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校体育弱势学生的体育教学实践初探

2018-06-05刘忠伟

关键词:弱势职校体育课

刘忠伟

(上海市商业学校 上海 200072)

引言

体育弱势学生是指那些在体育教学行为方面发生偏差、体育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把这一特殊群体的学生教会、教好是体育老师的责任,亦是当前中职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弱势学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们的个体因素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人通过三年教学实践,并对积累和调研得到的材料进行了归类总结,从中找出一些问题的根源,了解掌握其特点,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体育教学实践,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一方面为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能有的放矢地采取积极、灵活、有效的教学手段,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练习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另一方面为提高体育弱势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培养体育弱势学生上好体育课的自信心,为他们树立生涯体育的思想打下基础提供实践依据,并对于提高中职校体育教师全面工作水平有积极的意义。[1]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上海市商业学校15、16、17年级学生,50个体育教学班中随机抽取5个班,共计220人进行体育弱势学生分布情况的进一步调查统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网上检索、查阅有关文献资料,面对不同渠道得到大量信息,了解该类课题的研究状况,并为本文确立理论依据。

(2)调查分析法

调查当前体育弱势学生群体现状,分析其主要特征并初步归类。

(3)访问法

访问中职校体育老师、班主任和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实际感受。

(4)观察法

观察有关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2]

二、结果与分析

1.体育弱势学生的主要分类及其主要特征

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和三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体育弱势学生在中职校中是客观存在的。几乎存在于每个体育教学的班级中,他们有着不同的体育弱势,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笔者根据体育弱势学生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将其主要分为:内在动力弱势型、形态发育弱势型、运动能力弱势型、技术技能弱势型四类,其表现的主要特征见表1.

内在动力弱势型的学生在进行体育学习时主动积极性很差,对体育教师安排教学内容应付了事,体育运动对他们来说好像可有可无,他们一般不愿多与人交流,可是他们或许已具有良好的运动能力;形态发展弱势型的学生,他们受困于自身的身体形态,或肥胖或瘦弱,他们在进行体育学习时,有时喜欢和教师讨价还价,希望考试时给予照顾,只是忽视了体育运动能改变他们现有的身体形态;运动能力弱势型的学生一般群体身体形态正常、心理较健康的群体,但是他们体育运动的起点较低,运动能力尚未被很好地开发;技术技能弱势型的学生,他们在某些运动项目方面有可能很突出(例如足球等,可我校因场地原因不开设该课程)在一些需要协调能力的运动项目方面却举步维艰(例如:女生健美操等)然而灵活性和协调能力是能经过教师的科学指导和自身的勤奋苦练得到提高的。

表1 体育弱势学生的主要分类及其主要特征

2.体育弱势学生的分布情况

为了进一步了解体育弱势学生与实际教学人数的比例关系,本人从上海市商业学校15、16、17年级50个体育教学班中随机选取5个班,进行体育弱势学生分布情况的调查表2.[3]

从表2中可以看出每个班级都有一定比例的体育弱势学生,他们占班级人数的9.52%—23.4%,而且不同类型所占的比例不一样,其中以运动能力弱势型为最多(6.82%),然后依次是内在动力弱势型(5%)、形态发育弱势型(3.18%)、技术技能弱势型(1.36%)。通过本次调查统计反映出:现代的中职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方面比较娇惯,另一方面学生普遍存在轻视体育锻炼的思想,所以由于长期的不重视体育运动及缺乏体育锻炼,在体育方面容易出现运动能力弱,不爱好体育运动,掌握技术技能的能力差的现象,形态发育不良则是直接的产物。

表2 体育弱势学生的分布情况

四、体育弱势学生的体育教学实践

体育弱势学生的群体的存在时常困扰着体育教师,笔者又进一步了解体育弱势学生的心理活动,他们普遍反映:在学习过程中,心里负担较大、自卑心理现象严重、害怕体育老师的不耐烦和同学们的笑话、不敢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自己失去信心,对体育考试非常恐惧,甚至排斥体育教学,同时他们亦表示了对其他同学的羡慕和对学好体育课的渴望。学生的反映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而且我也找到了其主要表现特征、掌握了其分类,那么我在体育课中该从那些方面入手呢?[4]

