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越王剑和夫差矛:跌宕起伏的风云画卷

2018-05-31罗米

瞭望东方周刊 2018年20期
关键词:夫差越国吴国

罗米

赵王勾践剑

湖北省博物馆有两样兵刃,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仍然寒光闪闪、杀气逼人。这两样兵刃上错金的篆文璨然生光——一个刻着“越王勾践自作用剑”,一个刻着“吴王夫差自作用矛”。

2018年4月27日,习近平主席与印度总理莫迪参观了湖北省博物馆,越王勾践剑正是他们参观的宝物之一。

一把越王勾践剑,一支吴王夫差矛,勾勒出一幅春秋争霸的风云画卷。

吴王夫差矛

曾经的刀光剑影

两把古剑背后的主人——越王和吴王,是历史上一对著名的敌手。

两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末期,是一个烽烟四起、群雄逐鹿的年代。齐桓、晋文的称霸时代已经成为了过去。中原的光芒已逐渐暗淡,春秋的最后一笔闪亮的传奇。由后来届上的两个国家写就——这便是地处东南的吴越两国。

吴越两国一开始都相当小。偏居东南一带。小小的江南同时容纳着两个国家。他们之间的纷争是家常便饭,不过初时双方羽翼都不丰满。想要一除对方而后快并非易事。

随着春秋后期君主的休养生息和励精图治,这两个小国越来越强大,逐渐成为了南方最强大的两股力量。世代经年的积怨、对生存空间和权力的渴望,让这一场决战轰然打响。

双方都明白。这一场决战绝不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谁存谁亡的最后一战。彼此都赌上了全部的身家性命。

事情是吴国挑起的。

吴国崛起得早一些。当时的吴王是夫差的父亲阖闾,他在群雄争霸的春秋时期是能排上一号的。阖闾十一年(公元前504年),他率军攻破楚国的郢都,迫使楚国迁都避敌,由此一战成名,威振华夏。

这一战极大地激发了他争霸中原的雄心。不过,后方心腹大患越国不除,他进兵中原便总有后顾之忧。阖闾决定先兴师伐越,成功之后再图中原。

踌躇满志的阖闾没想到,看起来不堪一击的越国却大败吴军,他更没想到自己还会在此役中丢了性命。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传位于夫差。同时还把对越国的刻骨仇恨传给了儿子。

第一次交锋

两件兵器的主人。就此迎来了第一次真正的对决。

年轻的吴王一刻也不耽误.第二年便兴兵破越以报杀父之仇。哀兵必胜,吴军一路打进了越都会稽,也就是今天的绍兴,不仅成功复仇。而且让越国几近覆灭。

眼见要被灭国,越王勾践只有一步险棋可走,那就是紧急向夫差俯首称臣,涕泗连连极尽谦卑。

夫差终于迎来了他父亲梦寐以求的荣耀时刻。

此时,夫差除了兵不血刃乘胜追击一举灭掉越国永除后患以外,似乎再不应该做其他事。可夫差竟然同意了勾践的求和。

或许是刚刚成为君王,还从来没有好好感受过这种高高在上君临天下的感觉吧。何况另一个强国的国君对自己俯首称臣,替自己驾车养马.那种感觉就更妙不可言。而且。他没有品尝过战场上兵败逃窜的滋味,脑海里也就从来没有预演过一朝国破的场景。

