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奔流(纪实文学)

2018-06-04韦晓明

民族文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柳州学生

韦晓明(苗族)

序篇:融县三贤的启发

初秋的午后,广西柳州高级中学(柳州高中)校史馆格外宁静肃穆,我迟缓的脚步突然被三个人的名字牵扯住了,我面壁良久,默念出声,试图把这三人的简介铭记于心:

“曹绶章,广西融县人,1910年(宣统二年)任(柳高)监督(校长)。

“陶保桓,广西融县人,中共桂林柳江县委委员,1937年因身份暴露,转移到柳州中学任教,重建中共柳州支部,任支部书记……

“路璠,广西融县人,柳州高中教师。1941年3月,中共柳州市第一届委员会在柳高成立,下设5个支部,路璠为第一任市委书记……”

这三人,都是我的乡党、我的前辈,他们名存柳州高中校史馆,让后人瞻念、敬仰。风云际会,他们最美好的一段人生与柳高的发展、嬗变、升华相交融,从而将青春澎湃的激情,演绎成人生华美的乐章。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3月,柳州知府倪光熊奉令创办柳郡中学堂,是为柳州高中前身;

1910年,曹绶章于广西优等师范毕业,被任命为柳高监督(校長);1919年,柳高更名为“广西省立第四中学”;

1926年,中共柳州第一个支部委员会在柳高成立,该校陈岳秀老师任支部书记;

1937年3月,中共柳江县委委员陶保桓奉命潜入柳州高中,重建中共柳州支部,任支部书记;

1941年3月,中共柳州市第一届委员会在柳高成立,下设5个党支部。年仅25岁的青年教师路璠,被任命为首任市委书记。

岁月峥嵘,风雷激荡。至此,柳州高中走过了起步、发展、融入红色血液的34年。

融县柳高三人此后的人生归宿,也因此而有了很大的不同。

曹绶章,柳高监督任后回乡,先后执掌了融县团务总局、县教育局,他力倡成立融县中学,与乡贤达人积极筹备、鼎力运作。1924年,融中成立,曹出任首任校长。1953年,曹绶章辞世,享年75岁。

陶保桓,1937年8月31日被国民党特务秘密逮捕并解往桂林。狱中受尽酷刑,但陶保桓宁死不屈,始终没有泄露我党秘密。1937年9月17日早晨,陶保桓就义于桂林城南门外,牺牲时年仅27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柳北地下党一批老同志获平反后,多方奔走,积极筹措资金,几起几落,历经数载,终于在融水县创办了一所名为“保桓中学”的初级中学。先烈的魂魄,从此在故里有了归所。

路璠,在中共首届柳州市委奉命撤销后,于1947年7月出任中共桂柳区工委委员;1948年12月,任中共广西省农委委员;1949年10月任都宜忻地区工委书记、都宜忻人民解放总队司令员兼政委。新中国成立后,路璠先后担任宜山地委副书记、柳州工业学校校长、武昌钢铁工业学校校长、武汉钢铁学院副院长、院长等职务。2003年病逝于武汉,享年87岁。

正是教育救国与革命救国的理想和壮举,托起百年柳高的巍巍丰碑。西学东渐,新学发萌,1907年,柳州知府倪光熊奉令创办柳郡中学堂,在桂中大地播下一枚新教育的种子,掀起了岭南教育救国新一页。拯黎民于水火的中国共产党人,注定要肩负起历史的使命,把这枚种子培育成为支撑民族崛起的参天大树,他们毅然决然高举起真理的大旗,指引学校披荆斩棘,踏平坎坷,走向光明的前途。

融县三贤,只是百年柳高璀璨群星中的三个代表人物。百年柳高辉煌史,凝结着一代又一代柳高人的智慧、心血和汗水。他们的业绩、精神,与日月星辰同辉,与鹅山柳水同驻。

百年柳高,积淀深厚,与千年文化古城交相辉映,光耀熠熠。柳州高中,已不仅仅是一所学校的名号,她是一个灵魂,是一个精神寓所。

上篇:踏着时代的鼓点

1

每年清明节,柳高都会组织学生到柳侯公园瞻仰柳宗元塑像,祭扫柳宗元衣冠墓,参拜这位柳州第一任“市长”、岭南教育先师,缅怀先贤,确立为民造福的远大抱负。

公元814年(唐宪宗元和九年)底,柳水之滨,走来了一代文宗柳宗元刺史。任上四年间,柳宗元切实奋起系列划时代的壮举,他释奴婢、破恶习、掘井取水、种柑植柳,令“化外之地”脱胎换骨,走出蒙昧,亲近文明。尤为重要的是,他力兴文教,以德化民。甫一到任,即着手重建文庙,修葺寺院,创办长山书房,搜罗儒释经典,招来孺子童生,口授手教,培养读书种子。岭南诸生,莫不敬仰柳宗元文名,他们相约跋山涉水,不辞劳苦投其门下。得柳师指点,文章果然面貌一新;进京赶考,一举而中。“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柳宗元以文化巨擘的悲悯情怀,勤政爱民,如春风化雨,如灯塔破雾。正当柳州在文化的滋养下蒸蒸日上时,柳宗元倒下了,像一棵树,倒在其根植的沃土上。但从此,柳州就耸立起了一个高大的背影,一杆高标入云的标杆,一座后人永远仰望的丰碑。

起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的柳州文教一脉,绵延千年而不绝。南宋时期,吴敏、王安中、汪伯彦三丞相流连柳州,感于柳刺史往事,于柳江南岸驾鹤山麓创建驾鹤书院。这是已知广西最早的正规书院。学而优则仕。有宋一代,柳宗元曾经咏叹“如何望乡处,西北是融州”的融州,竟出了覃光佃、覃庆元、覃昌祖孙三代俱为进士入朝做官造福百姓的奇迹,令后世备受鼓舞。到明代,柳州进士王启元归隐蟠龙山读书著述,又创建了“王氏山房”。灯塔山上,王侯公卿、迁客骚人,春秋对讲,传经布道,为一时之盛。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柳宗元身后一千多年来,历代柳州地方官以柳宗元为榜样,施德政,兴文教。南宋名相王安中滞留柳州期间,吟诗告诫后生学子:“子厚文章百世师,寻常稽首望罗池。”清乾隆年间右江分巡道(道署柳州)王锦的《柳江书院碑记》,更是直抒胸臆:“夫人文章得如柳,可以止矣。即未能得其全而学其半,是虽上方不足,要已下比有余矣。”