1.充分认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

中职校体育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学校体育有其独特的功能,例如:健身功能、健心功能、情感发展功能、美育功能、休闲娱乐功能等。这些功能也是现代中职生除了学业之外所需完善的方面。体育弱势学生只有了解学校体育的功能,认识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才能重视体育课,才能自觉地克服体育锻炼方面的种种困难,课外还能坚持经常锻炼,增强体魄。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厌其烦,耐心地把锻炼身体和体育课的重要性讲清楚、讲透彻,使体育弱势学生真正理解体育锻炼的定义,接受体育课。

2.体育教师要有充分的责任心和爱心

无疑,每个教师都喜欢基础好,有一定运动能力的学生。的确,基础差、运动能力低的学生极可能会影响整个教学质量的好坏和教学任务的完成,而把基础差、能力低的学生教好、教会是每个体育教师的责任,亦是我们当前体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不妨把对体育弱势学生的教育过程当做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思想觉悟水平的实践经历。在教学实践中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爱心,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尊重他们的意见,正面引导,善于启发,对他们每一点进步都要细心地发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对于他们身上的缺点要及时发现,正确地加以引导,改进。教师的高度责任心和爱心必定影响着体育弱势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一旦他们接受了自己的体育教师,那么他们亦会逐渐喜欢上体育课了。

3.培养体育弱势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这个观点有点老生常谈的味道,可是不得不谈。体育弱势学生从根本上说,就是缺乏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们的自卑心理很强,有时甚至会破罐破摔,对任何批评甚至表扬置之不理;有时候又表现出惊慌失措、畏缩不前。体育教师要帮助体育弱势学生走出这一“怪圈”,帮助他们分析弱势的方面和已有的优势,帮他们量身定做练习计划,并定期给予指导和检查,使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进步。当他们发现自己努力的成果时,我相信他们会重新找回自尊心的,自尊心是他们不断努力向上的动力,当他们努力有结果时,他们也看到自己的能力,自信心也会徒然增加,因为“事实说明一切”

4.采取多种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

大多数中职校都开设了体育保健班,但保健班针对的是身体有疾病的学生,而体育弱势学生属于健康人群,不符合保健班的条件,一般分布于各个教学班中,即使如此,我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进行分班式教学,设立一个基础能力强化班。尤其是对那些专项选修性要求较强的体育课程,例如:篮球课、健美操等,可以按专项能力的水平差异分初级班和提高班,因为学生学习的课时是有限的,我们应该因材施教,努力让学生在此期间各取所得,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这样即使体育弱势学生也能在初级班为自己所喜欢的体育项目打好基础,学到一份技术技能。而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班级里分组教学的形式。即:在正常的全体教学之后,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把体育弱势学生分成一组,先把掌握技术技能的要求降低,针对每一个人具体的问题具体加以指导,告诉他们不跟别人比而是先跟自己比,打好基础迎头赶上,并且鼓励体育弱势学生组里的学生尽快掌握技术要领并尽快回到正常的队伍里。

五、初步结论和建议

1.通过对体育弱势学生近3年的教学实践和测试,本人亲手教授的班级中,通过师生共同努力,他们中绝大多数在校体育课学习中初步改变了对体育课的看法和对体育锻炼的态度,体育能力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建议真正重视素质教育,建立多元化、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即肯定体育弱势学生的阶段学习成果,培养体育弱势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从多当面评级学生的学习成果,把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5]

3.我们应确实从学校体育目标出发,从体育弱势学生的实际情况着想制定具体的方案,通过体育教学,使他们改变体育学习面貌和锻炼的态度,使他们能放下包袱,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体育学习,改变体育弱势的现状。

4.中职校体育弱势学生群体的存在时相对稳定的,同时又是呈动态变化的,而且随年龄的变化其类别和主要特征也可能随之变化,教学中我们应随时掌握其主要表现特征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及时归类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真正达到体育教学为培养学生生涯体育能力服务的最终目的。

[1]杨三军《增强体育弱势学生群体体质的教学与实践》2015年6月 文化用品与科技

[2]李彬《运动弱势学生体育教育改革研究》2015年4月 当代体育科技

[3]厉利华《提高体质弱势学生身体素质的策略》2016年17期 运动

[4]冯鹏《我与体育“弱势生”的相处之道》2016年2月 中国学校体育

[5]王晓燕《浅析中学体育课堂中的“体育弱势生”》2015年8月新课程

猜你喜欢

弱势职校体育课
全球尿素市场弱势运行
动力煤市场或将弱势运行
体育课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体验教育在职校生专业选择中的运用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信息弱势者程序权益保障的法理阐释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