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拍体克地(肩周炎)诊断疗效评价标准研究

2018-06-01王小军陈凌帆赵向平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土家肩部肩周炎

王小军 陈凌帆 王 鹏 赵向平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医院,湖南 吉首 416000)

肩膀痛(拍体克地.Pef tix kex dif),是土家医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及功能障碍,属于西医学的肩周炎及中医学的肩凝证范畴。土家医认为,肩膀痛多由风邪致病,故又称肩膀冷骨风或钻骨风病。本研究旨在传承土家族医药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关于肩周炎的疗效评价标准的整理、考证,整理出适用于土家医拍体克地的诊断疗效评价标准。

1 诊断标准

1.1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新编实用骨科学》中肩周炎的诊断标准制定。

1.1.1 临床表现:该病呈慢性发病,多数无外伤史,少数仅有轻微外伤。主要症状是逐渐加重的肩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障碍。

1.1.1.1 疼痛位于肩外侧,有时可放射至肘、手及肩胛区,但无感觉障碍。夜间疼痛加重,影响睡眠,不敢患侧卧位。持续疼痛可引起肌肉痉挛和肌肉萎缩。肩前、后方,肩峰下,三角肌止点处有压痛,而以肱二头肌长头腱部压痛最明显,当上臂外展、外旋、后伸时疼痛加剧。

1.1.1.2 早期肩关节活动仅对内、外旋有轻度影响,检查时应固定肩胛骨,两侧比较。晚期上臂处于内旋位,各个方向活动受限,但可以外展、内外旋受限明显,前后方向的活动一般是存在的。此时肩部肌肉明显萎缩,有时因并发血管痉挛而发生上肢血循环障碍,出现前臂及手部肿胀,发凉及手指活动疼痛等症状。

1.1.2 X线检查:可无明显异常。肩关节造影则有肩关节囊收缩、关节囊下部皱褶消失,肩膀痛后期可出现严重的骨质疏松改变,特别是肱骨近端,严重者有类似“溶骨性”破坏的表现,但通过病史及局部查体很容易与骨肿瘤鉴别开来。

1.1.3 临床分期

1.1.3.1 黏连前期(早期):主要表现为肩周部疼痛,夜间加重,甚至影响睡眠,肩关节功能活动正常或轻度受限。

1.1.3.2 粘连期(中期):肩痛较为减轻,但疼痛酸重不适,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严重,各方向的活动范围明显缩小,甚至影响日常生活。

1.1.3.3 恢复期(后期):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改善。

1.2 土家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土家医病症诊疗规范》证候标准[3]制定。

1.2.1 冷骨风湿型(Lux gax wuf dif dix dif,音译:鲁嘎务气起地):肩部窜痛,遇风寒痛增,得温痛缓,畏风恶寒,或肩部有沉重感。

1.2.2 血瘀证(Miex lof zenf,音译:灭尔 糯阿蒙):肩部肿胀,疼痛拒按,以夜间为甚。

1.2.3 亏虚型(Ber bex der taf six af mongx,音译:白柏得他司阿蒙):肩部酸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伴头晕目眩,气短懒言,心悸失眠,四肢乏力。

1.3 量化标准:参照肩周炎量化标准[4]制定:以肩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度为疗效评定的依据。

1.3.1 肩部疼痛变化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或VAT法评价患者的疼痛变化,进行积分计算。见附图。

1.3.2 肩关节活动范围变化评分:使用卷尺和旋转测量角度盘测量肩关节内旋和外旋的角度,摸背实验和摸口(耳)实验,将以上4项指标测定结果按评分标准换算。见表1。

表1 肩关节活动评分标准

注:右手摸耳之结果将左右换即可。

1.3.3 肩关节功能分级评分:为肩关节内旋评分、外旋的角度评分、摸背实验评分及摸口(耳)实验评分值之和。见表2。

表2 肩关节功能分级

2 疗效评价标准

2.1 综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治愈(临床痊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度范围恢复正常;显效:肩部疼痛缓解明显,肩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明显;有效:肩部疼痛基本缓解,肩关节活动范围部分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变。

2.2 主要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颈肩痛》评分标准[4]。临床痊愈:疗程结束后,症状消失。疼痛评分0或肩关节活动评分>300;显效:治疗结束后,疼痛评分<6或肩关节活动评分>180,≦300;有效:治疗结束后,疼痛评分≧6,<10或肩关节活动评分≦180;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者。

2.3 土家医证候评价标准: 参照以上综合评定标准及主要症状疗效评价标准共同制定,临床痊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度范围恢复正常,临床证候症状改善率≧95%;显效:肩部疼痛缓解明显,肩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明显,临床证候症状改善率≧70%,<95%;有效:肩部疼痛基本缓解,肩关节活动范围部分改善,临床证候症状改善率≧30%,<70%;无效:症状无改变,甚或加重,临床证候症状改善率不足30%。其中症状改善率(%)=(治疗前症状评分-治疗后症状评分)÷治疗前症状评分×100%。

3 讨论

通过整理土家医关于拍体克地(肩膀痛)疾病的文献,发现目前针对土家医拍体克地(肩膀痛)疾病的疗效评价尚缺,通过对现代关于肩周炎的大量研究分析,目前关于肩周炎疗效评价水平仍多处于主观评价层面,由于缺乏客观临床数据,故对于疗效评价的准确性较差。本研究在广泛参考土家医药文献的基础上[6],结合临床评价习惯,通过数据,客观地对拍体克地(肩膀痛)疾病的疗效做出了评价,为保证土家医拍体克地(肩膀痛)疗效评价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制定奠定了重要基础。

[1]黄惠勇,肖文明. 土家族民间诊疗特色[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14:90-91.

[2]陶天遵.新编实用骨科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2387.

[3]田华咏.土家医病症诊疗规范[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4:243.

[4]周秉文,陈伯华.颈肩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57.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7:141-142.

[6] 王小军,赵向平.土家医传统松解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J]按摩与康复,2016,4(7):26-27.

猜你喜欢

土家肩部肩周炎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
活动颈部时有响声是怎么回事?
钟 鸣艺术作品欣赏
土家摆起来
土家摔碗酒
8个动作缓解肩周炎
明清两朝地方文献辑录的土家语词汇分析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