一千多年来,“文惠侯”播下的文化种子不断裂变、积聚、裂变,持续发散出炫目光辉。

时光飞逝。2007年11月。柳江东岸。

深秋时节的柳州,依然满目苍翠。此时柳江东岸上的柳高校园,彩旗飞舞,鼓乐喧天。百年柳高华诞,群贤毕至,胜友如云。新世纪的新盛典,正在新校园里热烈进行。

这已是柳高史上的第四次大搬迁了。

第一次:1933年由柳州西操场搬到东台路,满足了广西省立第四女子中学、柳州县立初级中学并入后扩容的需要。

第二次:1944年秋,日寇铁蹄踏进广西,柳高迁至罗城县龙岸乡。

第三次:1945年8月,日本投降,柳高回迁柳州,定址于东台路,中山东路本部原址,则让与柳庆师范学校。东临柳江,与蟠龙山隔江相望,紫气东来,云蒸霞蔚。

1954年,肩负人民重托的柳高被确定为广西首批重点中学;到2002年,柳高再度名列广西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红榜。

2005年,跨越半个世纪后柳高的第四次搬迁,不再仅是为了增大学校自身的体量,更是为了全面拉开柳州城市建设大格局。柳高深孚厚望,东迁后不到十年,河东新区人口就由原来的不足5万猛增至20万,全新规划的新区路網全面开通,新区内高楼鳞次栉比。阳光100、窑埠古镇、九洲国际、万达广场、华润万象城、秀品天地、乐和广场、梦之岛百货等十几个综合商业体,风姿绰约,国内外一线品牌商家和企业总部集结柳州,形成了柳州市第三产业新的增长极;体育中心、广西科技大学、市十二中教育集团、文华中学、景行小学教育集团河东校区、文韬小学等,布局合理,规模宏大,教育新区令人艳羡……至此,定位为柳州市新核心的河东新区健步走向了成熟期。新区以宜居为主,集文化、教育、商业、医疗、娱乐、体育于一体,是环境优美、景观独特、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配套完善的现代大型生态居住城区,也是中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第一区。

柳高,助推河东新区发展功不可没。

柳高,永远踏着时代的鼓点向前进。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拨乱反正之后,柳高回归正常教学秩序,根据校友、社会人士提供的线索,学校搜寻、追讨回十年浩劫中失散的大批图书、仪器和设备。回归的图书中,不乏孤本、善本。凭借这些硬件,柳州高中再度起航,重新挺起广西名校实力。柳高的重振,支撑起柳州人教育兴市的坚定信念。

曾经遣散的老教师也陆续回来了,他们焕发青春,鼓足干劲,焚膏继晷,日夜奋战在教学第一线,为“抢夺失去的年华”而拼搏。高考备考资料严重缺乏,他们就彻夜磋商,议定篇目,自己编写。从恢复高考的1977年到1982年,柳高人就是通过这样的生拼硬搏,向全国著名高等学府输送了数百名优秀新生。

十年荒废,一俟拨乱反正,注定要急起直追,以夸父逐日的精神,勇往直前。

多少个月夜星辰,柳州高中教师宿舍楼无数个窗口灯火彻夜透亮;

多少个节假日星期天,柳州高中各学科教研组深耕细作,辛勤备课;

多少个朝霞初放夕阳西下,柳州高中所有的教室里书声琅琅、笔走如风。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心授口传,栋梁如林。

正因为如此,柳高万千学子永远感念母校,终生以母校为荣。

如今,他们回来了。在母校百年华诞之际,他们回来,回来向他们亲爱的母校致以最深情、最诚挚的祝福。

他们是:马飚(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广西壮族自治区原主席)、林国强(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吕强(海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少将)、宋福民(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林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党组书记)、韦力行(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吴集成(广西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柳州市委原书记)、杨伟嘉(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韦素华(国家海洋局原纪检书记)、韦其宁(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副总裁)、卓斌(博士、上海交大教授,全国高校船舶动力工程教材委员会主任委员)、海镇环(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

弹指一挥间,百年流过。

徜徉在柳高新校园,校友们感叹岁月如梭,光阴似箭,盛赞母校巨大变化,比之沧海桑田;流连于文渊亭、天鹅湖、九曲回廊,他们信心百倍,誓言不断进取,为国家争光,为母校争荣。他们在纪念册上题词,祝福母校蒸蒸日上,永葆青春,勉励后学努力奋发,报效祖国,报效家乡……

面对参加百年大庆的上万柳高校友,柳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铿锵宣示:“柳州高中,龙城成龙!”

2

新时期以来,柳州高中一直走在广西全区高中学校前列。进入新世纪,柳州高中再接再厉,展示出前所未有的迷人风采。

历届柳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对柳州高中的壮大发展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他们期望柳高能成为柳州教育一张闪亮的名片,成为区域性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领头羊”,成为向国内外一流高校输送一流生源的基地,成为为柳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智力资源保障的摇篮。历任市领导来到柳高,说的最多、意思最一致的话就是:你们只要用心把学校办好就是了,有什么困难尽管说,我们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为你们解决。

市领导的语重心长,犹如阵阵春阳,播洒在柳高人的心坎上。

世纪之交,柳高人励精图治,全面深化改革,推出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的教育科学新举措,倡导“培养人格健全、自主发展的现代人”的办学理念,重视培育人文与科学素养兼备、拔尖与创新融合的人才,历届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高,发展后劲足,得到了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充分肯定。二十一世纪之初,柳高以毋庸置疑的实力,跻身于中国普通高中百强行列;2011年,继成为清华大学全国32所中学校长实名推荐优秀生的学校之后,柳高再度成为北京大学在广西第一个中学校长实名推荐优秀生的高中学校。

柳高校长李昌林认为,不考虑升学率的校长是幼稚的,只考虑升学率的校长是肤浅的。作为一所百年老校,一所全国百强高中名校,柳高应该有更大的作为,更加长远的战略眼光,应该着眼于努力奋斗,为全区高中学校改革发展提供范式,为培养精英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李昌林校长常挂嘴边的谆谆教诲。

2001年4月,柳州市委一纸任命书,将李昌林调到柳州高中。李昌林为人诚恳谦逊,脸上总是挂着敦厚的笑容,同学们称他“昌林哥”。遇到学生打招呼,李校长是笑眯眯地真诚回应:“你好!”李昌林甫一到任,即明确提出以先进文化、先进思想为主导的学校工作总体要求,提出“传承百年传统,建设现代中国名校”的发展目标,“让学生受到最好的教育,做人格健全、自主发展的现代人”的办学理念。在他的主政下,柳高先后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8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广西中小学规范管理十佳学校”、“中华传统美德学校”、“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卫生学校”、“自治区德育先进集体”、“自治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自治区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李昌林本人也先后被评为柳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广西中小学规范管理“十佳校长”、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06年,他被选为广西第九次党代会代表,2008年又当选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一届人大代表。

