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辞旧迎新,领略名家笔下的风土人情

2018-05-30张芯孔祥琛

意林绘阅读 2018年3期
关键词:鼓点赛龙舟腰鼓

张芯 孔祥琛

随着春节的临近,小编感觉到处都散发着喜气洋洋的气息,说到春节,小编发现,全国各地庆祝的方式都各具特色,比如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风俗,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云南白族过年时与汉族一样也要贴对联,但对联是用红纸剪成的各种图案,不仅“书写”方式不同,连贴的方式也别具一格……

于是,本期小编邀请两位老师,为大家展现课文里极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同学们快来一睹为快吧!

社戏 (节选)

文/鲁迅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來;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它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名师对对碰:宋代诗人梅尧臣有言“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本段描写的是月夜航船看社戏途中的情景,描摹出了一幅“水乡月夜图”,淡雅灵秀,独具江南特色,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分别从“我”的视觉、触觉、嗅觉角度,描写景物的色彩(如远山“淡黑”、月光“皎洁”)、气味(豆麦和水草的“清香”)和声音(横笛的“宛转,悠扬”)。“一切景语皆情语”,简洁传神的景物描写烘托“我”久经波折得以看戏的愉快以及想尽快看戏的急切。景作为人活动的背景,在写景中寓情,使“水乡月夜图”更具抒情意味。

超链接:古代把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叫“社”,按照我国民间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者酬谢土地神,在浙江绍兴地区,祭祀被演戏的形式取代。

安塞腰鼓 (节选)

文/刘成章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好一个安塞腰鼓!

名师对对碰:在平坦如砥、黄土广积的高原上,健康茁壮的后生舞动着豪放的舞蹈,敲响了铿锵的鼓点,这充满西北风情的安塞腰鼓洋溢着昂奋的张力。这是对生命的礼赞,这是对民族魂的礼赞。选段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表现安塞腰鼓演奏时的热烈场面和磅礴气势。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兼用排比和比喻,描绘后生们敲出的鼓点、舞动的身姿、跳跃的脚步、灼灼的目光、强悍的精神面貌,突出演出者喷涌的生命力和释放的激情,采用四个结构相似的比喻句构成排比,语言整饬,节奏分明,使人感到雷霆万钧的气势,作者对西北汉子的赞美之情达到高潮。

超链接:安塞腰鼓是陕北的汉族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祝福(节选)

文/鲁迅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名师对对碰:《祝福》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选段首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送灶神的年节风俗。灶神,是民间供奉于灶头的神,传说他掌管全家的生死福祸,并随时录人功过,一年一度上天禀告玉皇。本段的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阴冷沉闷的氛围,暗示了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以强烈、沉重的爆竹声中鲁镇祝福的乐景反衬在祝福声中雪地里死去的祥林嫂的孤独与凄凉的哀情,深刻地揭示了旧时代中国妇女的悲惨命运。

超链接:送灶神也称过小年,是历史悠久的中国民俗活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送灶神回天庭,送灶神时要先祭拜一番,而祭品与一般祭神用的三牲四果不同,一般人都用汤圆、麦芽糖等甜的东西祭拜,送灶神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边城 (节选)

文/沈从文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11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的种种情形。

名师对对碰:沈从文的《边城》把民俗极力描摹,使其成为了这篇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这一段中,作者较为细腻地描绘了边城端午节赛龙舟的民俗,从赛龙舟时人们的装束、打扮到龙舟的形状,及其龙舟竞发的场面,都刻画得细致入微。那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色的龙舟,头上和腰间缠着红布的青年桨手,那起劲的鼓声,离弦而发的长龙,还有两岸无数观战的人的呐喊助威,这些酣畅淋漓的场面描写,古老而健康的风土人情,正反映了边城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追求。

超链接: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丰富多彩的风俗为各地增添了独特的魅力,而课文里这些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是不是也让同学们长知识不少呢?大家一起学起来吧!

猜你喜欢

鼓点赛龙舟腰鼓
白马扬鞭歌声起 足踏鼓点震人心
赛龙舟啦
丘树宏的诗
安塞腰鼓:生命的鼓舞
赛龙舟
南昌“强攻产业 决战工业”鼓点急
啊,腰鼓山
秋天来了
把《安塞腰鼓》上成“安塞腰鼓”
端午赛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