他的志得意满和勾践的忍辱伏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的对决

勾践和他的一帮忠心臣子图谋了二十年,暗暗积聚力量,而夫差却总以为一切还像从前一样。

只要东南之地还有两位君王,就必将还有一次你死我活的决战。

这一次,发动战争的换成了越国。其实越国早在几年前就和吴国频繁交过手了,而且越国胜多负少,两国力量的天平早已调转了方向。

吴军已无力迎战,只能据都城防守。夫差多次遣使向勾践求和,但他只能失望了,因为勾践不是他。

过了三年,吴都被攻破,夫差自杀,吴亡。这距他的会盟中原。不过十年时间。

勾践挺直了身子,属于他的时代终于来了。越国成了雄踞东方的大国,勾践也成了春秋群雄中的最后一个霸主。

勾践剑和夫差矛,这两件器物则成为了这场争霸的全部见证。

谁更锋利

或许到底是胜者为王吧,勾践的佩剑比夫差的矛看起来耍隆重大气许多。

剑通高55.7厘米,剑格(剑柄和剑身之间的连结部位)还镶有蓝色玻璃和绿松石,这是古代常见的装饰。

剑身暗布菱格纹,古雅深沉,尽显帝王的威严。靠近剑柄的地方有八个错金字,像是起舞的飞鸟,所以被称为鸟篆体。

一把剑之所以令世人称奇,当然不是因为它的漂亮,而是因为它的锋芒。勾践剑的锋芒一直锐利了两千五百多年,直到现在仍然寒光凛冽,不见锈蚀的痕迹。

出土当年,考古人员曾用16层白纸试过,刃过纸破。刀口整齐,只是没有人忍用它来试试能否削铁如泥。

在春秋时期,越国正是铸剑技术最发达的地区,这里出了一位铸剑鼻祖欧冶子,为勾践铸造了五把剑,它们的名字分别是湛庐、纯钧、胜邪、鱼肠、巨阙。光是听见这些名字,都只觉得剑气如虹、气势逼人。

在夫差大破越国的时候,作为兵败求和的礼物,湛庐、胜邪、鱼肠三把宝剑被献给了夫差。当年夫差准降。它们或许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吧。

传说中,后来因为吴王夫差无道,湛庐宝剑不愿伴随昏君,于是“自行而去”飞到了楚国。

许多人愿意相信,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这把出自楚王墓的越王勾践剑,正是那把通灵神异的“湛庐”。

再看夫差矛,气势就显得有一点“弱”了,毕竟只剩下一个矛头,不见了矛身。

其实它也算得上是一件神兵。它同样有满身的菱格纹和锋利的两刃,甚至在展出的时候,它还被立起来陈列,矛尖直指上天,显出不凡的气势。

细究起来。夫差矛的设计还要更周到些,尤其是矛的脊部前后都被铸出了一道细细的凹槽,更见当时武器设计者的用心。

这细槽是血槽。

因为人体组织存在弹性,在锋利的武器刺入体内时会夹住利器,阻止血液外流,因此人即使被刺中要害也可以坚持很长时间。而血槽则让人体和武器之间有了空隙,这便能使血液迅速外流,杀人的“效率”大大提高。

只可惜,江山崩塌之际,血槽再有“效率”也无力挽救。

或许因为设计巧妙、铸造精美,夫差矛终究成了越国的战利品,最后一同到了楚国。1965年12月,越王勾践剑出土于湖北江陵县望山一号墓。1983年11月,吴王夫差矛也出土于该县的马山五号墓。

一对仇敌的兵刃本相隔千里,最后却同样出土于楚墓。

这两件兵器在当年是不是碰过面,无从考证。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它们应该没有真正交过锋。剑是身份的象征,不大会真拿出来砍杀,而矛虽然是实战兵器,但作为国君的武器,它大概没有机会亲自对敌。顶多只会作为号令军队的象征吧。

“明君”和“昏君”

两把剑背后的主人,早已被鲜明地脸谱化,成了明君和昏君的代表——勾践卧薪尝胆、养精蓄锐,而夫差则沉湎于西施的美色,残杀忠良。

这个故事耳熟能详:西施是越国最美的女子,也是越國大夫范蠡的未婚妻,但国家危难,范蠡于是“大义”地献出了西施,把她作为送给夫差的厚礼。

西施的美貌成了越国的秘密武器,夫差从此沉溺在温柔乡里,朝政一天天荒疏,吴国就此颓弱了,越国却借机获得了喘息和复苏。最终越国反攻,吴国被破。

历史真如传说中那样黑白分明吗?真实的夫差果真如此昏庸无能吗?要知道,正是在夫差的治下,吴国参加了诸侯会盟,实力达到了顶峰。

真相究竟如何,也许并不重要了。这位千古传颂的美女,倒是让吴越争霸的故事多了一抹格外的浪漫和柔情。

猜你喜欢

夫差越国吴国
三十六计第十九计:釜底抽薪
卧薪尝胆
风雨同舟
任性的自恋,隐忍的自强
吴国平
西施的爱情
所长无用
越人造车
一所学校 一名老师 一辈子坚守
粮食也是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