2008年7月,时任柳州市市长、现为柳州市委书记的郑俊康专程来到柳州高中,他兴致勃勃巡视了整个校园,激动地对柳高全体教职员工说:“柳州高中这个品牌值得柳州人骄傲!”这一年,柳高高考有了新突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录取柳高学生4人,共16人考上清华、北大。挟这股强劲东风,柳高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到2013年,柳高一本上线人数达1118人,成为广西高中首个一本上线突破千人大关学校。此后柳高一直保持锐进势头。2017年,柳高一本上线人数更是达到了1321人,上线率为90%,继续领跑广西全区各地。

成绩的得来委实不易,它的背后是柳州教育长期以来的未雨绸缪。

1999年11月10日,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柳州高中教育工作会议,如期在桂林华侨宾馆召开。柳州市教委主任罗红给会议定调:提高思想认识,研究如何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柳州教育改革;明确工作目标,对今后几年高中工作怎么做,要心中有数;查找薄弱环节,找出高中工作中还存在哪些问题;研究发展对策;加强信息沟通;增进团结协作。

骄兵必败。广西高考成绩六连冠的柳州,隐然已有了被兄弟城市赶超的态势。但对于柳高,这不是忧患,而是鞭策,是更上一层楼的动力!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会议期间,柳州高中的校长们先后走访了桂林高中、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兴安县高中、全州高中等广西重点中学,虚心学习,诚恳取经,为高中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做足准备。分组讨论时,大家一致肯定桂林抓高中工作的深、实、细,认为桂林顺应了国家的高中教育改革和高考改革,他们的集团作战对推动整个桂林地区高中教育质量的提高效果显著,“两年内,广西第一的交椅很可能要让与桂林。”会上,有校长担心柳高会滑坡。对此,柳州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独秀直言相告:“柳高不应以一城一池的得失为虑,那不是我们给柳高的定位。”

这次会议后,柳高确定了“托底、扩面、促临界点升级”的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工作方针,为全市高中学校再造新的样板,推出新的经验。

面对众校长关于“柳高备考秘密武器”的探询,柳州高中副校长张正光推心置腹地说:“我们哪有什么秘密武器啊!柳高的一切全是公开的,谁都可以学。柳高的理念是,开放进取,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是的,柳高非但没有“秘密武器”,相反还大力提携薄弱学校,把宝贵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送给兄弟学校。2000年,柳高与柳州九中签订帮扶协议,指定优秀教师对九中进行传、帮、带,校际资源共享,力争三年内帮助九中摘下“薄弱学校”的帽子。而在此之前,柳高就已与北部大苗山的融水中学建立“手拉手”关系,各学科老师深入苗山,给予“点对点”指导。除此之外,柳高每年还拨出专款,资助融水中学老师到柳州来听课学习。

2000年秋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柳州市明确提出建设以柳州高中为龙头的“区域性普通高中教育中心”,让柳高的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辐射、带动和引领全市的作用,进而对广西产生重大的影响力,促进广西迅速提升高中教育在全国的地位。2002年,原柳州地区所属北部四县划归柳州,市教育部门适时提出“扶贫济困,城乡并进,联动发展”战略目标。柳州高中应声而动,迅速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帮扶力度,从此,北部四县教育走出困境,迎来了新生。

2002年,广西实施“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区教育厅指示柳高开设旨在帮扶贫困地区“挖穷根”的“宏志班”,进入该班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有费用全免。首届“宏志班”学生分别来自桂林、百色、河池、柳州等地贫困家庭,学校给“宏志班”配备了最好的老师、最负责任的班主任。三年后高考,“宏志班”50名学生成绩全部上了本科线。

来自融水大苗山的桂小宁同学,母亲长期抱病卧床,一家人就靠眼患微疾的父亲走村串寨收废品换钱度日。进入“宏志班”后,柳高给桂小宁以特别关照,班主任王晓东老师更是像亲人一样,无微不至地关爱他,除了每个周末邀他到家里打打牙祭外,還不时给他些零花钱。桂小宁同学十分刻苦,上课认真听,仔细琢磨,课余积极参加学校社团活动,还当上了学生会干部。2005年高考,桂小宁同学以年级前10名的优异成绩,迈进了清华大学。

2014年,在柳州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之后,市教育部门与时俱进,提出要迅速提升“行动计划下的执行力”,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3

21世纪,人类社会在迎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随着全球化的勃兴,知识经济将成为主要的经济形态,人才国际化势不可挡。

柳高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增强国际交流的广度和深度,与美国虎德高中、拉塞尔高中、七山中学结成姐妹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和老师进行交流互访和住家接待。2009年,柳高学生艺术团获俄亥俄州友好协会授予“杰出的青年外交使团”荣誉证书,此为广西高中学校走向世界获得的首个殊荣。与此同时,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东盟多国的教育机构,也都纷纷前来柳高交流、访问,开拓合作领域。

国际合作交流使学生领略和体验到异域文化、风俗,开阔了视野;也使学校和教师对国外教育制度和实践有了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为进一步丰富学校办学思想,改进育人方式、提高育人水平奠定了基础。

2012年5月10日,这是一个必定要载入柳州高中史册的日子。这天,柳高与美国劳雷尔斯普林斯学校合作的“国际课程项目”正式启动。这个项目,能让学生享受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个性特长,并为有志于出国进一步深造的学生铺路搭桥。柳高此举,开了广西高中教育国际化之先河。

这年,柳高首届国际班招生119人。除了国内常规课程教学外,国际班还配备有生动活泼的外教课堂,通过每周英文歌、英语沙龙、世界文化讲座、世界嘉年华等教学活动,寓教于乐。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终身发展,在国际班也被列为了首要目标。

李昌林校长认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可以陶冶道德情操,进而全面提升他们的素质。他说:“一个具有良好艺术修养和高品位审美能力的人,即使职业与艺术无关,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对工作的精益求精,同样能使他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柳高新校园里,林木葱茏,鸟语花香,文渊湖、石艺雕塑、文化长廊……每个教室门口,都有同学们自我展现艺术天赋的一方天地。新的柳州高中,正从一所建筑充满现代感的高中学校逐步转型为集时尚感和文化内涵于一体的智慧校园,高品质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孕育着学生沉静大气的特质和优雅高尚的情趣。

李昌林力倡做好学术研究,他主持了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A类课题子课题“培养人格健全自主发展的现代人教育实践研究”;被评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A类课题“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研究与实践”优秀实验校长;他撰写的论文《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抓好三个结合》,获第二届泛珠三角区域中小学校长论文一等奖。2008年,李昌林被推选为中国教育学会理事、广西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中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作为一所升学预备学校,李昌林强调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让学生能够养成兴趣,选择发展方向。柳高重视与大学的衔接教育,经常邀请知名教授和“两院”院士到校举办讲座,推荐学生参加诸如“与大师同行”等高端项目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国际空间站设计大赛”等国际性赛事。柳高希望为这些智慧种子的生根发芽培育好优良的沃土。

