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欺侮行为的防止与干预

2018-05-29邓笑琳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社会家庭幼儿

【摘 要】幼儿园幼儿欺侮行为以不同的形式频繁出现在幼儿生活中,对幼儿、园方、家庭及社会都产生了严重影响,本文分析了这种行为的特点、原因和后果,并针对性地从教师、家庭、社会三方面提出了有效的防止与干预方法。

【关键词】幼儿;欺侮行为;教师;家庭;社会

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促使双职工家庭数量增多,随之幼儿的入学年龄也不断往前推进,致使幼儿园班级人数不断增长,幼儿教师工作量日益繁重。加之各个家庭的教养方式不同,导致幼儿之间的欺侮行为层出不穷,虽得到有效控制,但对幼儿的身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现代社会中儿童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欺侮行为也引起家长的极度焦虑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对这种现象进行客观分析并进行有效解决,将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幼儿园欺侮行为

幼儿园欺侮行为指在幼儿园内发生的幼儿之间强势个体对弱势个体施实的有意的攻击行为,包括言语羞辱甚至殴打的行为等。

笔者在分别选取了县城公办、县城民办、农村民办三所幼儿园,对部分教师和家长进行走访,得出如下结论:幼儿园幼儿欺侮行为每天都会发生。其表现主要有:

上课期间,不听老师指导,并干扰挑衅邻近小朋友;

活动期间,稍不如意,破坏其他小朋友作品;

排队期间,有意加塞。

欺侮言语简单而重复,譬如:“你最笨”、“你是个大坏蛋”、“你的衣服难看”、“胖子”等等;

欺侮行为轻微,多表现为推桑、拧等,但由于幼儿身体弱小,所以也容易造成伤害。

二、幼儿欺侮行为分析

(一)特点

相对于中小学校园暴力行为多发生于隐蔽地段、教师不在场、甚至放学路之后,并且欺侮者具有明显恶意这些特征,幼儿园欺侮行为多发生在公开场合,譬如上课和活动期间;多数情况下幼儿之间的欺侮行为很少避开老师;欺侮者大多数情况下并非恶意为之,更多的是一种情绪发泄或模仿;放学之后,幼儿欺侮行为即告终止。

(二)原因

家庭环境影响:有些幼儿的家庭成长环境缺乏温馨,如果家长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甚至动手,无疑会给幼儿提供一个学习的机会,将暴力当作解决问题的最佳手段。

影视书籍影响:当前播放的儿童影视作品和儿童类书刊,虽然不乏佳作,但也有不少充斥了暴力和欺侮现象,幼儿会以崇拜和羡慕的态度进行模仿。

自身情绪影响:情绪控制能力弱的幼儿往往容易情绪波动,当自我意识为中心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就容易产生攻击他人的动作或言语。

自身性格影响:性格比较固执的幼儿更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在集体中争强好胜,排斥他人,更容易成为欺侮者。而内向的幼儿更容易自卑、胆怯,沦为被欺侮者。

(三)后果

直接后果:幼儿向家长告状,无论教师是否已经正确处理,都会引发家长对园方不满,影响教师和园方声誉,譬如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在园里吃了亏,就到园里讨说法甚至吵闹,干扰幼儿园的正常工作。甚至威胁要媒体暴光或者打官司等等。有些欺侮行为甚至有可能引发家长之间的矛盾,影响社会和谐。

间接后果:无论欺侮者还是被欺侮者,在欺侮行为这一过程中,都会构成一定的心理问题,影响健康,影响健全人格的发展。

三、幼儿欺侮行为的防止与干预

幼儿对矛盾的协调能力较差,不能自主解决被欺负的问题,因此,防止和干预欺侮行为需要外在力量。

(一)教师方面。由于幼儿欺侮行为局限于幼儿园内,所以幼儿教师在欺侮行为的防止与干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提高认识,密切观察

充分意识到幼儿欺侮行为的经常性及严重后果,对这种现象给予最大程度的重视。幼儿在园中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幼儿教师都要尽力做到没有“死角”,不但出现欺侮行为的时候要及时制止,并妥善处理,更要提前预判,对经常有欺侮行为的幼儿和容易被欺侮的幼儿多加注意,时刻保持在自己的视线之内,在欺侮行为出现苗头时及时阻断。

