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亲子定向对提升儿童定向智慧体力的效果研究

2018-05-28余星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寻宝体力定向

余星

根据社会学的研究,在儿童的性格特点中,自主发挥是性格的自然组成部分。儿童期(学者将7-13岁划分为儿童,也就是小学生)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本研究基于在健康中国的“大健康”视野下,从儿童智育发展的角度,为期10月实验设计训练探究亲子定向如何将家庭与社会相结合,让孩子在亲子定向中做主导、家长辅导、教练指导,全新的去体验角色的转换,从而探讨亲子定向对儿童定向智慧能力的提升。本研究中智慧体力提升探讨只限定在亲子定向,不考虑智慧体力提升在其他活动也是否有效。

1. 亲子定向的意义

1.1 亲子定向的理论意义

亲子定向是定向越野衍生出来的一种需要家长陪同孩子共同参与的运动。“子”是指孩子(本研究指小学生),“亲”就是指小学生以外的家庭内部成员,主要指小学生的双亲。定向运动也称寻宝游戏,是参赛者借助地图和指北针,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到达若干个被分别标记在地图上和实地中的检查点的运动。通过参加亲子定向活动,可以提升识图能力以及对地形地貌的了解,增长基本的野外知识。

1.2 亲子定向的实践意义

定向运动是一类体验型体育运动,它非常强调参与者之间在运动后进行广泛的交流,因此,可以积累丰富的社交知识和经验,提高社交能力。跑图中增强识图能力、建立空间感、强化方向感,从而提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定向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培养人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以及在体力和智力受到压力下做出的迅速反应,果断决定的能力。

2. 亲子定向与定向智慧体力的关系

定向智慧体力则是指参与定向运动表现出来的长时间全面思考地图的能力。智力是参与任何一项运动能力之一,智慧体力是定向运动必备基础技能,而要取得定向运动好成绩须有长时间的专注力与快速读图的能力。长时间的寻宝过程中,参与者为了快速且顺利寻找到下一个宝藏,跑动中会不断的分析地图信息与经过实地地貌,在兴奋和求知的状态中体力与智力共同发挥作用,从而在不知疲倦中完成寻宝任务。定向运动对人长时间思考问题能力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人们通常在不知不觉中便有效提高了自己的生活技能。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省图书馆、市图书馆等检索关键词“亲子定向”得出相关期刊6篇、检索关键词“定向运动特点”得出相关期刊15篇、硕士论文4篇、相关书籍4余部,并对搜集资料进行整理学习。

3.2 实验法

3.2.1 实验对象

武汉市某小学40名小学生,男生20名,女生20名。(实验对象,经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

3.2.2 实验过程

实验时间:2016年9月至2017年6月(寒假时间不包括在内)

地点:武汉市内的大学(如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公园(如月湖公园等)。内容:定向越野—亲子定向。

时间安排:每周末上午9:00至11:30 下午14:00至16:30

实验过程:

第一阶段(9月至11月);该阶段训练目标;认识定向运动、熟记图例(图1)、学会换算比例尺(图2)、等高距、能看懂简单地形图并会用指北针(图3)。以分组训练为主;4-5个单位一组(一个家庭为一个单位,以下分组相同,一组一个教练),组内地图一样,然后由孩子和家长一起按地图上各检查点顺序在陌生的场地完成寻宝任务(亲子定向活动),活动中教练跟随指导。每次训练完毕,各组进行总结,教练进行总评。

图例(图1)比例尺(图2)

指北针的使用(图3)

第二阶段(12月,3月至4月);该阶段训练目标;会运用第一阶段的基础知识、建立方向感、且每次完成教练安排的寻宝任务、能将地图与实地地物进行对比分析。以分组训练为主;按运动能力分组(4-5个单位一组,一组一个教练),组内地图相同,由孩子带着家长共同完成任务,教练在场地巡场(做一些安全提示)。每次训练完毕,各组所有单位总结跑图问题(由学生进行总结),最后教练进行总评。

(图4) (图5)

第三阶段(5月至6月);该阶段训练目标;结合前两个阶段学习每个单位独立完成寻宝任务。训练方式;不分组(一个单位一组,该阶段家长可选择不参与)以比赛形式按批次出发完成寻宝任务。每次训练完毕,进行分组交流分享跑图经历,教练进行总评。

(图6) (图7)

3.3 观察法

在训练各个阶段中,观察了解学生的情况,并作记录。训练分组时,多以学生的综合能力划分(体力与识图能力相当的一组);观察记录学生在不同分组的表现情况。最后锻炼学生独立完成寻宝任务能力为主,记录学生在该阶段读图时间长短变化。