中篇:师道即王道

1

在柳高,至今流传着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当了几十年班主任的宋爱秋老师,尽管自己养育着三个儿女,日子过得也不容易,但她仍然坚持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一部分,长期资助班上的困难学生。2006年3月21日,宋老师去世的前一天,她和守在病床前的老伴商定,将自己多年积攒的10万元全部捐献给柳高,用作品学兼优贫困生的助学奖学基金。宋老师的三个子女得知此事后,又特地向学校承诺,今后宋爱秋基金向学生发放的助学金和奖学金,全部由他们支付,母亲捐赠的10万元,则作为初始基金永久留在学校。

老师以高尚情怀关爱学生,学校以先进理念教育学生。老师学高身正,学生自然峻拔。

“人格健全,自主发展,家国情怀,世界眼光。”这是柳高一以贯之的办学理念。

柳高党总支书记韦振益说:“我们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柳高以校本德育课程建设为载体,不断提升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教育水平。在遵循教育规律基础上,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为着眼点,按照主题式、渐进式、生活式的德育工作机制,构建‘一个中心、三个板块、六大系列、二十个主题的德育课程体系,内容涵盖人生观教育、生命教育、责任教育、感恩教育、关注弱势群体等,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培养出人格健全,学业优秀的高中生。”

文质彬彬身材略显单薄的韦振益,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理学学士,大学一毕业就进入柳高,从科任老师、班主任一路干上来,寡言沉静,慎思好学,苦钻业务,不到四十岁就成为了柳州市特级教师。2003级“宏志班”的陈善义同学,家境窘迫,韦振益每月资助他100元,直到高中毕业。陈善义感念师恩,刻苦学习,毕业后考上了中国农业大学。

在韦振益的主导下,柳高成立了家长委员会,率先在国内自主开发“学生成长发展信息记录系统”,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

柳高狠抓德育,善抓德育,德育骨干层出不穷,影响力与日俱增:语文老师李忠于是广西“国培计划”师德教育专家库成员、广西德育读本编审专家;余超老师是教育部全国骨干教师“国培计划”讲师、第三届中欧基础教育课程发展论坛中央发言人;李秀峰老师成为广西“区培计划”班主任专业化讲师、广西优秀班主任……

2006年,柳州高中校本课程“人格健全,自主发展”获全国中华传统美德课题研究成果特等奖;2008年至今,柳高先后参加了“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国家级课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案例研究与反哺教育案例研究”,省级课题“市外生源心理与教育对策研究”。春雨化雨,育出壮苗。从2011年至2016年,五年间柳高共发展学生党员200余人,有50多人获自治区级优秀学生、三好学生,近两千人获市级各类评优奖励。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2012年秋季学期,广西全面启动高中课程改革。这对普通高中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而对于柳高,则是水到渠成、题中之义,因为柳高的办学理念,与新课改的各项要求,几乎同出一辙。

2009年,柳高在广西率先提出“自主课堂”概念,并随即实施“亮点建设”。学校努力探索各课型“自主探究、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力图在教学各环节中实现高效率教学。目前,柳高课堂上基本实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启发式教学,所有学科全面渗透“自主、互动、生成、有效”的教学要求。而这些理念和做法,又全都暗合了高中新课程改革。

柳高推行的“自主课堂”,是深入推进高中新课改的关键,它实现了由注重分数、关注“学会”,向注重能力、关注“会学”的转变。在“培养人格健全、自主发展、家国情怀、世界眼光”的办学理念和新课程三维目标的指导下,柳高围绕“让学生得到最好的教育”這一核心,积极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过去那种一上课老师就板书、讲解,学生默记、背熟,然后老师出题目练习、练习、再练习,出考卷考试、考试、再考试,学生完全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做法,在柳州高中已不复存在。

青年教师韦华上讲解炸药成分的一节化学课,他与学生分享自己试验制作炸药的经历,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在讲述的过程中,他突然问学生,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制定配方,选择材料?其他如语文、政治课,柳高老师都上得和讲故事一样,讲完了,老师不会直接做总结,而是询问学生:你对这个事情有什么看法?请谈谈你的感想。

柳高的“自主课堂”绝不是“满山放羊”式的放任不管。课前,老师必须认真备课,课中做好引导、协调、把控,全面调动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在不知不觉、轻松快乐中获取更多知识。课堂上或老师先讲,或学生先谈,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的思考结果如有偏差,再由老师导正。这样的课堂模式,不仅生动有趣,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有益于学生一辈子。

从最初对“自主发展”的不理解到如今的认同和支持,时间检验了柳高对375万龙城人民的庄严承诺。从2012年至2017年,五年来,柳高毕业生考入一本院校5000余人,录“211”院校3000人,“985”院校2300人,清华、北大以及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以及全球前50名各著名大学200多人。

柳高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努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创新,一切创新都要依靠人。要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必须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拔尖创新人才,而开展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意义十分重大。柳高以“基础性+发展性+拓展性”三大板块的课程体系为基础,打造“课程超市”,为发展倾向和发展潜力不同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彰显独具魅力的办学特色。

因材施教让一大批创新性人才崭露头角,带着精神力量,带着自信,走向世界竞争的大舞台。在学科竞赛中,柳高学生先后获得国际金牌2枚、国际银牌1枚、国际铜牌1枚;获得国家金牌4枚,国家银牌14枚,国家铜牌17枚,优胜奖5人次,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共40人次;获得广西赛区学科竞赛一等奖180人次,其中学生所获得的全国信息学竞赛金牌、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金牌、全国化学竞赛金牌均为广西近年来该项赛事的首枚金牌。

2012年,柳高学生王启圣参加第29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获金牌奖,并被保送进入清华大学;在第21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中,黄鑫乐获银牌奖;刘君毅参加第2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获铜牌奖。在同期的化学和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复赛中,柳高分别有3名同学和1名同学入选广西代表队参加了全国决赛,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

在柳州,有这样一个说法:“接受过柳高教育,人生将大不一样。”

对此说法,柳高校长李昌林作了这样的解释:

“对一个学生的培养,不应该仅仅着眼于学生在学校就读的这几年。高中三年,难道只把三年的知识教授给他们就够了吗?学校以高考分数作为唯一的终极目标,这样做对吗?我认为这是远远不够也不对的。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传道排在第一位。传什么道?为人处世之道。高中学生,处在性格定型的关键时期,怎样在这三年时间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他们在选择人生道路时不误入歧途,是我们教育的关键。学校教育,是要在学生心里播下阳光的种子,让他们在悲观挫折时,能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去面对。”

