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沟壑治理模式及应用成效分析

2018-06-04窦玉梅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18年4期
关键词:沟壑面积工程

窦玉梅

(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南哨水利服务站,辽宁 喀左 122300)

1 基本情况

辽西水土流失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沟壑。控制沟蚀已成为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三荒小流域为例,该流域治理前水土流失严重, 2012年列入国家重点治理区时,水土流失面积为503.00 hm2, 经实际调查, 侵蚀强度分级为:轻度侵蚀面积239 hm2,占流失面积的47.51%;中度侵蚀面积186 hm2, 占流失面积的36.98%;强烈侵蚀面积78 hm2, 占流失面积的15.51%;土壤侵蚀模数达3200 t/km2·a, 由于水土流失情况严重,该地区一直没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导致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该流域在列入重点治理区前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91.00 hm2,其中: 营造水保林12.00 hm2,经果林50.00 hm2,水平梯田229.00 hm2,治理程度达到36.6%。经过半年有效治理,三荒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到103.00 hm2,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比例由治理前的60.38%下降到12.36%[1]。

2 水土流失原因

辽西北地区受特殊的气候、地形地貌及人为因素影响,水土流失严重,其水土流失形式主要有风蚀、水蚀两种[2]。造成水土流失有多个方面的原因,其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因素的影响。由于地形复杂,零星破碎,坡度较大,年降雨集中,植被稀疏,土壤表土层被破坏;二是人为因素的影响。毁林开荒、乱砍滥伐、随便开采矿石、不合理的耕种,以及过牧等,加剧了新的水土流失。

3 沟壑形态特征

王辅强[2]分析认为辽西北沟壑形态特征主要表现为:沟道长、分支多;沟口宽、沟底窄;切入深,沟坡层面复杂(沟岸斜坡有土质结构、土-风化岩石结构、土壤-风化岩-硬基岩复合结构)。辽西北沟壑侵蚀特征为:岸坡植被盖度低,受到降水、自重的作用,沟道加宽的趋势明显;与此同时,沟壑作为泥沙的通道,其基底受径流裹挟泥沙的摩擦切割,沟深不断增加。沟道侵蚀对下游河道、水体造成较大影响,自身又呈动态扩张之势。

4 沟壑治理模式

4.1 沟坡兼治,涵养水源

辽西北水土流失虽有共性,但在进行治理时仍然要根据各市(县)土地情况和水土流失特点进行治理,将防风固沙、控制水流侵蚀作为主要目的,将工程技术手段和自然手段结合,在治理沟壑的同时,在侧面上使用水平槽平整地面,搭建果树梯、台田植树种果,在坡耕地上栽种农作物,在治理沟坡的同时涵养水源,并且创造经济效益。

4.2 严格把关,全面治理

在各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包括在斗、毛沟也要进行截水壕修建,一般需要在支沟修建两到三道沟头防护工程,将蓄水型工程修建在沟头进行防护,具体做法是在槽内挖出土方将围梗修成梯形断面的型式,要注意围梗必须相连。支沟和主沟要沿着边缘修建边埂,在支沟内部搭设大量谷坊,在主沟内除了修建谷坊还可以修建塘坝工程[3]。保证在所有环节都全面治理,不能漏掉细节,有效抑制水土流失情况。

4.3 绿化治沟,围沟固沿

将沙棘、柠条等适应能力强的植物种植在沟头、截水沟和沟边梗上,预防沟沿超出预定范围,让植物和工程相互依存,互相给予生存条件支撑,将防护植物规模化,沟内适合种植植物的区域建立起防冲林和快速生长的林区,让乔木类和灌木类植物相互结合,对湿润土壤适应能力较强的树木种类有杨树和柳树等,加大这方面的种植力度,让防蚀林、护坡林和速生林迅速连接,让它们能够相互协作防止水土流失恶化[4]。

4.4 层层拦蓄,综合治理

由于河道上游的水体面积大,沟道更长,坡面绿化面积和树木生长程度更好,水源储存能力较强,水资源不会出现匮乏现象,沟道附近应该种植合适数量的农作物或者果树,通过多层拦截蓄水的方式进行治理,相关部分经过仔细规划,将涵养水源、保护土壤、防治洪水、农田灌溉、畜牧养殖,以及交通条件结合到一起,将工程带来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4.5 推广模式

5 治理成效

(1)以三荒小流域为例。通过以上措施和治理模式相互结合,到治理期末,共完成综合治理面积400 hm2,占规划面积的100%;保存面积为400 hm2,占实施面积的100%。在治理措施中,修水平梯田66 hm2, 验收保存66 hm2;保土耕作201 hm2, 验收保存201 hm2;生态修复133 hm2,验收保存133 hm2(水保林措施补植面积18 hm2,生物围栏18.57 km );干砌石谷坊12座,验收保存12座;修作业路2.00 km, 验收保存2.00 km。共完成土石方量15.15万m3, 投入人工6.98万个[6]。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治理成效详情表

(2)以建平县为例。文献[5]介绍了建平县沟壑三维梯级治理开发模式的推广应用效益。自2006年开始经过近10 a努力,沟壑三维梯级治理开发模式应用的沟壑达到0.45万条,治理开发总面积158.46 km2,占全县沟壑总面积31.9%,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沟壑三维梯级治理开发模式已在建平县及周边地区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

5 结 语

辽宁省是国家沟壑治理试点区域,多年来通过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沟壑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进展,通过在工作过程当中不断探索与实践,已经寻找到了较为完善的治理模式,水土流失情况已经得到了大规模改善。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不断优化治理模式,要加强问题重视力度,提高沟壑治理工作领导力;详细制定计划,保证工程质量 。由于沟壑治理工程耗费资金数目庞大,政府部门应该时刻关注工程资金是否出现问题,通过多个渠道来获取资金,将国家的力量、个人的力量和集体的力量结合在一起,内部资金、外来资金、有偿资金和无偿资金结合在一起,有效地支撑沟壑治理的资金需求,保证开发者获得应得的经济利益,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好的治理模式,充足的资金支持,才能彻底改善水土流失情况,建设美丽家园。

[1] 王琦.辽宁省沟壑治理模式与成效[J].科技创新导报,2011(8):112.

[2] 王辅强.辽西北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2017(9):64-66.

[3] 刘硕.兴城市沟壑多功能治理工程探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42(11):13-15.

[4] 王国逵,张众博.杠头沟小流域沟壑综合治理模式及其成效[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2(5):25-26.

[5] 吴国峰.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沟壑三维梯级治理模式探析[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7(2):31-33.

[6] 蔡桂荣.辽西北部低山丘陵沟壑侵蚀区治理模式[J].防护林科技,2014(6):101,127.

猜你喜欢

沟壑面积工程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沟壑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哲理漫画
巧用面积求坐标
黄土沟壑地貌区传统聚落形态演进研究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