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原天路”的旅游交通提升

2018-05-28

中国公路 2018年9期
关键词:草原景区景观

2014年以来,随着河北省张北县县道001线“草原天路”旅游品牌的打响,到“草原天路”的游客大幅度增长,其游览一直处于无组织自发开展状态。近几年,客流量呈井喷式增长,超出了其承受范围,给生态建设、交通秩序、卫生管理和旅游品质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笔者深入研究了“草原天路”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游览处于无组织自发开展状态

“草原天路”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北部,2011年底由张北县投资3.2亿元建设,2012年9月建成通车,全长132.7公里,是一条县级公路也是连接崇礼滑雪温泉大区和张北草原风情大区的重要通道,一直处于无组织自发开展的状态。

从地理区位来看,“草原天路”是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以北的地形主要以高原、草地为主;以南的地形主要以丘陵、山地、平原为主。

从文化资源特点来看,“草原天路”是一条文化分界线,天路沿长城修建,长城以北是草原文明,长城以南是农耕文明。

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8972-2003)对“草原天路”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沿线旅游资源共计7个主类,如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遗址遗迹等;26个基本类型,如断层景观、奇特与象形山石、火山与熔岩、沼泽与湿地、观光游憩湖区、林地、草地、动物栖息地、鸟类栖息地等;代表旅游资源63个,其中包含花兰井深断裂层、汉诺坝地质公园、鸡冠山、阎片山、大营滩水库、南棠草原湿地、桦皮岭省级森林、南泥河空中草原、黄花坪,还有狍子、山鸡、半鹚、百灵等野生动物。

“草原天路”地理区位示意图

“草原天路”文化资源示意图

内容、配套、拥堵、管理等问题突出

近几年客流量呈井喷式增长,已超出了“草原天路”的承受范围,给生态建设、交通秩序、卫生管理和旅游品质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游览内容单一。“草原天路”的游览内容单一,是一条单纯的线性游赏通道,游客可选择的游览方式主要为驾车沿公路东进西出或者西进东出,另外“草原天路”缺少对沿线多类别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深度挖掘。

缺少服务配套。“草原天路”沿线有少量自发建设的观景平台、野炊野餐区、汽车营地等游憩场地,道路引导标志、停车场、加油站、卫生间,以及垃圾回收点等相关配套严重不足。游客的餐饮、住宿等相关服务设施主要靠民间经营者提供,景区配套设施薄弱,管理混乱,旅游服务能力低下。

高峰拥堵严重。“草原天路”建设的初衷,是为了方便林场巡护和解决沿线居民的日常出行问题,道路等级不高,双向两车道,无硬路肩。

“草原天路”作为自驾型景区,以汽车作为容量测算的对象,参照《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LBT 034-2014)》进行测算:“草原天路”景区容量上限约为每天4700辆。此值为最大承载量,是极端容量状况的数据,该状况下对环境、设施等都是极大挑战。自2014年以来,“草原天路”游客量激增,依据目前“草原天路”历史接待情况,五月份至十月份的每周五、六、日为高峰期,高峰期超过每天6000辆,全线严重拥堵,游客体验极差。

开放式“景区”管理难度大。“草原天路”全长132.7公里,是目前中国最长的开放式景区,沿线分布的游览点较多且分散。景区管理面临交通易拥堵、垃圾难收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得不到保护等问题。

政府对景区的管理和维护包含了景区建设(观景台、栈道、服务中心、停车场、厕所等)、交通疏导(实时监控、拥堵预警和指挥调度等)和卫生维护等多方面。据张北县旅游局相关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预估,“草原天路”景区年维护和管理成本约为6500万,财政压力较大。

草原天路拥堵现状

“草原天路”十大游览复线

“草原天路”梯田栈道景观平面图 吴松蔚/绘制

“草原天路”梯田栈道景观效果图吴松蔚/绘制

四条解决建议

三层空间 复线扩容

自2014年“草原天路”火爆之后,五一、十一黄金周游客量暴增,交通拥堵严重,疏解困难。为此,笔者提出解决拥堵的三种方式:

高峰限流。测算“草原天路”景区的最大环境容量、最大自驾车容量,在旅游高峰期,实行预约登记制度,限制游客数量。

提高道路的使用率。在“草原天路”入口设置私家车集中停车场,增加“草原天路”摆渡车,通过“草原天路”摆渡车将游客送至各个景观节点。其次,在目前共享经济的大背景下,私家车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将车上闲置的空位有偿共享,这也提高了道路的利用率。

