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人格完善的国民”

2018-06-02罗朝猛

中国教师 2018年5期
关键词:咨询室本子心理咨询

罗朝猛

面对青少年患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以及因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校园暴力、校园霸凌、拒绝上学、构建人际关系能力低下等现象,日本政府高度重视并实施了诸多行动。20世纪60年代,日本开始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90年代起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2000年起开始在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除通过课程实施和开设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外,文部省(相当于我国教育部)还搜集整理各地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典型案例,供学校参考使用。如今,日本已形成政府、学校、社区、家庭“四位一体”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建立健全了学校心理咨询机制,为在青少年中行之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构筑起了牢固的基石。

一、综合课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日本社会普遍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认为教育者应当让孩子从小就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以促进其终身的心理健康与幸福生活。《教育基本法》第一条(教育的目的与理念)开门见山地言明:“教育,必须培养人格完善的国民、和平民主的国家和社会的创建者。这样的国民是具备一定素质的身心健康的人,我们期待着他们的育成。”[1]将培养“人格完善的国民”“身心健康的人”上升到法律的高度,由此可见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

为落实《教育基本法》的教育目标,《学习指导要领》(类似于我国课程标准)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贯穿于“道德教育”“健康教育”以及“其他注意事项”等部分,要求学校按照标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为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落地,文部省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了涵盖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教材,详细地说明如何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小学的健康教材是《我的健康》。该教材的编写充分尊重小学生心智成长的规律。心理健康部分,主要从“心是什么”入手,包括心的作用、心的发展、心的安定、如何向朋友表达心情、如何拥有健康的心等内容,主要让学生明白,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的增加,人的心理也不断发展,心理机能、情感等的发展都是正常的。

初中的教材为《不可替代的我,不可替代的健康》。此书共有七章,其中第二章专门论及心理健康,包括寻找自我·思考自我、发现自己的优点、思考压力和欲求、掌握应对压力的方法、掌握沟通的方法五个部分。初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学会诚恳地表达想法,以及正确地对待欲求和压力。

高中的教材为《为了健康的生活》。开篇,第一节就是关于心理健康的,即“高中生的烦恼和不安及其对策”,指出高中生存在的不安与烦恼,包括对学习和未来的选择、人际关系、希望自己能被他人認可、希望自己学习成绩好,等等。针对高中生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该教材提供了四种应对策略:除去产生压力的原因;改变对产生压力的问题的看法;向专业人士或者身边的人倾诉;掌握沟通和放松的方法。

严格意义上说,日本中小学没有单独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分散于或渗透在德育、保健体育、综合学习时间等课程与校内外活动中,旨在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以及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

二、心理咨询:打开难以解开的心结

心理咨询室在日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环节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一翼。

心理咨询室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对学生及其监护人在教育方面进行咨询;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方案,建立个别指导档案;就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根据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对“问题”学生的行为向学校提供分析以及指导对策;定期召开教师、家长联谊会,及时反馈指导结果,不断修改指导计划,巩固指导成果;帮助学生提高对自己身心发展的理解,学会如何更好地与人交往。[2]

在学校进行心理咨询工作的人员主要有三种:专职心理咨询师、学校心理教师和学校教育心理咨询促进委员会成员。其中,心理咨询师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实施者。1995年,日本开始施心理咨询师派遣制度,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公立中小学的全覆盖。所谓“派遣制度”,即政府直接派遣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驻校,心理咨询师不隶属于学校。这样一来,既不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同时还大大提高了学校心理咨询的专业化程度,有助于改善心理咨询与辅导的效果。

心理咨询师的核心工作是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进行谈话交流,包括一对一和一对多的形式。通过谈话交流,心理咨询师及时提出有效的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危机应对能力。面对“问题”学生时,心理咨询师需要借助自己的专业知识,如心理测试与评估,对学生进行准确的判断,判断其是单纯心理健康问题还是患有生理医学疾病,如抑郁症、多动症等。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相关调查,也是心理咨询师的常规工作。为了及时了解与把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状况,心理咨询师会定期与不定期对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把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及时报告给学校和家长。

心理咨询师还承担定期给教师、家长和社区开办专题讲座的任务。讲座的主题大多为如何理解儿童,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等。旨在通过普及相关心理健康知识,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心灵本子”:促进学生自我对话

2002年起,文部省推出了“心灵本子”活动,向全国中小学生无偿发放“心灵本子”,希冀学生通过“心灵本子”认识自己,反思自己,并把自己学习与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记录下来,自己与自己“对话”,同时留下自己心灵成长的轨迹。

“心灵本子”其实是一本书,内容主要包括打动心灵的插图、名人语录、明星的成长故事、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诗歌、图画和资料[3]。它尊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图文并茂,摒弃了那些大道理的说教,以轻松活泼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丰富心灵”的教育。

此外,为方便学生勾画自己心灵成长的历程,“心灵本子”几乎每一页都留有空白,供学生涂写。“心灵本子”的开卷便是“这是由你自己画出的心灵轨迹”[4],并且引导学生自我描述,可以是自我激励,可以是自我减压,也可以是自我安慰,因为这个本子明确地告诉学生“这个本子不必给老师看,就放在自己身边,随你所愿,什么时候想写就写,写什么都没关系。”[5]

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心灵本子”也在不断进行修订与“升级”,经过近16年的实践探索,各地方和学校有创意地使用,“心灵本子”发挥了文部省推行“心灵本子”时希望发挥的重要作用:丰富了学生自身情感;学会了给自己心灵疗伤;助力学生与他人进行心灵沟通。

参考文献

[1]华丹.日本《教育基本法》面临全面修改[J].上海教育,2006年(14)期.

[2]王建平.学校教育咨询室: 日本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J].外国教育研究,2006,27(3):59-62.

[3][4][5]刘亭亭.日本道德教育改革的核心——“心灵教育”探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8:127,128,128.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猜你喜欢

咨询室本子心理咨询
扔掉的本子
丢失的日记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我的新本子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心理咨询不简单
心理咨询室配套产品一览表
学校心理咨询室切莫成为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