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三毛散文的艺术风格

2018-05-30蔡梅

中文信息 2018年5期
关键词:艺术风格

蔡梅

摘 要:在语文散文教学中,通过台湾作家三毛散文的案例分析,着重从独特的传记特色方面,剖析作家对自我主体意识的思考与追求,探索其创作的独特风格。

关键词:三毛散文 艺术风格 传记特色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5-0-01

台湾女作家三毛,以二十三本散文集风靡台湾,“三毛热”现象从台湾漫卷大陆。其作品在海峡两岸的青年中争相传读,如《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梦里花落知多少》、《温柔的夜》、《倾城》、《我的宝贝》等作品一版再版,其中《撒哈拉的故事》一书在台湾就重印了一百版,成为台湾罕见的畅销书。三毛散文热及三毛热,在台湾延续了整整十年,是当代散文文坛的一个令人瞩目的奇观。[1]以此作为散文教学的案例之一,颇具代表性。

一、三毛人生经历及作品特色

三毛曾游历五十六个国家,精通西班牙文、德文、英文等多门语言,她丰富的阅历与广博的知识铸就了她一生的传奇色彩。这位天涯浪女生活几经波折、人生大起大落,拥有火热如夏的浪漫情怀与沉郁如秋的沧桑体验。诉诸笔端时,她真切自然,以毫不掩饰的个性,淋漓尽致的倾吐,赢得了千万读者的心。当代青年追求“真性情”的自我袒露以及个性的充分张扬,欣赏三毛散文那种别具一格的开放型的表达方式、独具魅力的个性特色和天籁般自然的本色。

与传统散文比较,三毛写的散文无章法、无羁绊、自在随意,把散文不拘格套、任性而发的特点发挥到极至。她的作品以姿态横生的野性冲破散文程式化束缚,改变了女性散文家小家碧玉似的格调,广泛吸收其它文学艺术作品写作技巧,融合成具有“传记品格、小说内蕴、散文笔调、游记风采的特殊的散文体式”,在台湾散文文坛独树一帜。[2]她挖掘了散文多元化的审美取向,使散文走向大众,富有活泼的生气,这种创作风格使学生可亲可感,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

二、探寻三毛创作作品的艺术风格

1.用自己的生命在写作

三毛所写的每篇散文都是她生活的片段,合起来就是三毛的全体。其创作重视再现主人公(也就是三毛自己)一段时期乃至一生的真实的生活历程,还展示了寻找自我与超越自我的心灵历史,与对自我主体意识的思考与追求。

三毛曾说过:“我写的其实只是一个女人的自传” “我的作品都是以事实为根据” “只能算是自传性的记录”。纵观三毛一生的创作,从《惑》、《雨季不再来》到《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温柔的夜》,再到《背影》、《梦里花落知多少》、《千山万水走遍》《送你一匹马》、《闹学记》,可窥测到这位女性作家从迷惘、感伤、无奈到乐观、健康、宁静,从稚嫩、柔弱、寻求到坚强、豁达、超越的过程。

2.前期作品笼罩着浓重的感伤色调

早期作品重在情绪的直露和情感的抒发,心境比同龄人要敏感、早熟。失学和病痛(三毛曾患"自闭症")曾经给她的成长投下浓重的阴影,但其艺术修养使她对外部世界仍有所幻想,幻想越多,痛苦就越深。当三毛无法获得内心与外部世界平衡时,她由先前的自闭转为对“空无一物的世界”的不能自拔的“颓废自虐的满足”(《惑》),乃至走向极端——自杀,“一个穿着绿色学生制服的女孩正坐在床沿自杀,她左腕和睡袍上的鲜血……”(《敦煌记》)“我很累很累,什么时候我可以安睡不再起来”(《极乐鸟》),这仅是三毛悲剧人生初露端倪,自杀意识是三毛生命意识中顽固的一部分,跟随她一生。台湾文化学院教授胡品清看过三毛的早期作品后说,她喜欢追求幻影,追求悲剧美,因为她“生活在一种对大小事情都过分执着的谬误中”,“无法在其中得着光亮和慰籍”(《雨季不再来·自序》),而这份“执着”正是少年三毛开始探索“人生问题”的开端。

