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学写作教学视域读《文心雕龙·章句》

2018-05-30王佳琳

语文建设·上 2018年11期
关键词:章句刘勰虚词

王佳琳

《文心雕龙》全面展示了文学自觉时代的文学观和理论建树。全书共设五十篇,理论浑然而严整。其中,从《神思》《情采》《声律》《章句》到《总术》诸篇,是对文字美的规律和文学表现手段等方面的专题讨论,属于“剖情析采”的创作论部分,堪称全书最具价值的核心理论。

《章句》篇是对汉魏以来的章句学进行空前的科学总结而形成的创作理论名篇,该篇不仅对经典的分章析句进行了深入的理论阐发,而且从创作的结构与技巧、谋篇与布局中探求出行文的规范与准则;不仅阐明章句在形式上要前后呼应,而且强调章句在内容上应气脉贯通。《章句》篇涵盖了对文学写作教学领域的切实指导意义和源远流长的应用价值。

一、章、句的作用以及字、句、篇、章的组织与处理

了解《章句》篇所阐发的基本观点,首先要对“章”“句”的释义及演变进行考源和追溯:“章”起源于音乐领域的乐章,后来经过引申而成为文学领域中的篇章单位,其义项的演变历程也由乐章的终结转变为陈词的终了和文意的完结;“句”原本是标注在文章中用来提示语音停顿的记号,后来表示在书面语中,处于“自然的最小单位字跟自然的大单位章之间”,并且为“阅读理解所必需的间隔单位——句读”。《章句》篇中,“章”指篇章,“句”指篇章之中比字的单位更大、语气自然停顿的最小语言单位。

刘勰在《章句》中,着重指出章、句的含义及其在语篇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何为章句有如下阐述:“夫设情有宅,置言有位;宅情曰章,位言曰句。故章者,明也;句者,局也。局言者,联字以分疆;明情者,总义以包体:区畛相异,而衢路交通矣。”这段话是讲对文章的内容架构要有适当的安排,对语句的驱遣应当遵照合理的顺序:“章”表示“显明”,“句”表示“限制”;“章”的作用在于架构位置有定的内容,而“句”的作用则在于组成次序有定的言辞。对言辞的限制需要体现在掇字成句上,使内容凸显则应体现于联结诸句以构成完整的语意内容上。由此,“章”“句”虽各司其职,却不乏关联性。“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即是对字、句、篇、章之间层递关系的精辟见解。可见,写作是一个由字句组成篇章的过程,“字、句、章、篇”层级递进的关系构成了文章的组织结构体系。无论是语言单位,还是语篇单位,四者均受“语意内容”的制约、统辖。无论字意、句意、章意、篇意,目的均在“显意”,点明“意”为“字、句、章、篇”之魂。四者均为写作分章析句时用来借助不同的形式彰显文章意义的有效手段。

二、《章句》篇的“章句观”及谋篇布局的基本原则

刘勰重视语法现象,却并未囿于个别语法项目的研究,而是立足于篇章研究,设立《章句》篇专门对分章析句所应遵循的基本语法规则,以及文章的写作手段与技巧等问题进行深入探索。这些理论构成了刘勰的章句观。把研究视野拓展到篇章领域,正是刘勰的章句观中“无论是词法、句法或章法,统统都是为篇章写作服务的”之具体体现。

1.立足于篇章层面对文章的表现手段和技巧加以探索

从“章句”的意义入手,刘勰论及字、句、篇、章的有机关联,认为能否达到文从字顺、逻辑清晰、言之有物,即写作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能否专注于用字、用句的“无疵”“无玷”“无妄”。做到一字不妄、一句不苟,以至于“文采交織于外,脉络贯注于内”,那么,必然将实现“振本而末从,知一而万毕”。

对于如何处理章句,《章句》篇总结出分章析句的两个基本原则:一是“控引情理,送迎际会”,体现了章句的运用本无定法可循的灵活性;二是“搜句忌于颠倒,裁章贵于顺序”,体现了章句的安排应遵循始终的一贯性。此外,刘勰立足于章句与字数、用韵以及虚词的相互作用等,多角度阐发了分章析句过程中应当考虑到的一系列问题。

当论及句子的字数时,提出“应机之权节”,即文句的长短与节奏均应根据句意内容加以调整。无论是迂回绵长,还是简短紧凑,都应与自然的呼吸及表现的情绪相协调、相适应。因汉语的音节具有以音高为主的声调,所以其音乐性、节奏感特别强,使得节奏的需求大于语义的要求。在急促的情绪与舒缓的情绪形成较大反差时,句子的长度与节奏往往会产生悬殊的差异。启发在于:无论作诗、作文都应立足于情韵的变化,立足于文章的思想内容,为追求语言的表现力而讲究句式的整散。

