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遥知马力

2018-05-30朱琼瑜周荣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2018年5期
关键词:智造温州跨界

□Q:本刊记者 朱琼瑜 A:周荣

Q:路之遥集团从为日本松下集团做代工起家,到如今企业的智能马桶盖控制器技术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90%,这都得益于路之遥坚持走“智造”之路,透过多年的创新探索和自主研发,您是如何理解“中国智造”的,“中国智造”的短板和优势在哪里?如何扬长避短,让“中国智造”走向国际?

A:近年来,中国制造业越来越多地谈到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强调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实现“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转变,这是中国制造业的必由之路。但是,透过路之遥这些年在核心技术上的创新研发,我认为要真正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首先要在转型升级前,用更高的标准和更严谨的态度去提升“中国制造”的质量水平,牢牢夯实“中国制造”的质量基础。试问,产品尚未做到极致,又何谈升级?企业尚未在主业领域做到一定水准,又如何能转型成功?我们要先做好“制造”,再着眼“智造”。

在我看来,中国制造业的短板在于我们缺失了一段精研某项工艺、某种技术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历史积淀,德国、日本等老牌工业国家的百年企业创立至今,始终坚持在核心产品的研发升级上下苦功,甚至花上100年时间只为做好、做精一颗螺丝钉,反观中国的一些制造企业,做了几年的小配件之后就想转做发动机。归根到底,中国制造业缺乏沉下心来做精、做强的耐性和耐力。正因如此,近年来,国家强调要传承和弘扬“工匠精神”,因为“工匠精神”是让制造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事实上,“中国智造”在近几年有快速前进、稳步上升甚至全面超越老牌工业国家的趋势,是因为在新的制造业领域里,如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所有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中国借助超前的科技水平和发达的互联网,赢在了起跑线上,足见,我们是有这个技术、有这个实力的,中国的科创人才不输给任何一个国家,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些新领域里走得更快、更远。只要中国的制造企业能够不被“智造”的先机和不断涌入的热钱所诱惑,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个环节,“中国智造”必然能迎来属于自己的明天。

Q:路之遥创立至今,产业已经延伸至多个不同领域,智能制造业、时尚产业、互联网相关产业等,企业在跨界经营、跨界创新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成果,您认为企业要走好“跨界”之路,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如何摆正主业和跨界经营产业之间的关系?

A:首先,我要强调,路之遥的初心不曾改,我从制造业白手兴家,制造业永远是我的初心和企业的重心。放眼世界,真正能做到百年企业的产业只有制造业,也必然是实体经济。的确,制造企业每年能保持10%到20%的增速已经是很强的发展态势,相较而言,高端服务业、互联网产业每年成倍的增速,会让不少企业趋之若鹜,但是,制造业每一个小进步都会给我带来更多成就感,换句话说,只有在这个行业里,我才真正感到快乐,我愿意沉下心去干。

另一方面,“跨界经营”是一家企业寻求多元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在发展规划上的重大决策,在没有周全的规划和成熟的条件下,不可轻易尝试。当前在不少新兴领域和热门行业里赚快钱很有诱惑力,但是企业管理层做出“跨界”的决定要立足于理智的考量和理性的分析,更要讲求战略和战术。路之遥在智能制造、电子商务、时尚产业这三大主营产业都能稳定发展,是因为企业选择在合适的时机做合适的事。简言之,“跨界”要成功,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事实上,我早在1993年已经开始寻求企业触网的先机,尝试过办一家网站,但是当时的氛围和条件都不成熟,最后以失败收场。现在,我们建立了一家创新型、综合性大型网络科技公司,以电子商务为核心平台,旗下拥有“一带一路”特色购物平台“工都网”以及平行进口车海外直购平台——“工都名车”,这是目前路之遥增速最快、潜力最大的产业。我们看到了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找准了进军互联网产业的时机,同时我们建立海外分公司和采购中心,一方面在产业最前沿了解市场信息,同时扩展海外市场,并吸纳全球化人才,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用心耕耘这片适合路之遥成长的土壤。

Q:苏州路之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深度融合,打造了“善党建”的党建品牌和“善学、善治、善新、善工、善行”的“五善”党建模式,您如何理解“善党建”?“五善”党建模式是如何通过党建引领,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

