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马克思主义“四化”与“四性”

2018-05-30韩英丽

关键词:四化生活化马克思主义

韩英丽

摘要: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决定了其中国化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它的与时俱进的革命性决定了其时代化的必然性,它的群众性则决定了其大众化的必然性,而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只有落脚到生活化才能落地生根。马克思主义的生活化源于它的实践性,而真理性、革命性和群众性都是与实践性密不可分的,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生活化最终都统一于其理论的实践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四化;生活化

一、马克思主义“四化”的提出背景

1938年毛泽东同志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问题,从此便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探索,直至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首次把“三化”结合在一起,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要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并指出文化发展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境遇下之所以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一重大理论论题,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更好地指导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全面有效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要求把实践作为出发点去把握世界,并且“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的活生生的感性活动。”因此,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只有落脚到生活化才能真正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并内化为其行为图式,这一过程究其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的过程。有不少学者在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时已经关注到了生活化的重要性,但是更多地是把生活化作为大众化的实现路径来探讨的,在理论上把生活化与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并称为“四化”来进行探讨。

二、“四化”与“四性”

(一)中国化与真理性

所谓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理论来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形成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究其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一个已经进行了80多年还在继续进行着的历史过程。这是一个客观历史事实,因此从社会实践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完全可能的,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近些年仍有些理论研究者从理论上质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质疑的声音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有些人认为中国人所研究和提倡的并不是“真实的马克思主义”,他们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做了精细研究,试图证明恩格斯和马克思理论的分歧,认为只有马克思本人亲笔写的文本才能代表“真实的马克思主义”:有一些人则认为中国人读不懂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理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西方语境的产物,西方文化的语言习惯、思维方式以及文化背景都与中国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国人用中国的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是根本读不懂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甚至还有一些人认为即使中国人读懂了马恩的文本、理解了“真实的马克思主义”也不可能实现它的中国化,理由是它诞生的土壤本就是欧洲社会的条件和文化背景,嫁接到中国社会的条件和文化中来是会水土不服的。

真理的绝对性使其中国化成为可能,而真理的相对性则使其中国化成为必然。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所谓绝对性是指对事物乃至世界的完全的最终的正确的认识,即“普遍真理”、“一般原理”,如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剩余价值学说、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等这些一般原理都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体现了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历史境遇中对真理的具体的把握,如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针对具体的历史条件所形成的具体境况而使用过的个别语词、所提出的有针对性的结论、具体的措施等都是有可能随着历史条件以及时空的转化而过时或者失效的。真理的相对性与真理的绝对性究其实质就是人类的至上性思维和非至上性思维之间的矛盾关系。人们的认识都会受到特定的历史境遇的限制,从这个角度讲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相对的有限的,真理的这一相对性只有在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给予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恰恰是在做这样的工作。“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可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真理性的认识就是对物质运动的规律的把握,而物质运动则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的,因此真理性的认识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从真理的绝对性角度讲作为普遍真理的马克思主义是可以超越地域空间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因此,在理论上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可能的;从真理的相对性角度讲,特定时空境遇下的相对真理是需要人类在人类世界的发展进步中转换时空给予不断完善,使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总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继承和发展所必须要做的空间转换,这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二)时代化与革命性