的确,柳高学生毕业之后,获得的并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有一套科学过硬的综合能力,它包括人际交往、处世心态、个性特长等等。

柳州高中在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围绕“柳州高中学生核心素养图谱”,构建“柳州高中核心课程图谱”,建设了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具有柳高特色的课程体系。

同时,柳高不断完善三级校本课程体系,即“德育活動课程+学科课程+活动类课程”。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让课程符合学生多元化发展目标,并通过课程实施张扬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潜能开发、志趣聚集和创新素养提升,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机会和条件。科学的选课制度,满足了学生多元学习需求,促进了学生自主发展;系统开发的校本选修课程和“课程超市”,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对已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反思、总结、梳理、物化,结合本地教育资源,开发出更多的地方乡土课程;探索活动类课程的学分认定评价制度,将课堂内外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校园生活朝气蓬勃,异彩纷呈。同时,做好学科竞赛培优课程的总结、反思,以及成果的物化与推广,积极探索初中与高中相衔接的拓展型课程和发展型课程,让新生入学后能迅速过渡、进入到高中生角色定位;开设与完善大学先修课程,又为学有余力的拔尖创新人才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切实有力的帮助。

在柳高,有一批虽已年过五十,但激情壮志不减丝毫的教师,如王晓东、宋歌、丁钢、康翔、李忠于、鲁友祥、肖学锋等,他们时刻焕发着炽烈的工作热情、教学热情和创新热情。

为了造就一支有激情、有热情、有水平的青年教师队伍,2007年的百年盛典之后,柳高启动了“名师培养工程”。名师培养工程开展以来,一大批青年教师如曾晶、刘华、郑雪、刘继淑等纷纷立足岗位,自我学习,自我训练,自我反思,自我发展。最近五年里,柳高教师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34篇,有618篇论文获得市级以上奖励。

2011年,李昌林校长费时十年的心血之作《当今中学生的人生观与反哺教育》出版了,这部专著,对如何帮助中学生找到生活、学习和生命的目的和意义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并给出了答案。中国教育学会会长、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撰文评价说,《当今中学生的人生观与反哺教育》很有深度,也很有现实意义;该书对柳高与时俱进办学理念,做了新的诠释。

围绕人生观与反哺教育,柳高积极开展“热爱祖国为荣,危害祖国为耻”、“感恩父母”、“爱心手拉手”及走进“我美丽的家乡柳州”等系列主题班会和活动。每至校庆,柳高校友自发组织活动、撰文祝贺母校华诞。经受过积淀了百年的文化润育,柳高人对母校的依恋之情,早已渗透到了血液之中。柳高独特的文化,孕育出柳高人成就学业回报家乡、回报母校的家国情怀。

3

柳高奉陶行知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为圭臬,要“让学生受到最好的教育”,学校的所有工作都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致力于办学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全面适应学生的发展。柳高人时刻牢记自己肩上的重任,提出既要有文化自信,更要有文化自觉,永远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众望。

培养学生博大恢宏的思想格局,是柳高一以贯之的教育目标。柳高不仅教知识,更教方法、习惯和能力。柳高强调要教会学生学习,使他们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知。在学生离开老师,离开课堂之后还能自主学习、成长,不断获取满足自身发展的各种条件,成为品德高尚、学有所长、对国家有用的人。

社会上曾经流传这样一个说法:柳州高中的管理松弛,自制力不强的学生难有进步。其实,这是一种不深入实际的误解。

柳州高中的“松”表现在人性化的管理中。比如有学生想组建一个社团,而这个社团对学习和生活又有帮助,学校就会给予支持;开展活动,筹备、策划、组织等等,学校全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而不是越俎代庖、全程包揽。

每年新生入学后,老师都会鼓励他们参加社团活动。柳高有包括古榕文学社在内的23个社团,满足了所有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如果有学生一个社团都没入,老师就会问他缘由,并鼓励、引导他加入到一个适合他自己的社团中去。据不完全统计,从柳高毕业,又在学生组织、社团里锻炼过的学生,进入大学后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担任了学生干部。

德高为范,学高为师。在柳高,科任老师敢于让同一个班同一个学科的作业不同。他们说,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听懂、掌握知识,每个學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不一样,根据学生原有基础以及课堂学习情况,自行编制分层的作业是必要的。作业难度一般分高、中、低三个层次,由学生自选完成。在作业编制中,他们坚持精益求精,严格控制难度与数量,注意作业的层次性。同时,他们还不断开发出充满个性的实践型、研究型、创作型等新型作业。这样做,就好比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布料和饭菜,让他们“量体裁衣,看菜吃饭”,学生因此而不会遭受心理挫折。从实际意义看,这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循序渐进,持续攀登学业最高峰。

柳高注重有技巧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学生扫清学习路上的障碍。所谓“自主课堂”,说到底就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得到的快乐和幸福。柳高学生感受到的“松”,是学校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结果。该校特级教师、柳州市中小学德育学会副会长李忠于说:“我们反对按流水线作业模式复制出千篇一律的学生,我们尽一切可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取之不尽的支持。我们不仅创设多样的校园活动平台,鼓励学生自主开展体育锻炼、科技活动、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考察体验活动,还系统地举办社团展示、体育艺术节、人文科技节、大阅读节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展示舞台。究其实际,我们的‘松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学会‘主动学。如果不会学,不会主动学,浩如烟海的知识又怎样去获取呢?”

李忠于老师任柳高班主任多年,她擅长于运用开导、点拨的心理教育法,贴心地帮助学生做好目标定位,进而实现个人最大的价值。

听说班上有个叫王昕的女同学挺爱写作,一年写了一大本读书随笔,李忠于老师要来了王昕的读书随笔细细品读。读这些习作,李老师发现王昕看的书不但多,而且杂。她同时发现,王昕他们这一代人会思考,有主见,有想法。但是,也正因为这样,他们才最需要适时引导,最需要正面启发,否则他们将有可能出现偏差,走向极端。于是,李老师在班上提出,高中三年,必须做好人生的自我规划,因为这三年管一辈子。她希望每个学生能自我欣赏、自我接纳,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知道读书的目的,学会扬长避短发掘自己最大的优势,选好自己最理想的目标,淡化不切实际的个性张扬,同时强化自我的社会性,把个人追求跟社会发展联系起来,科学、合理地规划自我发展。

高三时,王昕作文因经常“剑走偏锋”(跑题)而丢分,总成绩从前10名直降到倒数第20位。李老师及时帮助王昕分析成绩滑坡的原因,并指导她剖析一些经典文章,找出文章的立意、主旨,材料的取舍、安排,并由此进行反向推导:就以这篇文章来看,如果是你出题,你会给出什么样的话题材料?如此导教,十分得法,王昕顿时如醍醐灌顶,如获神助,作文成绩从此稳居班上第一。

