生了蓝移,且半峰宽也逐渐增加,同样说明随着Fe3+的浓度逐渐增大,粒子分布半径越来越宽,这点与加入Cu2+时所得的结论相似。此实验结论说明以生物质碳合成的CQDs溶液在用于检测Fe3+方面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和选择性。

2.2.3 CQDs对Zn2+的传感

随着加入的Zn2+的浓度不断增大,CQDs溶液的荧光强度逐渐增强,加入的体积为56μL时荧光强度最高,且最高峰值达到了646nm,比原始CQDs溶液增加了145nm,峰值总体上升了28.94%,且还可以更直观地看出随着Zn2+的浓度不断增大荧光强度逐渐增强这一趋势,这种结果表明Zn2+对CQDs的荧光性能具有促进作用,同样可以应用于对金属离子Zn的检测。

2.3 pH值对CQDs的荧光性能影响

随着pH值的增加,CQDs荧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pH为9.15时荧光强度最小,在pH为4时最大,且在4~6这个范围内变化不明显,pH值在7~9的范围内基本呈直线下降,下降速率为10.22%。此现象表明用此种方法所制得的CQDs溶液在弱酸性时荧光强度最高,在碱性时荧光强度最弱,这与丁玲等采用葡萄糖为碳源用水热法测得关于pH值的影响所得出的结论有所不同,添加NaOH超声合成的CQDs的影响所得出的结论类似,说明了pH值对不同碳源,不同合成方法所制得的CQDs的荧光强度的影响也各有不同。此种方法制得的CQDs溶液在pH值为碱性区间内的荧光传感较灵敏,而人体的pH值基本上也是在中性范围,此种合成CQDs的方法也有望应用于生物细胞检测领域,CQDs有望成为pH荧光传感器。

3 结论

(1)随着碳量子点的越来越多的优异性能被发现后,合成碳量子点的方法以及原材料也各不相同,本实验以生物质胡萝卜为碳源制备出的水溶性碳量子点具有成本低、绿色环保的特点,这为碳量子点的制备又提供了另一途径。

(2)实验结果表明,碳化时间为6h时的CQDs的荧光性能较好,对于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的金属离子,CQDs表现出的荧光传感响应有所不同,其中对于低浓度的Fe3+的荧光传感响应更灵敏,此种制备CQDs的方法有望应用于金属离子的识别和检测领域。

(3)对于不同的pH值溶液,CQDs的荧光响应也有所不同,且溶液pH值在4~6之间的荧光量子产率最高,在溶液为碱性时的荧光传感响应更灵敏,这个发现有望应用于生物细胞标记领域,即验证了CQDs有望可以成为pH荧光传感器。

参考文献

[1] 王珊珊.碳量子点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3.

[2] Wang X.Photo 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s with carbon dots[J].Chem.Common,2009(7).

[3] 丁玲,金玲,刘茂兰,等.荧光碳量子点的水热制备及光谱性能研究[J].山东化工,2015,44(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