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言文学与人的修养

2018-05-30张靖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祥林嫂汉语言文学作品

张靖

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传承的基础,它对于我们高中生来说,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修养,也能够指导、修正我们自身修养。汉语言文学的本质在于追求真、善、美,我们在汉语言文学学习过程中将受到文学世界的熏陶,注重对真、善、美的追求,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本文,综合我已有的学习经验,先分析了汉语言文学的具体追求,再阐述了汉语言文学与人的修养。

汉语言文学是东方文化的代表,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一名高中生,学好汉语言文学十分重要,它有助于我们形成良好的文学素养和语言使用能力,帮助我们正视自身存在的修养问题。即汉语言文学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在母语学习中应详细解读各种文学作品,吸收文学作品中的精华,不断追求好的修养。

汉语言文学的追求

我认为,汉语言文学的追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追求真。汉语言文学追求客观的真、内在的真。所谓客观的真,是指以客观生活为基础,本真的反映社会,如实描绘客观环境,如实描绘人的内心世界。而内在的真,是指不管心理是对是错,都真实的叙述人物心理。

第二,追求善。不管是哪部文学作品都强调了对善的歌颂与追求。以高中语文必修二《巴黎圣母院》一课为例,这部文学作品中用副教主的恶衬托了人的善。再如,高中语文必修五《边城(节选)》一课为例,这部文学作品只有“善”这一个主题,用善来言善,将善发挥到了极致。

第三,追求美。汉语言文学作品对美的追求有所不同,以散文形式为例,它的美在于杂乱无序之美,而诗歌形式的文学作品,主要追求整饬押韵。

总之,汉语言文学追求真、善、美,它对我们素质修养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汉语言文学与人的修养

提高修养。我认为,人的修养有高低之分。比如,有的人见义勇为、勤劳肯千,而有的人袖手旁观、好逸恶劳。不同的修养,有不同的表现。汉语言文学,可让我们进入文学世界,被文学世界中真、善、美所熏陶,不断提高我们自身素质修养。以我所学过的高中语文必修一《纪念刘和珍君》一课为例,这部文学作品充分展现了刘和珍的优秀品质。如,文中“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全句赞扬了革命者勇敢面对残酷的现实,英勇清醒、永不回避的精神。通过这部文学作品的学习,启迪了我在面对生活中种种困难、种种压力时,要不畏艰险、敢于面对社会现实,对我素质修养的提高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人的模仿性很强,不管是好的事物还是坏的事物,因而,在我们道德基础形成阶段,认真学习汉语言文学,能够让我们逐渐养成区分好坏的能力,并在文学世界熏陶下“修”成好的修养。正如“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道理一样。

修正修养。人的修养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在汉语言文学作品学习过程中,坏的一面能够对我们修养的形成起到修正作用。以我所学过的高中语文必修三《祝福》一课为例,这部文学作品以一个淳朴善良的农村劳动妇女为主角,通过对辛亥革命以后祥林嫂一生的描写,反映了社会中人性的恶。即作品中真实描绘了祥林嫂婆婆的封建思想,自私自利。她认为,虽然儿子已经死了,但是祥林嫂已经是他家的私有物品,可以随意安排她的命运,把她牺牲掉,将她视为一头牛、一口羊一般。通过这部文学作品的学习,让我陷入了对情知理的思考,反思了自己以前不好的行为,对自身错误行为进行了纠正。

总之,汉语言文学作品会站在较高的层次概说人的情知理,因而,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有利于帮助我们改变修养不好的一面,令我们较好的修正修养,努力追求真、善、美。

指导修养。修养是后天形成,它需要我们参照一些物质形态对自身修养进行不断完善,而汉语言文学正是给我们提供了“模仿”的空间,对于我们现实行为形成了一定指导作用。正如我在学习完高中语文必修一《小狗包弟》一课以后,我真切的感受到了萧珊对小狗包弟的爱,体会到了人与狗之间关系的和谐,使我开始“模仿”文学作品中真、善、美的体现。汉语言文学是中国5000年人类文明的结晶,也是人类修养形态的客观沉淀。因而,在汉语言文学作品学习时,为了更好的规范、美化我们自身的修养,我们要积极“模仿”文学作品中的修养形态,端正自身的现实行为。即用汉语言文学作品中的一些虚拟行为指导我们自身的现实行为,繼而往好的修养上发展,成为一名品质良好的高中生。

综合我已有的经验可知,汉语言文学对于我们高中来说,可促进我们对自身修养方面进行不断完善。因而,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应认真学习汉语言文学,将汉语言文学与我们自身修养结合起来,规范我们自身修养,美化我们生活中各种素质修养,令我们自身身心素质有所提高,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中所需人才。

猜你喜欢

祥林嫂汉语言文学作品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祥林嫂与二姑姑之比较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