除了学习方法外,李老师还给王昕作心理健康辅导。由于几次关键性的考试失误,王昕有了“针刺反应”——总担心作文写偏题。李老师让王昕读林清玄的《心田上的百合花》,然后写出感悟。王昕在感悟中写道:“百合谷其实就是一个充满世事艰辛的大社会的缩影,野百合的遭遇何尝不具有人生奋斗的典型意义: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只有一种方式,那就是‘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写完这句,王昕终于明白了李老师的用意。

像李忠于这样的老师,在柳高是一个大群体,他们爱生如子,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在学习和生活上,给学生以无微不至的引导和关怀。有同学生请病假,老师们会在不同时间关切地打电话问候他的病情。

有什么样的学校,就有什么样的师生;有什么样的师生,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柳高的老师对学生的生活关怀备至,对学生的学习牵肠挂肚。从学习到生活,柳州高中老师为学生付出了几乎全部的心血和汗水。所谓言传身教,就是一代又一代的柳高老师,以自己高洁的品格,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子。柳高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科学文化知识,更是人文素养的培育和提升。柳高让学生在思想、品格、能力的养育中成长,胸怀远大抱负,踏上新的征程。

而一代又一代柳高学子,他们对柳高的热爱和依恋,是挚诚的,由衷的,他们以母校为荣,以母校为骄傲。柳高精神已经渗透到他们血液里,成为他们生命的一部分,他们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里尽职尽责,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以业绩回报敬爱的母校。

下篇:升起心灵的彩虹

1

穿越风雨的世纪之钟,

守望记忆的百岁古榕,

大踏步走来一代代学子,

柳江波涛举起无上光荣。

啊!柳州高中,

……

百年名校,

青春舞动,

我们燃烧金色年华,

锻造一生的成功。

——《柳高之歌》

柳高的独特魅力还体现在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上,古榕文学社、F.E.C英语社、模拟联合国、国学社……20多个各种类学生社团,基本涵盖了文学艺术、新闻传播、史哲数理、工程软件等,为有特长的学生搭建了展示才华、共同提高的舞台,通过“社团展示月”、“社团服务日”、“我的盛典”等各类社团活动,学生学会了合作,学会了交流,学会了组织,孕育了领袖气质。

2015年9月,第三届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比结果公布,柳高选送的《关爱老人——家庭小护士机器人的设计与制作》获一等奖。熊华森、韦梓凌、李埼熠三位同学推出的这款机器人,具有自动出药、自动适应药片大小及准确给出药片数量、自动送药、按时提醒老人服药,以及自动充电等功能和特点。评委的颁奖词说,柳高学生发明的这款机器人,在推进智能医疗建设方面有一定的借鉴价值。熊华森、韦梓凌、李埼熠,都是柳高学生社团“新科汇”的成员。

社团“模拟联合国协会”最为吸引眼球。2016年2月13日,G20青年领袖峰会组织在哈佛大学举办G20峰会模拟会,“模拟联合国协会”社团成员彭博、蒙漱玉、韦梓凌、苏知昊应邀前往,与来自美国各地40多名优秀高中生,以及中国20所高中名校的学生代表一同參加了这次峰会。

G20青年领袖峰会(G20YouthSummit,英文简称G20YS),是G20国家未来领袖的高端对话机制,旨在聚集20国优秀青年,对当前世界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进行对话和讨论。二十国青年峰会由国际青年组织“G8/G20青年组织联盟”于2006年发起,最早起源于G8国家青年峰会。随着G20逐步取代G8成为世界政治经济领域的主要对话和决策机制,20国集团青年峰会也逐步取代G8国家青年峰会,成为青年领袖们增进了解、探讨重大议题、构筑友谊的桥梁。

模拟峰会历时两天半,参会学生代表围绕经济发展、能源可持续性发展、对外贸易和基础设施建设四个议题展开激烈讨论,并通过了10多项决议。在本次峰会中,柳高四名学生分别模拟代表南非和俄罗斯两个国家发言。中国“代表们”求同存异,积极寻求双赢合作模式,他们活跃的思维能力和较好的英语表达能力,赢得了哈佛大学老师们一致肯定。通过本次“峰会”,柳高学生代表与各国优秀高中生代表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共促进步。

2017年5月27日至28日,广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大赛决赛在柳州举行。此次决赛,柳高“新科汇”社团共派出6支队伍。在现场调试和答辩环节中,柳高参赛选手向来自全区14个地市1600名选手展示了他们紧密的合作精神、严谨的科研态度,以及杰出的综合素养,得到了组委会的高度评价,也得到了兄弟学校的由衷敬重。这次决赛,柳高共获得3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高居全区第一。

此次竞赛,柳高学生从项目的调研到程序的调试及改进,仅有两个月的时间,他们顾不上休息,夜以继日地研制了“超级手语学习机器人”和“专注学习好伙伴”两个创客项目。这两个项目的成功,得益于柳高创客空间的建立及创客课程的实施。在机器人研发过程中,学生亲身经历了自动化产品的整个研发过程。这个过程,对学生技术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参与研发的学生也因此获得了高校自主招生的资格。两个创新项目,在决赛中均获得机器人创意项目一等奖。其中项目“专注学习小伙伴”,还代表了广西参加2017年7月在广东省中山市举行的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

2

除了自主学习和发展,自主管理也是柳高以学生自我为中心的一项养成教育,此举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生活、生存和组织能力。

柳高认为,学生宿舍不仅是学生休息的地方,它同样也是一个育人场所。柳高在宿舍管理中引入“自觉才能自立,自立才能自强”的理念,由学生自己选出代表成立宿舍管理委员会,参与宿舍日常管理。这样做,既增强了学生主人翁的意识,又培育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同时也使宿舍的严整秩序、安全卫生有了保障。

柳高学生有很强的主人翁意识,他们敢于、善于维护自己的权益。对很多问题,柳高学生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在一次年级大会之后,一位高二女生如此表达了心中感受:

“是的,这次年级大会讨论的,只是我们一些问题的缩影,它有着难以根除的成因。在素质教育、自主发展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柳高尝试解决的问题,也是中国教育面临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我来说,学校开一场失败的会议,并且拯救危机比开一场成功的会议给我的收获要来得多得多……‘青春期的孩子是通过行动得到感受,从感受中慢慢反思,反思又再指导行动的。感受会像雨淋一样浸透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里缓缓滋养。”