2.巧妙安排,避免冲突

由于幼儿教学活动并非中小学课堂那样严谨,所以幼儿之间的接触明显会增多。幼儿教师要依据平时幼儿在欺侮行为中的表现,巧妙将欺侮者与被欺侮者分开,并且将欺侮者安排在教师的最佳范围内。在游戏和其他活动中,教师不宜过多在被欺侮者一组过度保护,而是更应该在欺侮者一组,经便吸引其注意力,加强其纪律性,避免对其它小组被欺侮者形成侵扰。

3.爱的教育,美的熏陶

当前幼儿园小学化现象过重,技能的培养和知识的汇报过多,而缺乏人文情怀教育,不利于幼儿欺侮行为的防止与干预。所以在教学内容中,要多体现爱心教育,让幼儿感受到助人为乐、平等待人是美德,是一种会得到表扬的优点。在学习绘画和音乐技能之外,更应该引领幼儿学会欣赏绘画和音乐的艺术美,培养其艺术美感。一个懂得美的人,无论成年人还是幼儿,情绪会更稳定,性格会更通情达理,会更尊重他人并大大减少欺侮他人的行为。

4.联系家长,共同努力

鉴于家庭对幼儿行为的影响巨大,所以教师必须了解欺侮行为中的家庭状况,联合家长,共同努力消除欺侮行为。

(二)家庭方面

幼儿大部分时间在家度过,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的影响是最直接的,所以家庭环境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无与伦比。家长在矫正欺侮行为方面的作用非常重要。

首先,认清欺侮行为的不良后果。家长,特别是欺侮者的家长,往往有一种“占便宜不吃亏”的心理优势,哪怕孩子欺侮小朋友后给别人赔礼道歉,也心怀得意,觉得孩子从此不会在社会吃亏。国外一项权威调查发现,百分之六十的幼儿施暴行为者在24岁之前犯罪概率极高。虽然这时国外统计,但对我们家长来说,应该高度重视,毕竟幼儿时期的“不吃亏”不可能换算成长大后的“不吃亏”,幼儿时期的欺侮行为只有教师和家长矫正,而形成习惯后成年时期的欺侮行为将会受到社会甚至法律的惩处。所以当孩子出现欺侮他人行为时,家长一定要及时制止,决不能袒护。而另一方家长也无须对孩子受欺侮过度反应,孩子还小,又有教師和园方,一切都可以进行有情有理的沟通。在对待受欺侮孩子方面,家长一定要充满关爱,给予孩子最大程度的信任,培养孩子的自信自尊和解决问题、应对欺侮的能力。

其次,注意自己的言行。家庭氛围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一名幼儿的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看法。经常争吵甚至动手的家庭,孩子也会产生暴力倾向;过度溺爱的家庭,孩子也人变得更自私、更无理;父母过于专制,或者父母过于懦弱,也会导致孩子人格受损,丧失自信和自尊。无论什么原因,为了孩子,请父母克制克制再克制,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温馨的家庭氛围。在对外行为中,家长哪怕装,也要当着孩子的面表现爱心和助人,譬如领着孩子去捐款,公交车上让座,不闯红灯,不享受特权等等。

最后,尽可能多地联系老师,与老师沟通孩子在园中和家庭的表现,共同培养孩子的健全要格。

(三)社会方面

社会的影响力无处不在,对幼儿的身心影响越来越大。所以在影视、报刊、书籍、游戏方面,凡幼儿成长的内容,有关机关一定要严格把关,杜绝作品中的暴力言行出现;广大媒体制作方也要洁身自律,出版儿童作品时务必把健康、爱心、美放在首位,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最优化的土壤,

如果教师、家庭、社会三方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多维度的有利氛围,必能有效减少乃至根除幼儿园欺侮行为。

四、结论

幼儿园欺侮行为的改善离不开家园共育的努力,改变这种不良相处状况有利于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完善幼儿的人格发展,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作为幼儿教师,有责任与家长合作改变这种不良现象,让幼儿园更加阳光灿烂。

作者简介:邓笑琳(1994-),女,河南延津人,民族:汉,职称:学生,学历: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参考文献:

[1]孙巧峰.幼儿欺负行为研究述评[J].幼儿教育,2012(9):39.

[2]盖笑松.国外校园的反欺侮措施[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02):46-48.

[3]李蒙蒙.教师对幼儿欺负行为的潜在影响及教育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11):8.

猜你喜欢

社会家庭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家庭“煮”夫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