所谓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变化发展着的时代主题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与世界各国的国情相结合,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时代问题和各个国家所面临的具体矛盾,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江泽民同志也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充分体现了它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而这种品质又源于事物发展的过程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性。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中国化体现的是理论发展在空间上的广延性。而时代化则体现了理论发展在时间上的持续性。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源于其理论自身的革命性。第一,时代化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过程的存在。恩格斯曾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过程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式诞生开始至今已经走过了近170年的历程。唯物辩证法的过程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和革命性,强调的是对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否定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事物的运动中和暂时性中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第一卷第二版的跋中所写道的:“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第二,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是由其理论自身的与时俱进的内在品质决定的。与时俱进的“时”恰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而与时俱进的“进”则体现了理论随着客观实践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发展观。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势必要汲取时代发展变化的新内涵,推进其理论自身的时代化。如果马克思主义对变化发展的时代视而不见,一味刻板地运用经典作家个别论断和个别结论,结果势必会导致理论与具体的实践相脱节,很可能还会给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带来严重的失误。第三,一部马克思主義的发展史就是其时代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决定了它从产生之日起就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学说,考察其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无一例外地都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时代意识。马恩在深刻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而晚年时期的恩格斯又结合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又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开启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的历史。列宁根据新时期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的新特点提出了“一国胜利论”,并结合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出了“新经济政策”等一系列新的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也因此成为了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杰出典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结合中国改革建设的具体实践的同时展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更是时代化的理论结晶。自《共产宣言》发表到现在,国际社会以及中国社会所开展的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深刻地说明了只有时代化才能充分彰显出理论的创造力和感召力,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完善理论。

(三)大众化与群众性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正式被提出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因此,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经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大众”一词从中文词源讲是“群众、民众”的意思,《现代汉语词典》将其解释为:“变得跟广大群众一致,适合广大群众需要。”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大众化”的过程其实就是“群众化”的过程。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学界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给予了概括。有的认为,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通俗化、普及化和民族化;也有学者认为,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走向大众化的过程。大众化就是实现理论从晦涩难懂到通俗易懂、从被少数人掌握到被多数群众理解并掌握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通过理论掌握群众而获得群众的支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实现且必须实现大众化来源于其理论自身的群众性特点。第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受客观的社会规律的支配的,而客观的社会历史规律又是通过社会历史主体自觉的活动来实现的。这里所讲的社会历史主体指的就是社会历史活动中的活生生的具体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成实现目的的工具来利用,而是追着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所以说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决定的作用,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在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社会精神财富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水平。不仅如此,在提高生产力水平的过程中还会不断要求改进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落后的生产关系,因此人民群众又成了决定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是正确的。第二,理论一经被群众掌握,就会成为变革社会的物质力量。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因此,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彻底反应群众的愿望才能受到老百姓的真心喜爱和热情拥戴。首先,理论贴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本就来源于人民大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严格规范的理论体系加上理论研究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使得掌握其理论体系的群体长期一段时间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党政机关等特定群体,并形成了特殊的语言规范,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拉开了和普通群众之间的距离,影响了理论的普及范围和群众的认知掌握程度。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要加快推进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针对不同范围的人民群众思维方式、文化水平以及价值认知等采取有针对性的宣传方式,在遵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的前提下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学术话语体系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成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生活化话语体系。正如列宁所指出的,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就等于最高限度的通俗化。其次,坚持服务人民群众的理论宗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民群众架构起了抽象与实践、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理论一旦掌握了群众便具有了批判的力量和武器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成为群众所需要的、为群众服务的理论它改造社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才能彰显出来。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高追求,因此,帮助人民群众具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

(四)生活化与实践性

20世界初,随着科技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脱离日常生活世界的种种问题开始凸显,胡塞尔、海德格尔、列斐伏尔、卢卡奇等思想家从不同角度思考阐述形成了日常生活世界的研究范式。胡塞尔是从当时欧洲科学危机的现状来提出他的生活世界理论的,而马克思则从当时欧洲工人阶级的生存现状出发来思考生活世界的问题的。马克思曾经指出,生产过程作为“每个人的生活过程”是政治国家和社会结构形成的基础,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把日常生产生活作为人类存在的本体论前提来阐释。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也明确讲到过“人们的存在本就是他们的现实的生活过程。”实践性是新唯物主义区别于以往各种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所在,在马克思的全部哲学思考及其哲学体系的建构过程中,人类的实践活动和现实的生活世界始终是他关注的核心点和出发点。马克思主义生活化就是要立足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坚持理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和宗旨,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生活相结合并使其服务于人民大众的生活领域,使其真正成为面向生活世界的大众受益的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意识形态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引领作用。大众化只有落脚到生活化才能真正被群众所接受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生活化就是要使理论的表达方式传播方式贴近、融入大众的生活,与群众产生共鸣,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亲民性。马克思主义生活化的提出开辟了以现实的人及其生活的现实的生活世界来把握哲學之路,把人的存在及其发展的历史规律作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对象,把人的现实生活作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主要内容充满了深切的人文关怀。