柳高学生在关注自身、关注学校的同时,也以高度的责任感关注社会,回报社会。

融安县板揽镇木吉村,地处大山深处,交通极其不便,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该村木吉小学的孩子们渴望读书,但却无书可读。知悉这一情况后,“新视角”社团组织开展了“走进大山,回馈社会”的捐书助学活动。一个月内,“新视角”共募集图书1560本。这些书,都由“新视角”的同学们分期分批送到了木吉小学。

此后,“新视角”的同学们不断走进木吉小学,为学校送去了打印机、电脑、书籍等,延续了这份发自于学长们对贫困地区的深情厚意。

受“新视角”的影响,最近五年来,柳高学生共开展各类爱心捐赠活动30余次,捐献各类物资总计达百万余元,有近万人次参加各类志愿者活动。通过学生社团活动,通过同学间的相互影响、促进,通过不着痕迹的教学艺术,达到整合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已成为柳高德育的新模式。

围绕“自主发展”,柳高学生会、社团、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组织自发开展各类实践活动,自觉养成热爱劳动,勤奋学习的品格,尽早锻炼出擅长规划、明辨是非、创新笃行的能力。

2005年毕业的冯晓君、董春和黄敏,进入清华、北大后,都分别担任了所在学院的学生会主席和共青团书记职务。2003级的汪博,大学毕业后获全额奖学金到斯坦福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其本科期间有6篇论文在国际刊物发表,并应邀到美国各地讲学。2004级的曹亚龙,2011年大学毕业获丘成桐教授推荐,直接就读香港中文大学硕士研究生,主攻数学。就读于乔治亚理工学院的李晓航,三次获爱迪生奖第一名,2013年3月8日,其代表乔治亚理工学院参加美国高校物理大赛,获一等奖。

这是离校学长的创新荣誉。那么,让我们把镜头调转过来,看一看柳高在校生参加各类创造性竞赛的成果吧。

2010年1月19日,全国第23届中学生化学竞赛圆满结束,柳高学生蒋希奕喜夺金牌。这是广西在本次竞赛中获得的唯一金牌,也是广西改革开放以来参加此项竞赛取得的最好成绩。另一位获银牌的学生莫翊,被厦门大学现场录取。中国化学学会特意奖给柳高一座奖杯,籍以嘉奖柳高为广西实现了本项竞赛“摘金”零的突破。

2011级的张首登同学,在校期间一直担任学生干部,他不仅成绩优异、组织能力强,且才艺双全,棋琴书画皆有所长,同时还在田径、篮球、乒乓球等运动项目上有较好的表现。高三时,张首登代表广西队赴京参加全国奥林匹克化学竞赛,拿了银牌奖。2014年高考,张首登以优异的成绩跨入北京大学校门。在紧接着的北大新生奖学金评选中,张首登荣获一等奖。

3

古榕文学社是柳高最早成立的学生社团,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优秀校内报刊评比活动中,柳高《古榕》内刊获得社团刊一等奖;《意林》文学社联盟评选全国“百佳”校园文学社,古榕文学社排名第14位。“古榕”人才辈出,2005级学生、“古榕”成员王昕在校期间,兴趣广泛,阅读了大量的经典名著。柳州高中百年庆典,学校广泛征集吟咏柳高的诗词歌赋,王昕创作的《柳高赋》在数千件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

茫茫古岳,郁郁青松,西南名校,柳州高中。百年风雨,炼就文章胜地;百岁历史,堪称教育泰斗。含天地之英气,旷达自处;接山水之灵秀,潇洒天成。引一江春水,灌得满园桃李;承八方精华,育得人间英才。

忆往昔,列强入侵,国难当头。先辈创业,筚路蓝缕。……拨开遮天云雾,丰碑永屹;唤醒沉睡民众,壮士留名。以民主为师,传革命之薪火;以自由为教,赢民族之独立。岁月荡涤,记忆歷久弥新;时光流逝,英雄浩气长存。

……惟愿母校,蒸蒸日上,享誉四海,桃李天下。开蛮夷之地,得益子厚;广道德之言,当尊柳高。榕荫于天下,圣人心慰;芳泽于海内,万民得福。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五湖四海共庆,母校美好明天。

柳州高中延请书法家书写了《柳高赋》(又名《母校百年华诞咏怀》),作为柳高一宝永久收藏。

王昕是从融安县的初中考上柳高的,母亲在融安一个镇上卫生院工作,家境并不宽裕,幸遇柳高名校,王昕如鱼得水,雏鹰展翅,一飞冲天。2008年高考,成绩列广西文科前茅的王昕,被北大和清华同时看好。思量再三,王昕最终选择了清华大学,成了清华大学人文科实验班专业的学生。大学毕业,王昕获免试进本校中文系攻读硕士,专修中国古典文学。大学期间,王昕获先后获得清华大学新生奖学金、清华大学二等奖学金、学业优秀奖学金等奖项。王昕还担任过清华大学《文苑》报首席文学编辑、求是书院首席文学顾问。她勤奋创作,发表了《茶山往事》《上海孤儿》《今水流觞》《落草》《响亮》等小说;她撰写的《由山水说起的一个故事(沈从文小传)》和《孔雀屏(张爱玲小传)》,收入中国铁路出版社出版的《作家传奇》;其他作品如《泰山的少年》《乌云的金边》《行者无疆》等收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自强之星风采》。读研期间,王昕在清华给留学生讲授中国语文和写作,还在清华附属中学执教语文兴趣班。同行评价说,王昕教学风格独特,效果很好。

找准每个社团的定位,融入校园文化,以之激活社团,举办的活动要能反映出学校的文化特色,这是柳高对学校社团的基本要求。曾经,古榕文学社举办过一次成语听写大赛,本来只预备了50人参加的题量,结果报名多达200余人,只得临时加题目。题库里有“魑魅魍魉”、“养虺成蛇”等难度较大的成语,突显了柳高学子深厚的文化涵养。

为了进一步加快校园文学文化大发展,促进校园文学创作大繁荣,2016年4月,柳州高中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柳州校园创作基地。5月30日,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杂志社主编石一宁亲率北京著名作家、编辑一行莅临柳州,出席在柳高隆重举行的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柳州校园创作基地授匾仪式,并于百忙中给基地学生作了两场文学创作高端讲座。

2017年6月,《民族文学》柳州校园创作基地在柳高举行成立一周年总结大会暨文学创作大型培训活动,《民族文学》主编石一宁再度亲率国内知名作家、专家赴柳,与基地学生面对面,交流写作经验,为学生答疑解惑,坚定了学生发展的方向。

《民族文学》柳州校园创作基地同样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重视。两次活动,柳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焦耀光都拨冗出席,并作了讲话,充分肯定《民族文学》柳州校园创作基地是素质教育、发挥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

