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在阳光下

2018-05-25赵天润

北方文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捐助者村长监护人

赵天润

2016年8月6日,大多数人宅在家里看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开幕,为自己的祖国加油,我却独自一人,远离尘嚣,坐上前往大连的火车,与这样一类独特的群人,共度了这样独特的一天。

她們是孤儿,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这样的,她们的父母犯下了一些错误,一些无法弥补的错误,“儿童村”的村长说,这儿的大部分孩子都是父母互相残杀,或父母被判了死刑或无期徒刑,不能再照顾她们,才被政府送到这里。

因为这群孩子不应该是她们父母行为的承担者,这,就是“儿童村”建立的目的和初衷——给予她们成长中所缺失的爱,这爱是父爱,母爱,更是对这个社会的爱。

但我在这里看到的,却是一个缺乏管理,缺乏尊重,爱得模糊的一个“村子”!一个对他人的参观习以为常的“村子”!没错!我只能用“参观”这个词!当我看到她们的眼神和重复多次的熟练表演时,我就已经意识到:我只不过是曾来到过“儿童村”中所有“志愿者”中,渺小的一粒沙,或许会更小;而她们,也早已不是属于那个年龄段的孩子了……

父母能做出这种事情的家庭,身在其中的孩子也一定会受到身体和心灵上的伤害,所以她们来时,内心就是十分现实的:欺软怕硬、讨好他人而达到自己目的。我目睹了她们如何欺负一个19个月大的孩子,如何伤到了儿童村中的其他人却连道歉都不说,就转身向志愿者们示好。我心酸、心痛。可我不怪她们,但是担忧她们单纯的活着,等待她们的将是难以预测的未来。

老师了解这种情况吗?村长其实也很无奈,他告诉我,这儿的老师永远是不固定的,来的多半都是迫于生计,拿这里当个跳板,再找下一个工作的临时工。也许是不愿意去承受这样的事实:辛辛苦苦养了十好几年的孩子,长大之后拍拍屁股就走人,再也不会跟你联系,因为谁也不会希望自己的父母亲是死刑犯的这个身世被别人知道,村长坦言自己也多次因此想放弃这个工作。但村长最后也明白了自己工作的初衷,他只希望孩子们长大之后能不拖累社会,最好能有点贡献,这就够了,真的就够了,至于能不能记住村长自己,其实也就无所谓了。

村长继续跟我们说,“儿童村”的孩子们其实一点都不缺钱,这儿一年能来很多人,就算一人捐一百,也是一笔不菲的数字。但我认为她们缺的是爱,持之以恒的那种关爱,而不仅是金钱和那种走马观花的同情。现在的志愿者也就在孩子们面前出现一次,以后也就行同陌路,往往受到教育和震撼的是志愿者本人。短暂的交流让孩子们不会跟这种人谈心、交朋友,因为结局只有泪水与失望,以及心灵上的创伤:付出了感情,却得不到回报,有的只是心痛。

带着感伤和祝福,我离开了儿童村。在回来的路上我想了很多,反思了很多。既然都是孩子,最好是可以让她们像正常的孤儿一样,被人领养,这样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好的爱与关怀。但是既然设立了特殊的“儿童村”,就是否就已经将孩子们分为三六九等,区别对待了呢?所以面对社会,平等或许才是一切的基础。鉴于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几点具体建议:

1.规范社会捐款行为,引导社会关注整个群体,而不是关注每个被捐助个体,加强对被捐助群体隐私保护。对于可以找到监护人的儿童,可以及时领到捐助资金,政府要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监护人的监护行为是否符合监护规定,是否对儿童构成侵害。

2.统一捐款资金归集渠道,甚至引入第三方托管。捐助款项的使用要增强透明度和监督力度,保证捐助资金主要用于被捐助者的生活和学习支出。

3.丰富捐助者和被捐助者之间的交流渠道,改变当前以参观形式为主的交流方式,建立不见面的交流通道,如书信、邮件等,防止打扰他们的正常生活。

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每一种都“爱”都应被细心呵护,而不是变成无心的伤害。让爱绽放在阳光下,多管齐下为爱保驾护航。让每一份爱心都得到妥善安放,让每一笔善款都得到善用,让每一个爱的行为都得到鼓励,让爱的暖流温暖每个人的心房。

(作者单位:长春吉大附中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捐助者村长监护人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监护人责任之探究
Perioperative antiviral therapy for chronic hepatitis B-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不计算比大小
School Admission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