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四观”导向的高中政治结构性教学探索思考

2018-05-29雷艳

学周刊 2018年17期

雷艳

摘 要:高中政治实施结构性教学,旨在调整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使教学要素实现最优配置,特别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立足于政治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设计和组织教学,站在整体、系统和结构的高度,掌握政治学科的知识、方法、组织、观念和思想价值,并进一步概括形成关于政治学科的深层本质认识,实现“建构知识、提升能力、培育素养”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概念观;结构观;学科观;素养观; 结构性教學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7-007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7.044

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建立一种认知结构,就是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及研究这一学科的基本态度和方法。布鲁纳为此提出著名的 “三个任何”的观点,即任何学科的基本结构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儿童。该理论对于高中政治教学实践仍具有启发意义。现结合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六课《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堂教学,立足我校“学科哲学”的探索实践,站在哲学的高度看待、认识学科和学科教育的价值,紧扣学科的概念观、结构观、学科观和素养观,探索结构性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衔接路径,培育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一、从学科观审视教学活动,哲思隽永,发现学科之美,锻造哲学气质

在学科哲学的探索实践中我们体悟出,思想政治之美基于人性的光辉和人格塑造之美。思辨之美在于明是非、识善恶,鉴美丑,道义之美在于展现人性的光辉,使命之美在于勇于担当责任,社会人生之美在于追求和谐。

教学中,我以“黄金大米”的热点争论导入 ,整合自然与社会科学,通过直观有趣的情境设置,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在社会争论和价值冲突中进行辩证地引导,正确对待科学与道德、生存与安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引导学生勇于实践,敢于接纳新事物,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我从学科观重新审视教学活动,以学科知识为载体,深入挖掘了知识背后隐藏的学科观念、思想方法和知识价值,从哲学层面梳理、提炼出学科的灵魂和思想,发现学科之美、学科价值,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学科观念。

二、抓概念观突破阅读瓶颈,化繁为简,提炼核心知识,实现高效教学

学科概念观是学科本质观、学科教育观的突破口,概念解读法则是学科深度阅读的有效途径。涉及真理、谬误、真理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等多个概念。为此,需要抓概念观突破阅读瓶颈,提炼核心知识。课前,我借助工具书查找词的含义,从文本的解读中概括词的含义。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面对文本阅读,点拨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指导寻找关键词语,实现由浅入深的认知过程,从而引导学生辨别了概念的独特内涵。

在掌握核心概念的基础上,以形式逻辑与辩证思维的原则和方法为指导,引导学生分析关键语素,从文本中找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条件和根据,联想、重组知识结构,运用学科观建立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由知识概念本质到知识系统的形成,由知识概念形成知识网络结构。

三、用思维观解码教学内容,抽丝剥茧,升华知识高度,培育思维力量

政治思维能力顾名思义是指看待政治学科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的能力,更确切地说是指高中学生根据已储备的政治学科知识,通过联想,迅速重组收集相关政治知识,总结出针对某一特定问题的观点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研究和提示隐藏在知识结构后面的学科思维和学科思想,用凝练的学科语言撰写备课提纲和授课提纲,抽丝剥茧,引导和启迪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同时,通过恰当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掌握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判断与推理、分析与综合、联想与想象、概括与提升等逻辑思推与形象思维,使知识一层一层地按照思维规律来升华,培育思维的力量,促进学生形成高效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本节教学中,我通过转基因这一社会热点,设置“角色模拟”活动,从认识活动的主体、客体、基础等角度进行全方位的思考探究。学生各抒己见,探究和归纳出人们产生争论,进而出现真理与谬误的原因。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真理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这样,可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发散思维,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深化和巩固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根源,从而引出和明确真理的客观性。之后,继续以转基因事例为主线情境,抛出更高层次问题:敢不敢接受转基因?学生沿着情境思路获得探究结果:真理是有条件的,并领悟科学与道德的关系,从而升华知识高度,培育思维力量。

四、以素养观引领课堂教学,深度体验,培养综合素养,实现教育自由

在价值多元和社会实践日趋复杂的今天,课堂教学不止停留在学科知识和学科思维,要结合学科教学有机地进行价值引领,以学科观为出发点,以教育观为落脚点,最后实现教育的价值,这就是学科哲学包含的全部内容与意义。教学中尤其要以生活实践为基础,让学生从学科的视角去分析、处理社会生活事情,让知识能力化、生活化,在实践中获得深度体验,促进学生成长。

本节课教学中,我突破学科界限,引入 “黄金大米”事件,创造特定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还通过展示WHO的调查结果和欧盟对待转基因态度的反复无常,引导学生理解真理具体性的内涵:符合当地、当时。通过权威资料和现实典型事例,以辩证的设问,引导学生领悟生存与安全等关系,感悟到事物发展不是一帆风顺,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青少年要勇于接纳新事物,勇于参加实践,树立追求真理的永恒信念。最后,以2012年法国高考哲学题“我们是否有追求真理的义务?为什么?”作为设问,引导学生放眼世界、关注社会,接受社会认可的主流价值观,在行动中达成价值目标,实现成熟的综合核心素养的培育。

总之,高中政治需要实施结构性教学,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立足于政治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设计和组织教学,站在整体、系统和结构的高度,掌握政治学科的知识、方法、组织、观念和思想价值,并进一步概括形成关于政治学科的深层本质认识,有利于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促进学生将知识结构迁移到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实现“建构知识、提升能力、培育素养”的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 贡和法.以“素养发展”为导向的高中政治课深度教学[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6(5).

[2] 苏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确立四种观念[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