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018-05-31戴月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8年3期
关键词:七巧板活动课思维

戴月

【摘 要】

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操作能力成为师生共同追求的远大目标,但由于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许多教师对“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重视程度并不高。但实际上,实践活动课能够敲开知识的大门,并为学生提供一个领略知识、感悟思想、积累经验的综合性渠道。小学生的思维非常具有跨越性,所以他们能够在已知的基础之上实现新知识的迁移,教师可抓住这一特性,促进学生解题的灵感闪现以及高效课堂的生成。因此,本文以“玩转七巧板”为例,探讨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并详细地阐述了其步骤措施,以期能够开启学生的智慧头脑。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七巧板

本文重点结合了《玩转七巧板》这一小节的内容提出了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当下素质教育的宗旨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因为学习并不是一件做表面功夫的事情,它需要丰厚的经验与不断的磨合,而七巧板恰好与学生的心智相吻合,能够大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从而挖掘他们各自的才能、增长智慧,因此教师可以用七巧板来引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一、立足于“巧”,彰显无穷魅力

一直以来,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都是以问题为载体、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教师的教学之道决定着学生能够掌握知识的精髓,所以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必须立足于“巧”,鼓励学生投入到趣味性的解题中来。另外,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对新鲜事物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紧扣这一特点,结合适当的教学内容,以此彰显知识的无限魅力。

例如,通过对《玩转七巧板》的讲解,学生已初步建立起对七巧板的“巧”的认知,因为七巧板的内在原理是经过科学的分割使七块板之间形成特殊的大小、形状关系,分割后每块板的边与角之间也存在着某种等量关系。由此,编书者们精心设计了《玩转七巧板》这一课时,围绕“七巧板到底‘巧在何处”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引导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动手体会七块板之间的密切关系。当学生对七巧板的概念有了大致的了解后,教师又可实行互动策略,借机揭示出七巧板神奇表象后的本质。

二、开放式确定时间活动的主题,激扬学生的潜能和灵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宗旨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与深度理解能力,所以教师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时候一定要找准出发点和落脚点,并确定此活动能够充分地引起学生自主参与、探究的兴趣,便于让他们在观察、对比、研讨的过程中迸发思维的火花。小学生本就富有灵动性,在教师积极的启发下,他们一定会对智力游戏萌生好奇心,进而激扬了学生的潜能与灵性。

例如,在教学《玩转七巧板》一课时,教师在课前就可以向每一位学生提供一份磁性七巧板和小黑板,利用这些外界条件可以在无形之中增添师生的互动性。教师可将七巧板的实践活动分为3个层次:(1)玩2块板,教师可精心设计如下几个活动:①“比一比”:将拼好的长方形、三角形等分别与七巧板中的图形进行对比,观察其中的组成规律;②“猜一猜”:猜想七巧板中的模块之间的关系,并借助2个小三角证明自己的结论。(2)玩3块板,教师可以提升学生理解的难度,提出“试一试”的问题:尝试用3块板拼出最大的三角形。(3)组织学生利用规则的5块板进行“看影拼图”:用手上的五块板拼出图片中的“小桥”模型。总的分析而言,这三个层次的难度是由低到高的,但正是因为其中融入了探究意味,所以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思維空间,极易形成个性化的特色思考,有利于为日后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埋下伏笔。

三、将结果公开展示,展现思维过程

众所周知,表述语言和解释行为都是思维的重要工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一些显性思维及其过程可以鲜明地通过外露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充满趣味性的“综合与实践”活动课中,为了活跃学生的思维、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划分为多个合作小组,将智力发展水平、思维方式及性别、性格特征不同的学生分到一组,产生多人思维效应,从而快速使得学生的思维取长补短。在思维的结果公开展示时,教师还可以鼓励每个小组之间进行适当的竞争和交流,更广泛地吸收优良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灵活思考、善于表达。

例如,为了让学生快速地熟悉七巧板的作用,在运用2块板展开“拼一拼”的游戏时,教师可设置疑问:请问使用2个小的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图形?经过亲身的实践和探索,每组成员都会得出自己的答案。然后,教师可依次邀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讲解自己的小组,请一个4人小组上台展示并介绍。第一组的学生代表汇报说:我们拼成了一个更大的三角形;第2组则将两个三角形拼出了正方形;第3小组展示出了平行四边形的结果;而第四小组标新立异地拼出了菱形。针对以上不同的答案,教师作为总结者,为了让每一位学生了解每一种图形的由来,可以通过多媒体投影的方式依次将以上四种图形的形成过程剖析给学生观察,让他们发现其形成原因是七巧板摆放位置的不同。这样一来,就激发了学生想要探索更多玩转七巧板的方法,同时也非常迅速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能够非常清晰地看清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水平,精准地捕捉其中的优势与不足,进而实现完美的教学相长。

【结 语】

总而言之,七巧板不仅是一种益智玩具,更是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模具,因此它不仅富含了游戏的趣味性,更可应用于课堂讲解中。这种灵活且高效的教学方式正是当下数学教学紧缺的元素之一,所以教师一定要擅于利用“七巧板”之类的工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综合运用已知的知识和丰厚的学习经验,通过自主的探索与协作的交流探索知识的奥秘,从而激发出学生更浓厚的求知欲望,完善他们的逻辑构图思想,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石丹.数学文化教育典例—有趣的七巧板教学例谈【J】.教苑时空,2013

【2】周星星,王灿明.七巧板不同训练方式对幼儿创造性思维影响的实验研究【J】.品德与心理,2014

猜你喜欢

七巧板活动课思维
活动课
七巧板之乐
石景山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
炫彩七巧板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东方魔板:七巧板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NO.1 七巧板
好一个 “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