A:路之遥打造的“善党建”品牌,灵感取自于我们“善待今天”的企业文化,我曾经说过,如果我们不能善待今天,认真过好今天,又何谈明天能取得怎样的成绩,党建工作亦是如此。创业至今30余年,在我和企业党员接触的过程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他们身上可贵的品质,他们对于每一天、每一项工作的认真、负责,无论再难、再累,他们永远冲在第一线,可以说,党员在路上,企业不偏航。

因此,我一直支持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并聘用最有经验的党务工作者来抓党建。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打造了“善党建”品牌,通过党建引领人才素质提升、管理升级、创新发展、匠心精神和责任担当五个方面打造了“善学、善治、善新、善工和善行”的“五善”党建,从方方面面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善新”。我们的主业是智能制造业,对核心技术的创新研发是让企业始终走在世界前列的关键,近年来,公司近200多项科研专利中的70%由党员完成,这促使路之遥成为了“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党员队伍的创新战斗力由此可见。同时,在党中央军民融合战略的指引下,路之遥建立了军工事业部,致力于国防建设,军工事业部的员工超过25%都是党员,他们业务能力强、保密意识强、思想觉悟高,是一支真正的生力军,在他们的带领下,这几年,路之遥研发出用于舰船、装甲车和新型战机的多个核心部件,将军工业务打造成企业的重要板块。为了提升员工的创新能力,企业常常开展内部交流和头脑风暴,由表现突出的党员分享经验。

Q:2012年,您作为杰出的温商代表回归故里投资,建起了路之遥温州工业园,近年来,又投入资金重点打造路之遥时尚小镇,促使您回归本土发展的原因何在?

A:2012年,我重归故土,在温州投资和发展新产业。一方面是因为我有家乡“情结”,我在温州乐清长大,也在这里开始创业,对故乡有很深的感情。恰巧当时温州政府部门的相关领导到苏州考察时,了解到路之遥的发展势头良好,企业出资人和管理层也是温州人,就有意邀请我们回温州发展,并多次与我们协商回乡发展的事宜,最终我们被政府的诚意所打动。作为温州人,我对这里的发展满怀热诚和信心,我希望作为温商回归故乡投资的产业在本土有了一定影响力后,我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能够真正帮到政府规划温州未来的发展。

另一方面,我看到了温州的发展潜力和时尚产业的发展契机。过去,温州模式的成功一直是本地人的骄傲,然而在这个生产过剩、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温州模式的魅力正在逐渐变成美好的回忆,如何另辟蹊径让温州重回发展的巅峰状态,是温州人一直探索的方向。回乡发展,我选择了时尚产业,是因为我看到了这几年浙江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浙江是一个很有“生机”的省份,是一块发展的热土,尤其是高端服务业,蕴藏着无限的潜力。我们打造路之遥时尚小镇,就是要打造一个完整的时尚产业链,同时涵盖服装、家居、影视、餐饮、婚庆等十大业态,通过庞大的产业为温州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时尚小镇能成为温州乃至浙江的一张新名片。

他们说

路之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实验室主任、党支部宣传委员朱伟:周董事长给我的印象是务实而不乏高度,严苛又不缺关怀。他平时对员工的管理比较严格,公司的各项管理规定,从上至下都一视同仁严格执行。但同时,他又竭尽全力为员工创造广阔的平台和发挥的空间,让有抱负、有潜力、有经验的各类人才能够真正发光发热,特别是我们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的工作,董事长倾注了很多心血,带领我们在创新道路上越走越远。

路之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购部主管颜艳:路之遥成长的10多年来,在董事长的带领下,从当初只有十几人的小企业变成了当前拥有上千人的中国EMS行业前100强的优秀企业。多年来,董事长认真贯彻党中央的指导思想,找准企业定位,不仅通过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创新,带领公司员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使公司朝着做精、做强的方向不断前进。同时,积极履行多重社会身份所赋予的责任,为国家发展、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猜你喜欢

智造温州跨界
万斯集团:为品质赋能,助力“无锡智造”
周鹏飞:大鹏展翅 跨界高飞
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飞跃
牙医跨界冬奥会裁判
“山东智造”闪耀冬奥会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好玩的温州乐园
新动能 新智汇 新产业——新密由“乌金之乡”到“智造之城”的嬗变
学霸也是人 那些跨界的大拿们①
手工艺·温州发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