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旨归,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立命是中国中产党的价值旨归。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理所当然应该源于大众生活、为了大众、服务大众。首先,作为理论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对“彼岸世界”的论证,而是对现实的此岸世界的关注。关注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并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就是现实关注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我过当下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利益矛盾日益凸显,这是摆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前的一个突出难题。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利益的分配、表达方式以及主体结构都在发生变化。如何有效协调各种利益矛盾,满足人群群众的合理利益诉求是当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一个突出难题。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与群众紧密相关的民生问题提出了具体目标。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特别强调“我们的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里总书记把“中国梦”与一个个具体的“个人梦”联系在一起,从而使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逐步走向大众化和生活化。其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品必须具备与人民群众进行心灵沟通的能力,解决人们精神世界的问题。一种理论要想在人民群众面前“立言、立信”不但要关注他们的物质利益需求,更要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拜托教条化和说话式与人民群众进行心灵的对话,构建一种充满温情和人性关怀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生活化就是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来阐释我们的理论和价值观,使其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缩小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为人民群众提供“心灵鸡汤”。生活化的马克思主义更能被群众在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中不自觉地接受与认同。

三、马克思主义四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马克思主义“四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四化”之间的逻辑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决定了其中国化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它的与时俱进的革命性决定了其时代化的必然性,它的群众性则决定了其大众化的必然性,它的实践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生活化的可能性,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生活化最终都统一于其理论的实践性。

首先,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强调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并把实践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实现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旨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本质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问题结合起来。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其次,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的革命性恰恰来源于实践的历史时代性。列宁说:“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的实践是受到客观的历史状况的限制的。必须要有一个时代化的过程。最后,马克思主义只有立足于实践才能真正实现大众化,而只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才能教育群众指导实践活动。从十七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大再到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上的讲话,我们党一再强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但从现实考察大众化的进程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大众化与生活化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疏离。生活化是破解大众化进程中学术形态与大众形态有机融合的关键所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只有落脚到生活化才能落地生根。克思主义一向被人们认为是极其深奥的科学理论体系,要想在社会实践中发挥其真理的理论价值就必须要依靠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从日常生活中去寻求所谓的形上之道,而马克思主义理论要想发挥其革命性和批判性也必须要体现其生活化的旨趣。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即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化活。”这表明现实生活世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时代化都要以此为出发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让其理论被人民大众所广泛接受和理解,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到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使之服务于群众的根本利益,完成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层面上的生活化的过程。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在这一相勾连的逻辑关系中,马克思主义生活化充当了连接理论与现实的纽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是能够被纳入到科学社会主义体系中来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也就是说坚定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前提。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和生活化”究其实质是为了防止理论的教条化,用不断创新和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更好地指导中国的实践,增强其生命力和影响力。中国化、時代化、大众化和生活化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我们应该坚持对理论的科学性解读和系统性建构的原则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四化合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元论的立场。马克思主义“四化”的精髓在于辩证的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中国化体现的是理论发展在空间上的广延性,而时代化则体现了理论发展在时间上的持续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其中国化和时代化的最终归宿,而生活化是实现大众化的必要途径。对于作为真理性认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具有鲜活的中国气派、中国元素和中国风格,才能掌握群众,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和传播,并且解决群众实实在在的问题才能被群众所理解和接受。生活化的提出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不仅仅停留在意识形态上,而是形成一种人民大众立信的马克思主义,使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大众的精神信仰和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四化”的实现必然会更加彰显其理论强大的生命力、感染力和民众认同度,这也势必会使其在中国赢得强势话语权。

猜你喜欢

四化生活化马克思主义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