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创成长,共创未来

2018-05-26聂军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田家炳共创校本

聂军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发展最特殊、最关键的时期,随着社会环境的急剧发展变化,青少年在成长中承受着比以往更大的压力,青少年问题也呈现出复杂和多元的趨势。交友早恋、情绪失控、上网成瘾、抗挫能力弱、厌学厌世等现象层出不穷,甚至出现校园暴力、吸食毒品等情况。现在的全日制高中学校,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的最后阶段,怎样帮助高中生走上正确的成长道路,获得更多的正能量,使德育更加有效,一直是学校德育工作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2014年,四川广元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加入了由田家炳基金会资助的“田家炳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这个项目的“共创成长路”课程,也就是“青少年正面成长课程”。

“共创成长路”分为15个构念,分别是结识益友、社交能力、情绪控制、认知能力、行动能力、辨别是非、自我效能、规范行为、抗逆能力、自决能力、心灵素质、正面身份、目标抉择、公益活动、正面认同。在这15个构念的指导下,学校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身心发展特点,基于香港共创成长的正面发展构念,整合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围绕十大构念,提升十大能力,开发出了“共创成长路”的校本课程,并在高一年级实施。

自从2014年6月以来,学校参加了“共创成长路”前三期的导师培训课程。第一期参培教师回校之后,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备课组,设置了固定的共创活动室,开始了课程的开发。一年来,课程教研活动有序进行:每周星期一下午3:00开教研会,对上周工作进行总结,安排本周教学工作,探讨面临的主要问题,寻求解决方法。每周三下午第四节上课,课后导师之间立即讨论、相互反馈、提高课程的效率。课堂教学则以小组为单位,以游戏为先导,以体验为主线,以分享为核心,以成长为目的,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思考,进而有所收获。

在两年时间里,学校共上了12个构念的课程,选择适合本校的构念,探索校本教材。比如,高一,健康成人和益友(BO)《我的家》,社交能力(SC)《将心比心》,分辨是非能力(MC)《诚实做人》,参与公益活动(PI)《真助人》(田家炳精神);高二,自我效能感(SE)《时间管理》,采取行动能力(BC)《沉迷的日子》,抗逆能力(RE)《家挺好菜》,建立目标和抉择能力(BF)《天赐礼物》;高三,心灵素质(SP)《我的人生我做主》,情绪控制和表达能力(EC)《压力多面体》,自决能力(SD)《理想职业》, 亲社会规范(PN)《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学校以青少年正面成长计划《共创成长路》资料为蓝本,结合学校实际,初步编写了16课时的德育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内容涉及诚实守信、感恩父母、感恩家庭、回报社会、情绪管理和分辨是非能力、勤俭节约和正确的消费观、自我效能和抗逆能力、人生目标、行为习惯等内容。校本教材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唤起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从而渗透到学生心理健康和生命健康的教育中,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进行正面教育,从而更好地实现道德教育的目的。同时,把共创的15个构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保证教育效果良好。

共创课就是教师与学生一起互动的课程,学生通过游戏、情景剧、小组讨论等形式亲身体验进而找到答案。共创课的形式多样化,与以往传统式说教截然不同,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融合在了一起。

学校秉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理念,坚持教育的使命是使人变得更自由,更有创造力,教育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在这一课程中,师生是教材的开发者和创造者。学生和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奴隶”,而是知识的研究者、发现者,他们创造性地建构着“自己的课程”,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创成长路”。

广元田中的德育课程有了来自“共创成长路”青少年正面成长课程的支持,获得了有力的实践路径指引。学校将进一步对以“共创成长路”理念为基础的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课程进行开发,践行“浸润绿色,活力生命”的教育宗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广元田中德育理论和实践,不断创新德育课程,使师生在美丽的广元田中实现共同成长。在体验式和开放式的共创课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就是学校所追求的“归真,至善,唯美”的理想德育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田家炳共创校本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田家炳
共创一片蓝天,同爱一份绿色
用田家炳精神引领学生成长
中国百校之父
小手拉大手 共创文明城
与天共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