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几种教学方法在循环系统结构教学中的联合运用

2018-06-04方宁李瑗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

方宁 李瑗

【摘 要】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循环系统是该课程中讲授的重要系统之一。该系统内容复杂,抽象,立体感强,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缺乏兴趣。理实一体结合新媒体教学,便于学生掌握,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教会学生继续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循环系统;教学方法;联合运用

【中图分类号】R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7)11-03-0-01

循环系统是人体解剖学中重要系统之一,也是该课程讲授的重要内容之一,循环系统的解剖知识为医学专业后续课相关内容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可本系统内容繁多,结构复杂,学生难以掌握。增强学生的兴趣和信心,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是该课程教师长期研究的课题。课程组在实践中,结合近年数字化教学方法,总结摸索出一整套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就循环系统的教学方法及体会与同仁进行探讨。

1 新媒体教学手段作尝试

随着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数字化教学逐渐融入课堂,教师可以灵活设计课前、课中、课后环节。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网上学习,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并有利于复习和预习和教师备课,强化了对解剖学知识的记忆和掌握[1].

1.1 利用网络,尝试翻转课堂,延长教学时间和空间

以学院解剖开放课程网站为主要载体,结合学生手机班級群,将课程相关视频如心脏的解剖立体图和门脉等学管血液循环路径动画及课前作业,课后复习、拓展等放在课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放在课堂,并以小组讨论,教师有针对的讲解总结为主。这将学生学习的过程放在了课外,而知识内化则成了课堂上的主要内容,学生成了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变成知识的指导者及促使者[2],学生也逐渐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与趣味性。

1.2 器官组织空间结构及功能的直观展示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生理学、组织学和临床等内容广泛,学生不易理解与运用。随着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可视性强,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利用动画、视频采访、交流互动等手段形象、直观全方位的将教学所需的素材组织直观地表现出来。我教学团队摸索整理出一套完善的多媒体课件、动画、视频,如心的传导系统动画,胎儿心脏发育过程视频、医院心脏手术视频等资料,有效的展示心脏的结构,心脏的传导节律及规律,心脏的收缩舒张,便于理解掌握。

1.3 链接相关知识,教会学生如何自学与拓展

布置课前学习内容,并保证解剖网站有丰富的内容资源及相关链接、网站提供交流平台,便于课前、课后作业交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提问快速有效的互动指导。联系本章节临床护理相关实践知识,具有良好的强化效果和整体效应。丰富了教学内容,启发了学生思维,学生随时随地复习,提高了学生对“学习 - 考试”的主动参与性[3],又教会学生后期学习的方法。

2 理实一体教学法作贯穿

传统的教学设计是将理论和实验分开进行,是学生掌握理论基本知识后,有针对地进行实验观察。但常常在结构教学中难发现凭图及多媒体难以直观呈现器官,影响学生准确掌握。理论和实训教学时间相隔,学生易于生疏,针对这些问题,本课程组尝试了几年这些章节的理实一体教学设计与实践摸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2.1 设计建设理实一体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据相理实一体教学需要,设置综合教室。室内备有满足理论教学的多媒体设备、课程网站标本数据库、组织学数据库、资源库和相关实验实训标本及模型。我院注重实验实训教学,在我医学院“在学院里建病房,在医院里建课堂”的办学理念下,结合我院多个新建解剖实验室具备理实一体教学。

2.2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组织

我教学团队不断摸索将理论与实训完全的融合,设计教学环节,实施并总结反馈。如在循环系统理实一体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课前作业及知识预习情况,学生分组汇报,结合问题用多媒体、连接课程网站资源演示讲解,学生三人一组观察,如心的结构讲解时,学生拿着心脏模型,逐一打开每个心腔观察,并回答问题。学生通过观察、辨认、讨论、并和教师探讨等方法掌握学习内容。

2.3 理实一体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反馈

理实一体的教学特点是将抽象内容直观化,节省较多时间,并且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也营造了良好的高职教学环境和氛围。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提高了“百看”和“一摸”的程度,边做边学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适应实践,学生勇于思考和发表观点[4],提高了兴趣。教师反馈的普遍问题与实验教师的沟通量加大,对实训标本模型的摆放与更换要求高等。通过理实一体教学,学生反映内容简单易懂,便于掌握和运用,学生均希望多开这样的课堂。

3 以病案分析为切入点,将循环系统的整体观作复习与总结

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在解剖教学中为了使初学学生由不懂到懂,掌握规律,需要庖丁解牛。在长期的解剖教学中发现,现代学生能潜下心来思考的较少,将知识联系的学生较少,缺少整体把握。而现代医学需要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能灵活运用并具创新性的护理专门人才。护理观察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却未得到重视,护士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5]。

长期的人体解剖教学中发现学生普遍进行分系统记忆,易忽视整体现象。这更需要教师在解剖教学中对人体整体观的渗入与应用。教师在授课前、后展现知识的框架,将整体性思路传授给学生。注重复习时不再是分系统复习,而是解剖后的系统内和系统与系统的安装,这样学生才能对知识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如循环系统中血液循环是有机整体,血管本覆盖人体全身,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形成盲人摸象,如此时老师用整体观引导学生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关系,心腔血液流向等整体把握,学生会觉得豁然开朗。并且在后期生理、内科心血管疾病等也会奠定良好基础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语

教学方法的不断优化,不仅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知识及合理的运用知识,更是为了培养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和学会继续学习的方法,起到授学生以渔的良好作用。因此,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及不断探索和优化是教师们长期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聂政,雍刘军,肖莉,等 . 解剖虚拟仿真系统在护理专业解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解剖学研究,2015,37(4):328-329.

张金磊,王颖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5

沈雷,何军,马勇,等.促进虚拟人体解剖实验教学效果提高的策略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1):75-77.

蒋进展.初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7):559-560.

朱秀丽,颜琬华,冯卫红.哈佛大学核心课程设置对我国护理教育的启示[J].护理学杂志, 2006,01(02):56-58.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
融入数学语言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冠心病见习教学中应用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探索立体几何的教学方法
探索立体几何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应用数学模型发展生物科学思维的教学方法——以Excel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应用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