复线疏堵。在重要节点修建游览复线,缓解拥堵。由于“草原天路”道路宽度有限,加上沿线风景点距离主干线较近,在停车场不足的情况下,较易发生拥堵,一旦一个点发生拥堵就会造成全线瘫痪。因此修建旅游复线或为解决拥堵的有效途径,建议在易堵和资源条件较好的地方修建复线,缓解拥堵的同时,带动腹地片区旅游的发展。规划提出建设占海入口、阎片山、大台沟村、草原布达拉、候营坝、小山元子、边墙外、黄花坪、鸡冠山、刘家房十大复线。

汽车营地及短道拉力赛场地平面图 王京川/绘制

汽车营地及短道拉力赛场地效果图 王京川/绘制

蒙汉之界 约会草原

立足“草原天路”作为自然与文化分界线的特点,展示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特色景观,以及两种文明在此碰撞融合的历史与遗迹,进而形成“草原天路”完整的产品体系。其中自然方面,重点展示草原景观、农耕景观,以及二者的分界线汉诺坝地质景观;文化方面,重点展示“文明碰撞”的军事历史、长城遗迹,以及“文明融合”的张库古道文化。

“蒙汉之界,约会草原”的空间可直接反映到旅游产品的策划上。

首先,增加景点型旅游产品,在现有景观资源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和提升。景点型旅游产品分为草原生态型和长城军事型。草原生态型旅游产品的提升改造,包含适当增加草原花海、梯田栈道等,适度开发桦树林、岩片山地质景观等自然景观资源。长城军事型旅游产品包含长城遗迹、野狐岭、苏蒙烈士陵园等。“草原天路”沿线存有战国、秦、汉、北魏、北齐、明、清等多代古长城,应合理保护利用古长城等人文景观资源,发挥历史遗迹的科普教育价值。

其次,增加活动型旅游产品,即体验互动式游览项目。活动型旅游产品分为活动营地和特色活动。活动营地包含汽车营地、飞翔营地、帐篷营地、自行车营地等。特色活动包含文化演艺和节日活动,如草原那达慕、野餐会、风筝会、赛车会等。

两点一体 精细服务

两点一体是指服务点依托景点和社区(居民点)共同建设。由于“草原天路”线路较长,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此外除特殊节点外,服务点应结合景点或者社区进行布置。

旅游服务的精细化体现在硬件服务设施和软性服务水平上。硬件服务设施和软性服务的质量直接影响游客出行体验的满意度。结合“草原天路”管理难度大,管理成本高的特点,提出两点解决途径:

在游客停车集中的观景点增加生态停车场、观景平台、观景栈道、可移动生态卫生间、自助售卖机等必要的基础设施,满足游客的基本出行需求,为游客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

利用“草原天路”沿途的村庄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休憩等服务。“草原天路”沿途村庄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庄稼和养殖的家禽牲畜,年收入极低。“草原天路”成为景区以后,当地居民可实现家门口就业,利用自家闲置的住宅开展旅游活动。

笔者所在的“草原天路”项目组成员,梳理了“草原天路”沿线村庄的发展模式分为四种,分别为乡村酒店模式、草原人家模式、民俗村社模式和生态农院模式。

乡村酒店模式,利用传统建筑进行改造提升,保留民居外观风貌,突出温泉、溪流湿地、砖墙红顶等景观特色;草原人家模式突出草原特色,采用蒙古包、格拉丹帐篷营地等,同时引入蒙古风情的休闲度假项目,体验蒙古礼仪民俗、草原人家自制餐饮、蒙古体育活动等;民俗村舍模式通过对村落进行改造提升,突出农家传统习俗、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生态农院模式结合草原、湿地、林地建设生态型乡村院落,开展生态休闲、草原养生、林果采摘等活动。

为保障服务质量,政府可对当地居民进行服务培训,并对有意向开展旅游活动的农家给予政策上的补贴支持,餐饮、民宿整体风格的意向性,从而为游客提供高质量且具有草原人家特色的餐饮、住宿服务。

智能旅游 “互联网+”

“草原天路”是基于新媒体发展起来的景区,本身具有互联网的“基因”,引入智能旅游的概念,实现“互联网+天路”策略。借助互联网力量,实现景区开发建设、旅游服务、运营管理、市场营销智能化,利用信息化技术,整合旅游资源,进而为广大游客量身定做,提供定向的旅游产品。通过智能旅游的开展,让游客使用更加现代智能的方式进行导航、导游、导览和导购,更加舒适的游览“草原天路”。

“互联网+”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产品创新。开发数字长城、个性定制莜麦农场、有机畜禽、有机肥料等项目。

服务创新。充分利用O2O系统(在线预订/支付、网络商城)、导航、实时信息跟踪服务。

管理创新。基于微博、微信的大数据,分析游客的空间分布数据,提高管理的效率。

营销创新。通过微信推送、旅游交通App设计,实现游客与景区互动、游客与游客互动,达到创新营销的目的。

猜你喜欢

草原景区景观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景观别墅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摘牌』
“摘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