3.4 逻辑分析法

采用归纳、类比、综合等逻辑方法对本研究进行分析、编写和总结。

4. 结果与分析

4.1 结果

据统计90%儿童是对定向运动好奇而加入到训练中,极少数是由于父母喜爱、好朋友参加等也随之加入到训练中;实验中对照组与参加过训练的实验组相比,遇到问题时,参加过亲子定向的学生会积极主动的去思考解决问题,对陌生环境适应能力也要显著高于对照组。

4.1.1 方向感的训练变化

快速反应说出方向是指在训练中,教练任意说出一个方位,开始以秒表计时,直到学生反映正确冲向目标点,计时停止(3秒内划分位快速反应,3秒后为其它),训练重复3-5次取各单位最短时间;第二阶段在熟悉指北针使用后,各单位相同的地图,教练任意指出地图上一点,学生快速且准确用定向语言进行描述且正确到达位置(能独立正确到达划分准确,需要帮助则为其它);第三阶段各单位在同一场地按各自地图出发,找点准确者用时较少,芯片记录成绩判断出个点用时(各点在3-5分钟则为快速准确,5分钟后为其它)。各阶段方向感变化情况如下表:

表1

4.1.2 空间感训练变化

空间感的训练是在熟悉的场地上进行,以校园田径场为例;直道距离100米以跑图速度跑进估算自己需要用时。针对本研究空间感训练测试结果划分为;有意识是指知道这种技能 ,但自己不会;没有概念是完全不懂;能判断是指可估算跑图时间与距离的关系,但不准确;各训练阶段空间感测试结果如下表:

表2

4.1.3 定向中果断处理问题能力训练变化 果断处理问题主要表现在选择路线,而路线选择是以规划路线为基础,该训练路线选择只考虑两个目标点之间,并非整张定向图。统计结果如下表:

4.2 分析

在表1中随着训练的进行,学生的方向感显著提高。由于第一阶段教练会跟随讲解,部分小学生会产生依赖性,从而不积极主动的思考和解决问题,多表现在训练中找不到点时,开始和其他组员及教练讨论其它问题;部分学生会积极和教练讨论地图。

表3

在表2中可看出;95%学生对空间这个概念很难理解,且很抽象,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70%有了空间感的这种意识。训练第二阶段中教练不跟随,在场地巡视。且针对第一阶段部分学生分心的情况进行了激励方法,每个单位有实质任务(教练根据训练地图分配每个单位轮流当队长,带领全队找到目标点),且若能发现队长错误,进行加分奖励(累计分数,最后按分数进行升级;初级定向菜鸟、中级定向探索、高级定向智行),大大激励了各单位积极思考并发现其他单位的问题。

表3可看出到训练最后阶段,各单位水平已经到达熟练,且能规划多条路线,80%能果断处理路线选择问题。训练中教练会根据各单位学生识图能力而设定难度不等的路线,会不定时的在路线上渗透各种各样的游戏,刺激学生快速的去找点。

5. 研究结论与不足

5.1 结论

为期10个月的亲子定向训练后,小学生从好奇寻宝游戏变成寻宝高手,从开始依赖教练家长解决问题变成了带着家长找点的小能手。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让小学生了解了定向运动,掌握了基本的运动技能,提升了识图能力。通过激励原则,让学生在训练中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并喜欢上了这个寻宝游戏。

亲子定向运动不仅培养了小学生长时间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还建立了良好的方向感、空间感、提升了果断处理问题等智力因素,因此,亲子定向训练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定向智慧体力。

5.2 不足

由于本研究实验设计样本容量较小,若要进一步证实亲子定向对提升儿童智慧体力是否是单一因素,需要扩大样本容量,控制实验干预因素。本研究仅作为对定向智慧体力探讨的视角。

:

[1] 徐樱株.如何在游戏中培养儿童的自主性[J].中华少年,2017,(05):200-201.

[2] 梅丽娜.亲子定向对小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初探[J].经营管理者,2016,(34):495.

[3] 袁洋.亲子定向对小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分析[J].好家长,2017,(34):76.

[4] 吴刚.小学生定向越野之户外亲子活动的时尚选择[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8):123-124.

[5] 王翔,彭光辉,张新安,汤万辉.定向运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6] 金出武雄.像外行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7] 介春阳,张红霞.定向运动理论探索与户外运动拓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8] 马超.执行功能训练和正念训练对促进小学儿童注意力的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9] 田燕.定向运动的特点及锻炼价值研究[J].赤子(中旬),2013:57-58.

[10] 侯忠仁.定向运动社会价值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07):6-8.

猜你喜欢

寻宝体力定向
中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大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寻宝
寻宝大行动
基于FANUC-31i外部一转信号在三档主轴定向中的应用
人类的收留
定向运动课百米定向教学形式研究
加油!
水下作战用啥枪
男子体力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