在经历了人生磨砺和感情创伤后,三毛这个“常常要跑出一般人生活着的轨道,做出解释不出原因的事情来”的“异乡人”(《白手起家》),再次告别双亲,远渡重洋、跋涉荒漠、寓居于撒哈拉。而这个终年乏雨、黄沙漫漫、物资匮乏、生活简单的沙漠生活是三毛人生的转折点,造就了其成为作家所具有的才气、胸襟及丰富的人生体验。辽阔沙漠,那沙浪的气韵、沙海的深邃和沙漠人淡薄的性格影响了三毛。再一次历经了生命的痛苦之后,获得新生,一个健康、豁达、洒脱不羁的三毛出现了。作家悲天悯人的情怀,是记写在撒哈拉一系列故事里颤动人心灵的内容,是作家人格力量的高度展现。给邻居治病,教邻居小孩读书,把陋室装扮成沙漠里最美丽的行宫,把石头绘制成有生命的东西……三毛展示了她敢于追求真善美、灵明、智慧的人生。

三毛说过“我的写作生活,就是我的爱情生活”“我的人生观,就是我的爱情观”。爱情,在三毛的人生和作品里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她安于做一个自由自在的家庭主妇,且一度为丈夫放弃写作。在《一个男孩子的爱情》、《结婚记》、《白手起家》、《沙漠中的大饭店》、《大胡子与我》中,我们看到一个依偎在丈夫身边贤惠温柔的妻子,一个给予丈夫自由的朋友式妻子,一个留一方空间给自己的獨立女人。三毛用智慧和勇气再一次打开生命的大门。

3.后期作品笔调深沉悲怆

三毛后期创作笔调深沉悲怆,显示出在痛苦中挣扎、寻觅、超越的心路历程。丈夫荷西撒手而去,再一次遭受心灵上的创伤,一个人过着在“深夜里坐着,灯火全熄,对着大海的明月,听海潮怒吼,守着一幢大空房子,满墙不语的照片”的孀居生活,她内心充盈着“无语问苍天”的悲切(《送你一匹马》)。在《说给自己听》里,她挣扎着,在苦难中寻求“释放”,在矛盾中寻求“化解”。此后,深尝人生大苦大悲的三毛再一次伤痕累累地从悲剧色彩中解脱出来。这里有必要说一说三毛对待死亡的态度,她在险些葬身汹涌的波涛中,生出“一丝说不出的柔情和感动来”(《石头记》),在墨西哥旅游时,她对博物馆里陈列的“自杀神”极感兴趣,并认为这“给了人类最大的尊重和意志自由”(《墨西哥纪行》)。自此,我们不难理解自缢于台北医院的三毛,为何双手合十,神态安详。

三、结语

三毛散文创作中的传记特色,以其真实性开创了“窥视他人”以及“勇于被窥视”的独特风格。文学工作者杨照认为如果台湾的“私体文学”继续流行,“我们就会开始怀念三毛,因为‘私体文学的特征就是作品与作者的不可分离性,读者以一种近似‘偷窥的态度消费某些公众人物的生命事件,三毛正是把一个最深藏的内在的一方面,变成了最外显的一方面”[3],现代社会人们关系比较疏离,存在过多的冲击与矛盾,能在窥视他人私生活中寻求生活的支柱与生命的价值,这本身对人就具有诱惑力。当然,今天的学生已习惯通过微博、微信展示自己的生活状态,这种相似性也使三毛作品在作文教学中散发独特的亲和力。

参考文献

[1]王蒙语.见曾余:《清明时节漫步在太阳城——河南省散文学会第三届年会综述》,《散文选刊》1991年第六期。

[2]喻大翔.《台湾散文家许达然而 三毛印象》《散文世界》1987年十二期

[3]《三毛的生与死》第183页,新华社参考新闻编辑部汇编

猜你喜欢

艺术风格
毛焰艺术风格中的自我表达
浅谈“太和壶”的艺术风格
浅谈“长青壶”的艺术风格
浅析玉成窑器物的艺术风格
古意流转——评改琦《红楼梦》画的艺术风格
赏析话剧《暗恋桃花源》的艺术风格
浅析《拜月亭记》中所体现的“南戏”艺术风格
当代诗词“实验体”流派与艺术风格的建构
白居易与苏轼怀古诗艺术风格之比较
毕加索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