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精神”观照下的小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8-05-31沈春雨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8年3期
关键词:游戏精神习作融合

沈春雨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小学生喜爱写作,乐于表达。孔子认为只有将学习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才能乐于学习,学有所乐。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游戏行为所蕴含的游戏精神,只要我们善于引领、点拨、指导并科学合理地加以利用,就可以变成小学作文教学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可以说是一把打开学生习作大门的“金钥匙”。因此,我们提倡通过激发儿童的游戏精神,重新诠释与引领小学作文教学。

一、游戏与小学作文教学的融合

激发学生的写作意识,首先需要让学生对写作感兴趣。如何通过触发学生身上的游戏精神来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或者转变对写作的态度呢?就是实现游戏与作文的有效融合。首先切忌将写作当作一种任务布置给学生,尤其是学生对写作产生厌烦或排斥情绪的时候。然后才能尝试将游戏融入作文中去。这种融合既指内容上的融合,同时也包括形式上的融合。内容的融合也就是一般意义上所提及的“游戏作文”,将游戏过程作为写作的素材,在游戏中去感受,去发现。而形式的融合指的是在作文教学环节中使用游戏的方式进行。

新课标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快乐表达。何谓学生实际?从外在形式上来分析,指的是学生生活中所直接或者间接接触的事情,所见所闻均在其中。从内在形式上来分析,指的是学生当下的知识储备与能力所能理解与掌握的事情。显而易见,游戏活动是完全符合学生的这种实际的,游戏活动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写作素材,而且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大力的投入,能产生强烈的表达激情。

语文课堂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游戏活动,比如,猜谜语游戏,成语接龙游戏,贴鼻子游戏,画脸谱游戏,连词成句游戏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游戏前需师生共同制定相关的游戏规则,让学生明白游戏什么,怎么游戏,游戏有哪些注意事项。游戏时应有目的、有意识地引领、点拨、指导学生留心观察,比如,及时观察游戏的过程,观察学生们在游戏活动中的言行、神态等。游戏后,可以通过一些创新性的形式让学生们谈论游戏活动的感受,如可以通过茶话会的形式,也可以通过充当小记者互相采访的形式等,旨在分享游戲活动中的一些闪光点、一些有趣的画面,以让每一位学生能充分享受游戏带来的愉悦,同时,学生们也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

语文课堂以外也可以引领、点拨、掼学生进行大量的游戏活动。比如,课外学生们开展的跳房子、丢沙包、滚铁环、转陀螺、老鹰捉小鸡、官兵捉强盗等传统游戏,还有玩魔方、玩悠悠球、比赛车等现代游戏,以及棋类、球类等竞技游戏。课堂以外的室外游戏包括游戏活动场地的准备与布置,游戏规则的制定等。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这些身体力行的游戏活动,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不需要任何道具与场地的想象类的涉及精神领域的游戏。比如,“想象探险游戏”这类游戏有利于触发学生身上的游戏意识与游戏精神。

二、游戏精神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内化

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是否都可以以游戏的方式展开?运用的标准又是什么?事实上,无论运用什么游戏手段,还是选择游戏活动内容,都应有一个标准,这就是能否激发学生的游戏精神以达到语文新课标倡导的“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要求。而有些不适合用游戏方式的,比如平时的阅读积累与后期的修改评价等环节完全可以运用其他方式。因为游戏精神绝非仅仅是“玩”而已,游戏精神理应蕴藏轻松、自由、快乐的内涵,游戏精神的更高境界是蕴藏着对话交流、乐观自信、拼搏进取等“正能量”元素。只要将学生身上的这些游戏精神的“正能量”元素在作文教学中加以内化,让学生感觉作文不再是一种繁重的任务,而是一种自发的快乐行为,则必然会对小学作文教学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学生们愿意写,但写出来的作文平淡无奇,怎么办?解决的方法是多读书、多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何让学生们愿意读,读得快乐呢?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设计每天开展“亲子阅读一小时”的活动,阅读后让学生间展开交流互动,以进一步增强亲子阅读的效果。教师还可以为学生们构建班级图书角,引导学生们开展每周读书漂流,开展每月班级读书会,让学生们及时交流探讨读书的心得体会等,学生们读的书多了,写作的功底也就自然“厚”了。

如何让学生在写作时进行快乐的表达?要想让学生们达到“我乐写我心”的境界,就应当让学生尽力的怎么想就去怎么写,真正自由表达内心的情感。教师应给学生的作文少一些限制,多一些自由。“因材施教”本质上便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一种理解。减少了束缚,学生们才能更自由、更快乐地进行表达。

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但小学生往往作文写完也就无所事事,很少有修改的习惯。从小学生的视角出发,教师可以在批改作文时,大略的批阅打分,圈画精彩语句,将修改作文的空间留给小学生,尝试运用同桌、前后桌互改以及同伴随机互改的方式,让学生们去发现同伴习作的长处与不足。然后,将习作给家长们看,让家长再帮助改一改。最后,教师与学生们一起将习作修改后初步定稿,发放到班级博客上,分享给别人,让更多的人阅读与评价。

对于学生们在习作中的点滴进步,教师都应及时鼓励,师生可以定期或不定期评选出一些优秀作文、进步作文张贴在班级“优秀习作欣赏”区域,对多次被评选上的学生,可以评定为“知名小作家”,同时颁发荣誉奖状。对优秀的习作,教师提醒并鼓励学生向全国教育报刊投稿,当学生习作一旦被各种教育报刊录用并刊登后,学生们会获得一种成就感,习作的积极性会更加高涨。

三、结束语

当学生们快乐、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将写作当作一种游戏体验,并真正享受这份轻松与满足时,那小学作文教学便满园芬芳了。

猜你喜欢

游戏精神习作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角色游戏改革研究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