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低原油对外依存度 提高我国能源安全甲醇制烯烃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8-05-31边际

上海化工 2018年2期
关键词:依存度煤制丙烯

在2018年1月8日召开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牵头完成的“高效甲醇制烯烃全流程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煤制烯烃技术的突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个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流程MTO技术国家,降低了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对确保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降低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

长期以来,烯烃的主要原料是石油,而我国则是一个富煤少油缺气的国家,这一能源禀赋决定了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2016年中国原油依的存度达到65%以上。能否以煤炭为原料生产乙烯和丙烯,是石化科技人员孜孜以求的目标。“高效甲醇制烯烃全流程技术”项目历经10余年的持续创新,首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流程S-MTO技术。该技术成果已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60件、国际发明专利23件。

突破甲醇制烯烃关键技术

据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院长杨为民介绍,在“煤炭-合成气-甲醇-烯烃”这条产业链中,甲醇制烯烃技术困扰了石化产业十多年。这就意味着只要解决好甲醇制烯烃的技术瓶颈,就可走通煤制烯烃这条路。为此,科研人员攻克了诸如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解决杂质分离、安全环保等难关。2000年攻关小组开始甲醇制烯烃反应工艺工程动力学研究,其中高选择性催化剂是实现高效甲醇制烯烃的关键技术要素之一。在实验过程中偶然发现一种纳米催化材料的效果特别好。科研人员先后做了包含上千个参数的一系列合成研究,以其优中选优,最终创制了扩散性能优异的纳米片晶SAPO-34分子筛(硅磷铝非沸石分子筛),开发出高效流化床催化剂,使得最终产品乙烯+丙烯碳基的选择性大于81%,比同类技术提高两个百分点以上。随后研发团队又开发了高效烯烃回收技术,乙烯和丙烯的回收率高达99.98%。甲醇制烯烃“从无到有”,不仅打通了从煤到烯烃的全产业链,还优化了产业链,实现了“从有到优”。

甲醇制烯烃产业化装置

煤制烯烃完成工业转化

一项科研成果只有产业化才具备使用价值。2007年,实验室和模试研究取得成功,中试研究随之启动,燕山石化3.6万t/a全流程工业试验装置完成中试后,专家给出的鉴定意见是,甲醇转化率等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实现甲醇制烯烃技术产业化的条件已经具备。2011年,中原石化60万t/a装置建成并稳定运行;2016年,全球最大的甲醇制烯烃工厂——中天合创360万t/a装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建成投产。目前,这些装置均在稳定运行中。预计到2025年,我国煤制烯烃将达到烯烃总产能的26%。

煤制烯烃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对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颇具启示意义。上海在化工技术研发方面有很强的实力,科创中心建设可覆盖整个化工创新领域。虽然上海不可能大力发展化工产业,但完全可以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化工创新中心。

猜你喜欢

依存度煤制丙烯
《共生》主题系列作品
江苏省农地依存度的时空变化
苯丙烯菌酮
中国煤化工拟在建及运行项目汇总
中国外贸依存度演变趋势与影响因素研究
液化气中的丙烯含有的杂质对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
电网晃电对煤制甲醇生产系统稳定性影响研究
煤制天然气高温甲烷化催化剂研究进展
催化裂化多产丙烯
煤制天然气甲烷化工艺全流程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