当论及用韵时,主张“折之中和”,既不可“两韵辄易”,又不可“百句不迁”,阐明了写作应随文章情感表达的高低起伏而相应更换韵脚的必要性。这一韵律方面的创作原则至今仍具有指导价值。

当论及虚词时,认为虚词为诗文创作所必需。创作诗文时,不仅应重视实词,还应重视虚词的灵活运用。比如虚词中的助词就发挥着“弥缝文体”之功能,因而“在用实切”。由于汉语缺少形态变化,而古汉语尤其如此,所以才使虚词具备“将令数句之外,得一字之助矣”的妙用。灵活运用虚词,可使文气贯通,文章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

2.立足于写作角度对文章创作的基本原则予以阐释

立足于写作角度,《章句》对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分章与析句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了两方面的探讨。一是根据语言内容的需要分章析句。作文的篇幅由文体的种类决定;语调的缓急,则是决定章句分合的客观因素。“句”的任务在于抓住积字而成的句意来和其他句子相连接,“章”的任务在于说透主题内容而构成统一体。文章在思想内容上是不尽的长流,在语言形式上却由许许多多的关节点构成。一切文学创作都应因文而定,恒常不变的准则实际上并不存在。二是根据思想情韵的需要分章析句。具体说来,刘勰的章句观,从“文”出发,更从“情”出发,既根据语言内容的需要,又根据思想情韵的需要分章析句。阐述章句的本质在于连贯性时,主要论及文章写作与构思方面的首尾呼应、结构层次方面的气脉一贯,以及章节次序编排方面的合于顺序等几大核心问题。显而易见,其章句观包含着这样一种独创性见解:章句的安排应以理为主,情理的安排则应以立意为主。情理曲折而复杂,要通过曲折复杂的情理来表达全篇的内容和主旨,自然会产生起伏照应、脉络贯通的字句与段落。字、句、篇、章都为表达主旨服务,而将“控引、送迎、绮交、脉注”结合起来方能共同缔造章句的妙用。

由此,“控引情理,送迎际会”与“搜句忌于颠倒,裁章贵于顺序”无疑应该作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和阅读时分章析句的两大根本原则。对文学写作的启发性在于,写作应注重起承转合之间的过渡与衔接:文章在开篇之时即应为中篇的承转做好准备,而中篇的承转之辞则应结合启行之辞并借以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而结尾须与上文的要旨保持一致,从而实现全篇的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唯有做到一段之中旬与句紧密衔接、一篇之中段与段交相辉映,才能确保全篇文意清晰、条理分明、脉络贯通、纲举目张,才能实现分章析句所应发挥的“外文绮交,内义脉注”的作用。

三、《章句》篇在修辞手段、创作技巧方面的启示

《章句》篇在论及写作中如何分章析句、谋篇布局时,运用了大量的类比修辞手法,其立论因此富有生动性与形象性。首先运用“舞容回环”“歌声靡曼”的比喻,强调章句的运用应如舞蹈有定位、歌唱有定节。既体现了内容决定形式的原则,又说明了应在遵循一定原则的前提下使文章的表达方法富有变化的辩证思想。继而运用“茧之抽绪”“体必鳞次”“外文绮交”“内义脉注”“跗萼相衔”“羁旅无友”“飘寓不安”等接连七处比喻,从正反两方面形象阐明章句在篇章中的作用,同时揭示出文辞与章句彼此有失配合时将会导致的严重后果。凡文论中作者所采用的比况修辞,无不以“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直观形象、具体可感的描述,完美取代了严谨、精确的抽象理论界定,因而深入浅出地固化了读者对于文学写作与章句编排之间关系的理解和认知;再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更起到增强语势、烘托气氛、引起读者丰富遐想和强烈共鸣的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对《文心雕龙·章句》的解读,广大文学爱好者尤其是语文教师更应致力于从原著中有关文体理论、修辞理论、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诸多角度汲取理论学养,并立足于现代文学写作等相关领域,对这部作品所具有的普适性价值进行深入挖掘,由此达到博古通今、观古鉴今的目的。

猜你喜欢

章句刘勰虚词
刘玥辰
Data-Based Optimal Tracking of Autonomous Nonlinear Switching Systems
刘勰《文心雕龙》论“三曹”诗
工夫、历史与政教:“学庸章句序”中的道统说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基于混合策略的藏文虚词识别方法
Note from the Editor-in-Chief
刘勰《文心雕龙》的辨体理论体系——兼论其辨体观的开创意义和深远影响
论刘勰辨“骚”的矛盾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