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珍珠粉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观察

2018-05-24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9期
关键词:珍珠粉甘草酸皮肤病

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山东 淄博 255000

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的炎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上表现为多样性皮损,具有明显渗出倾向,伴明显瘙痒,且极易复发等特点。目前我国一般人群患病率约为7.5%[1]。由于湿疹病因复杂且反复发作,临床治疗较为困难,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能取得一定疗效。近年来我科尝试珍珠粉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在淄博市中心医院门诊治疗的60例慢性湿疹患者纳入本研究。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8~58岁,平均年龄(36.9±8.4)岁;病程2~38个月,平均病程(14.66± 9.28)个月。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18.5~57岁,平均年龄(37.2±2.3)岁;病程3~37个月,平均病程(15.78± 8.86)个月。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均符合湿疹诊疗指南(2011年)[2]中的慢性湿疹的诊断标准;②有皮损,但无急性渗出,不合并微生物感染者。

排除标准:①严重内脏功能损害,体质虚弱或神经、精神疾病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18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③治疗前7天曾系统应用过其他药物治疗者;④皮损合并微生物感染者;⑤皮疹分布于面部、皮肤皱褶部位(肛周、外阴)者;⑥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⑦不能遵循医嘱用药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复方甘草酸苷片(秋山片剂株式会社,规格:甘草酸苷25 mg,甘氨酸25 mg,蛋氨酸 25 mg,批号:1-20130148)2片饭后口服,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珍珠粉胶囊(浙江英格莱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3 g/粒,批号:Q3306000186S-2016)0.6 g饭前口服,2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

1.3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IL-2、IL-6及CRP是重要的炎性标志物,湿疹病人发病时皮损处及血液中标志物水平会显著升高,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本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液中IL-2、IL-6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CRP水平(IL-2、IL-6试剂盒由上海通蔚实业有限公司提供,CRP试剂盒由上海晶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1.4 疗效评价 本组患者治疗效果根据皮肤瘙痒及皮损程度进行判定[3]。治愈:皮损面积消退大于90%,瘙痒基本消失;显效:皮损面积消退60%~89%,瘙痒明显减轻;好转:皮损面积消退20%~59%,瘙痒减轻;无效:皮损面积消退小于20%或皮损进一步扩大,瘙痒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IL-2、IL-6、CRP水平比较 治疗前,IL-2、IL-6及CRP水平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2、 IL-6、CRP水平均明显下降,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各项指标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组别例数 IL-2 IL-6 CPR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59248.3±19.5186.5±16.329.98±1.6525.25±1.2317.91±0.7914.01±0.16试验组59247.5±20.7137.6±15.130.01±1.5617.65±1.1517.92±0.579.37±0.14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患者均对治疗耐受,无不良反应出现。

3 讨论

湿疹是在多种体内外因素作用下诱发机体嗜碱性粒及肥大细胞细胞脱颗粒释放出血管活性递质,促使皮肤、黏膜的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从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其临床表现以剧烈瘙痒及反复发作的多样性皮疹为主要特点,病程可长达数年,也可因刺激急性发作,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由于病情复杂,目前湿疹的治疗仍建议根据病情分类诊断,中西医结合系统药物治疗为主[4]。

复方甘草酸苷的主要成分是β-甘草甜酸,提取自中药甘草,辅以甘氨酸、半酰氨酸,制成复方制剂。复方甘草酸苷通过抑制磷酯酶A2的活性,阻断花生四烯酸起始阶段的代谢,从而抑制炎症介质白三烯、前列腺素等的产生。甘草酸苷的化学结构与活性均与糖皮质激素类似,因此具有抗炎、抗过敏、调节免疫等作用,是近年来慢性湿疹治疗的常用药[5-6]。但是,目前应单用复方甘草酸苷单方治疗慢性湿疹效果不确切。并且有报道[6]称,长期大量服用复方甘草酸苷,会造成假醛固酮症,甚至加重病情。

中医认为慢性湿疹多因外界风、湿、热邪侵袭而发病,伤阴化燥,瘀阻经络,血不营肤或气阴两虚而致病。明代《本草纲目》记载:“珍珠味咸甘寒无毒。镇心点目。涂面,令人润泽好颜色。涂手足,去皮肤逆胪”。另外《本草汇言》认为珍珠具有镇心安神,齐阳熄风,解毒生肌,治一切诸毒疽疮之功效。现代科技研究也发现,珍珠粉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水解吸收后可以促进骨骼与牙齿的发育;另外还富有水溶性蛋白质、肽类、多种氨基酸、B族维生素、卟啉类及微量元素,参与肝脏的解毒、蛋白的合成以及参与人体各种酶的活性,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还具有类似多肽激素的作用,能够调节性腺轴,防止衰老,润泽肌肤,促进皮肤、粘膜的再生、修复。其成分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能增强皮肤自身的生理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以往珍珠粉治疗皮肤病多以复方制剂中的成分加入或作为外用药剂涂抹[7],也有研究报道称内服珍珠粉治疗贫血等疾病效果显著[8-9],但是内服治疗皮肤病者鲜有报道。

因此本研究中,笔者尝试将珍珠粉口服剂型与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治疗慢性湿疹,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2、IL-6、CRP水平显著降低,而联合用药组降低更加明显;联合用药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证明珍珠粉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用药效果更好。两组患者均对治疗耐受,无不良反应出现。

综上所述,珍珠粉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路雪艳,李邻峰,尤艳明.丽水市社区人群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风险因素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8,24(9):692-694.

[2]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湿疹诊疗指南(2011年)[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1,44(1):5-6.

[3]全军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湿疹皮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2009讨论稿)[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8(5):327.

[4]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中西医结合系统药物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专家共识(2015版)[J].中华皮肤病杂志,2005,48(3):151-153.

[5]汪伟,戴永江,曾慧明,等.复方甘草酸甙片联合肝素软膏治疗慢性湿疹临床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6):785-786,789.

[6]王才强,何大勇.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22(24):12.

[7]傅月美.珍珠粉联合利多卡因治疗Ⅱ~Ⅲ度口腔溃疡51例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9):664.

[8]刘晓荣,竹剑平.珍珠粉治疗孕妇缺铁性贫血51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5,12(6):396-397.

[9]杜丽艳,王红霞,邓志敏.珍珠粉促进妇科手术患者术后恢复120例临床疗效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7):2073-2074.

猜你喜欢

珍珠粉甘草酸皮肤病
芪胶升白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分析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辐照法快速鉴别海水和淡水珍珠粉
HPLC 法同时测定甘草酸二铵制剂中18 α 和18 β 甘草酸二铵含量*
内服珍珠粉为何常腹泻?
长期服用珍珠粉易致腹泻吗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疗效观察
你想不到的“椎”魁祸首:皮肤病可能与脊椎有关
丹参酮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轻中度痤疮的临床疗效研究
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