尾声:芳草碧连天

让我们来领略一番柳高学子献给母校的心声吧——

“柳高的难能可贵在于面对应试教育的重重包围,仍坚守素质教育,真真切切地面对全体学生,呕心沥血地对所有学生进行科学的人生规划教育。”(王昕)

“我会忘记《游褒禅山记》那段要求背诵的复杂拗口的文字,会忘记‘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的含义,会忘记改了重犯的几个错误,会忘记唐太宗在位年间都发生过什么事件,会忘记季风洋流怎么吹。但我忘不掉这句话:人格健全,自主发展,家国情怀,世界眼光。”(刘宁)

“毕业了进入大学,我更加感谢柳高给我的三年。她教会我的不只是学习,尤其是与外省的一些同学对比,她给了我丰富多彩的高中生活。我在这里经历了竞赛、自招,更可贵的是我参加了社团、班级联赛、元旦长跑。我经常怀念柳高,怀念24班的小伙伴。”(安吉爱碧天)

“我是一名艺术生,柳高在我艺考的道路上提供了很多支持,虽然班主任在得知我要参加艺考的时候,给了我一下小小的劝阻,但最終还是支持了我的选择。同学们也很帮我,我的同桌就每天用差不多一节晚修的时间为我抽问文艺常识。在我艺考完回来之后(我记得是刚好99天),没一个老师放弃我这个好几个月不在校学习的艺术生,真的很感谢他们。柳高老师师资分配是平均的,我是平行班的,但师资并不比实验班的弱。毕业后,我和另一位同级的小伙伴一起来到了北京电影学院。那年北电在广西只招4人,柳高占了两个。我想这或许就是柳高‘自主发展的成果。”(直丽爽)

“柳高的老师真的很负责任,从学科教学到班级建设,他们毫无保留,呕心沥血。每个老师都是一座不可多得的宝藏,但其中的财富则要靠个人努力去挖掘。我很感激他们对我这样的‘差生没有丝毫的嫌弃与放任,尽管我问的问题都简单到了极点。毕业了,原来幸运真的可以降临到我身上。我考了班级第三,来到了北京。在柳高,没有什么不可能。柳高不只是你迈进重点大学的一块踏脚石,她还是你认识世界的一扇窗口,是你吮吸知识之露的绝好花园,是催你羽翼渐丰的温床。”(鹿温鱼)

……

“渊深谷阔,乃有蛟龙腾起;梧桐叶茂,方得凤鸟来仪。”2015年,柳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将原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搬迁后的北校园整体划给柳高,利用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原有建筑,由市财政投资,将校园改造建设成为高起点、高质量的柳州高中南校区。不到一年时间,柳高南校区便配齐了体育设施、图书馆、实验室、活动教室以及学生公寓。2016年8月29日,艳阳高照,一向关心柳高发展的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焦耀光来到柳高南校区调研,并参加南校区揭牌仪式。焦耀光说,柳高南校区正式揭牌,标志着柳州高中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希望柳高南校区秉承百年柳高的优良传统,保证并继续提升教育质量,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成为一流的教育典范。9月初,991名新生迈进柳高南校区;2017年9月,南校区再度迎来1000名新生。

作为全市高中教育的龙头学校,柳州高中扩容的示范效应颇受期待。

柳高校长李昌林表示,柳州高中柳南校区的办学定位很明确,是高起点、高质量的柳州高中新校区。新老校区实行“六统一”,即法人代表、师资调配、财务管理、教学要求、招生以及毕业证统一。南校区既要坚持柳高理念、文化和质量标准,同时也要充分借鉴国内外优秀成果。

柳州高中柳南校区规划办学规模为60个班级,在校学生达3000名。

柳高走进了新时代,新时代有新面貌、新要求、新任务。

2017年9月8日,柳州市教育工作座谈会在市政府第三会议室召开,会上,柳高新任校长梁树颖说,柳高的柳江实验校区的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进行中。这就是说,柳高第三个校区将很快服务于柳州370万人民群众,服务于广西四千余万各族人民。

若干年后,柳高每年毕业生将接近3000人。

在第33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在柳高鞠躬尽瘁16年的李昌林将柳高的重任交给了继任者梁树颖。

现年51岁的梁树颖,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理学学士,历任柳州高级中学副校长,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柳州市第二中学校长,系广西特级教师,市政府督学。从教27年来,先后荣获柳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柳州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等称号,曾两次代表柳州市参加全区赛教课,均获自治区级二等奖。其所主持的区级A类课题,先后荣获自治区级和国家级一等奖。

梁树颖生性幽默爽朗,却又沉稳持重,在广西教育界颇有声望。在深入调查摸底、反复思考之后,梁树颖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声音洪亮地发表了讲话:“面对新时代,柳高应该有新的思考,新的作为,新的面貌。学校将在既有的基础上,提出更高标准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他指出,学校培养目标不变,坚持培养人格健全、自主发展、家国情怀、世界眼光的现代人。但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将有所改进和提升,即从过去的“让学生获得最好的教育”提升为“让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新的办学理念具有新的科学特征,它符合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符合教育目标的要求,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梁树颖进一步明确柳高新的教育目标:自主、全面、健康、个性;提出了新的教育思想:以发展为本,立德树人,因材施教,培养个性特长;同时努力构建“五个一流”,即一流的德育模式、一流的课程设置、一流的教学水平、一流的教学设备和一流的服务体系,最终全面实现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相融合这一完美的目标。

对学生,柳高提出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成功。

对老师,柳高提出要实行“三个结合”: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制度管理与情感投入相结合,纪律约束与自我管理相结合。

柳高提出了新的校风: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崇尚科学,追求卓越;新的学风:立志,勤奋,虚心,好学,创新,成才;以及新的教风:厚德,敬业,严谨,求真,博学,善教。提出要不断加强五个方面的建设,即课程建设、队伍建设、特色建设、文化建设和资源建设。

柳高还提出,为迎接新时代的需要,学校必须专门打造一支由研究生、博士生组成的科技教师团队,把科技创新作为一门精品课程切实抓紧抓好。同时,通过科技创新实验室、清华大学卡魅实验室、清华北大在线课程、哈佛大学在线课程等平台,按基础性、拓展性、发展性三个层次,进一步完善柳高的课程体系,构建具有柳高特色的科学课程群,即:人文课程群、科学课程群和创新课程群。

南国火热的夏天里,柳州高中,进入了又一个新时代。

责任编辑 孙 卓

猜你喜欢

柳州学生
桂林至柳州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限速方案分析
袋装柳州螺蛳粉产销突破百亿元
快把我哥带走
中国成立首家“螺蛳粉产业学院”
赶不走的学生
文言文阅读指津
学生写话
特意和故意
“编读零距离”柳州、柳江见面会散记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