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小学高年级数学趣味课堂的方法与策略

2018-05-23方龙

读写算 2018年27期
关键词:趣味课堂小学高年级数学

方龙

摘 要在数学课堂中,数学活动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联系,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打造趣味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趣味课堂

中图分类号:C9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7-0135-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课堂有了更高的要求,要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同时,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不应是单向的传授,教师要与学生加强课堂上的沟通,产生互动,充分调动孩子们的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与探究,从而获得更全面的成长。

一、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

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解题的思路叙述出来。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设计简单明确的语言表述编写者的意图,引导学生充分理解内化例题的本意,教师设计的表述语言一定要清晰而准确,让学生既了解完整的解题步骤,却不会感到过于复杂。教师要将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进行密切的联系,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要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若是学生在学过知识后,不能及时的进行练习,就无法将知识扎实的掌握。在课堂中不进行必要的练习,学生就无法形成数学方面的技能。以计算教学为例,将学生在计算时遇到的问题及时的反馈,教师将学生出现的问题有效的解决。教师在实际的授课中,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将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教师可以采用口算竞赛、笔算最快、数字黑洞【任选4个不完全相同的数字(像1111就不行),让“最大排列”减“最小排列”(例如4321-1234),不断重复这个动作,最后一定会得到相同的结果:6174。】等等游戏形式帮助学生巩固计算知识。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是学生开展学习的主要地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地位,放手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才能将书本中的知识有效的理解、融入和运用,真正意义上达到了会学,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将自身的才华充分的发挥,发展自己的能力。在学习《分数除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让学生观察算式,说一说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大胆的走向讲台,将自己的想法叙述出来,可能有以下几种回答,分数除以整数,如果分子能被除数整除,那么计算方法是分子除以除数的商作为分子,分母不变;如果分子不能被除数整除,那么转化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来计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也就是都可以转化成乘法来计算,相比这种方法适用的范围更广。让学生在讲台上充分的展现自我,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锻炼,同时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以课堂评价提高学生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小学高年级学生积极的评价,对学生持肯定的态度。在真实的小学课堂中,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但是教师往往忽视,教师这样的行为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严重的打击。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采取鼓励、赞赏的态度能够提升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若是班级的上课氛围是极为活跃的,那么这节数学课的趣味性也是很强的。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学生想要发表观点的意愿,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师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进行积极的互动,才能呈现出一堂优秀而又富有趣味的课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就算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教师也要注意自己评价的方式,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积极的评价既活跃了课堂氛围,也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

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帮助学生有效理解数学知识。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推导圆的面积公式。首先通过度量,猜想圆的面积的大小,用边长等于半径的小正方形透明塑料片,直接度量圆的面积,教师利用课件为学生演示度量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会得出圆的面积比4个小正方形小,又比3个小正方形大。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猜想,圆的面积相当于半径平方的3倍多一些。之后带领学生回忆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是用什么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的?学生通过对比总结出,在学习推导几何图形的面积公式时,总是把新的图形通过分割、拼合等办法,转化成熟悉的图形。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让学生分别把圆平均分成16份、32份,然后剪开,拼成两个近似的长方形。让学生小组讨论,拼成的图形是长方形吗?圆和近似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把圆平均分成16份和32份后,拼成的图形有什么区别?如果把一个圆平均分成64份、128份……拼成的图形会怎样呢?最终教师用课件演示,得出结论,圆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于长方形。学生通过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可以激起其创造性思维。最后还可以挑战教科书,是否可以拼成其他学过的近似图形呢?作为课后的实践作业进行探究,书写探究过程。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养成大胆提出质疑的习惯,不断的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

五、结论

趣味课堂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将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小学高年级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积极性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也变得更加和谐友好,形成了良性的循环。为高年级学生打造趣味课堂,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发散思维,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郑得星.小学中高年级如何构建数学趣味课堂[J].华夏教师,2018(20):60-61.

猜你喜欢

趣味课堂小学高年级数学
例谈小学语文趣味课堂的构建策略
“趣味课堂”在技工院校语文课中的应用探究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