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分析城市规划中生态规划设计

2018-05-23刘海涛

建材与装饰 2018年21期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设计规划

刘海涛

(桂林市规划局 广西桂林市 541199)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尤其是城市居民对于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态城市建设呼之欲出,重要性日趋凸显。一些城市规划人员开始研究将生态城市规划纳入现代城市设计规划中,这一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投入巨大的人财物,还需要生态规划设计人员掌握生态学相关知识体系,对其专业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1 传统城市规划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区别与联系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主要从传统城市规划继承和发展而来,但和传统城市规划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具体对比如表1所示。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主要从生态价值观角度出发而形成的新的理论方法,其基于很多景观学者对于传统城市规划的意见建议,作为一项专项规划,其必须以城市规划设计方法为引领,其设计过程也必须以其规划思想来参考借鉴。综合来看,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凸显生态规划的重要性,从而更鲜明的体现生态的重要性。

传统城市规划专业范畴较广,主要包括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等方面,很多均不属于城市规划方面的理论,但在设计实践中,却很难将其独立出来,有的人想用规划理论来概括,但如果这样,景观理念就没法纳入进去,这显然是违背实际的。实践中,城市规划理论可以区分为横向和纵向两种理论,而纵向理论就是规划中的核心价值观,这是区别与社会学、生态学、地理学的主要标志,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就是通过探索人类的价值观来对于城市发展潜力和方向实施科学分析,通过价值观的探索来分析城市规划理论,就这方面来说,城市规划理论又可以划入哲学范畴。

表1 传统城市规划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区别

2 城市规划中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

(1)实施科学土地规划

城市建设发展中,土地是最可贵的资源,也是最紧缺的资源,这就要求生态城市规划过程中,必须把土地作为第一资源来考虑,要科学利用土地,合理规划土地,有效提升土地使用率。

(2)实施科学的水资源规划

水是万物之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一大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相继出现,城市对于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一点必须在生态城市规划中予以高度重视,水资源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作用十分重大,必须注重先进技术的运用,加强水资源的节能化使用。

(3)实施科学的能源规划

城市发展离不开工业的发展,工业发展自然离不开能源的支撑,所以在生态城市规划中,必须对于能源结构实施合理规划,要尽可能多的使用清洁能源,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要大力发展节能减排先进技术,对城市能源结构实施科学规划。

(4)实施科学的交通规划

城市建设的一大重要特征就是交通便利,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多,对于城市交通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城市道路的数量和质量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切实采取措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5)合理实施绿地规划

生态城市建设如何,绿地面积是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所以在城市生态规划建设中,必须加强对绿地的保护,要根据城市特点和地域环境选择合适的绿色植物,要实施科学的养护举措,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持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3 生态城市的主要特征分析

(1)和谐性特征。更加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融洽关系,从当前我国一些城市发展现状来看,我们的活动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建设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但还没有能有效的创造出满足我们自身需要的环境需求,这就是生态城市建设所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2)高效性特征。就是要建立一个高效的流转体系和转换体系,对于流转体系来说,就是在人、信息和能源等资源之间的流转,创设较为科学的环境条件。对于转换体系来说,就是在产出和投入间呈现出“倒三角”的模式,从而较好的降低城市污染排放,降低经济损耗。

(3)整体性特征。整体性就是指发展的系统性、协调性,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不仅仅追求环境之美,更深层次的是需要保持生态和经济的平衡发展、可持续发展,这一点随着科学发展观的确立愈发深入人心,就是不能以牺牲环境生态为代价,就是要的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坚决贯彻习主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理念。

4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构建低碳化的产业链条,积极展开产业结构优化,以生态型城市标准要求为引领,抓好城市产业发展,较好的实现产业结构由能源消耗型向科学发展型转变。

(2)坚持“生态为本、环境为先”的发展方针,在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重点和重心必须放在环境优势上,要尽可能保持原有的地理条件,要充分发挥自然环境功能,规划生态最优先的是不破坏原有的生态,让好的自然环境得以延续和保护。

(3)建立健全生态保障体系,一个完善的生态体系主要包括低碳技术的使用、节能方式的推广、减排目标的实现等等,而且这些运行可以通过相关的管理体系和组织体系去实现。

(4)积极转变生活方式,尽可能的减少城市碳排放,主要针对城市能源、废弃和环境处理等实现生态观念的重塑,这就要求各级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主动遵循低排放原则,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自我调节,具体来说就是:①节约城市土地资源;②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③进行水资源的科学配置;④注重交通、绿地等重要环节。

5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指标体系

(1)碳排放量

主要运用生命周期法、实测法和衡算法对各类碳排放实施测量,从而对城市进行生产生活中产生的碳进行精准测算,并综合运用碳排放途径、碳减排潜力实施深入分析研究,从而得出较为科学的城市标准碳排放量。

(2)人口容量

人口规模对于城市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其对于碳排放量产生着直接影响,一般来说,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碳排放呈现出正向关系,随着诸如北京、上海等一些超大城市的出现,城市背负着较为沉重的生态环境压力,给气候变暖带来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城市碳排放增多,天气恶劣天数也逐年增多,这就需要对城市人口进行科学设计,一个城市不是人越多越好,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内,必须根据产生基础设计、产业布局、交通体系、碳排放标准建立科学的容量模型。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城市化较早,有很多现成的经验可以学习借鉴,我国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要注重吸取有益经验。

(3)自然生态

城市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对于调节城市气候,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甚至泄洪排涝均会发挥积极的作用,还能有效减少建设资金的投入,尤其对于一些较大的绿地、河流、森林、湿地等,要注重积极保护,并有效加以利用,要积极保留其原有的风貌,做好周边环境配套设置和交通完善工作,以此提升城市灵气。

6 城市规划中的生态规划设计分析

(1)实施科学设计分析

城市建设的核心就是城市规划,也是指引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参照,所以促进城市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要科学编制城市规划,应该从环保的生态的角度去思考规划。这其中主要包含城市的生态发展、城市经济、改善自然生态等,必须综合考虑好环境、经济和社会三者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快城市生态建设的步伐,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2)提升城市绿色容积率

当前城市发展已经紧紧和生态保护联系在一起,这一理念已经融入了诸多设计人员的脑海中,他们在城市设计中不断强化着绿化理念,事实也进一步证明,建筑设计中融入植物元素,不仅仅可以增加建筑周围景观,也有利于提升建筑使用的功能性,起到防止“热岛效应”的作用,同时建筑物植物还可以有效防止周边水土的流失,有效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目前国家在考核城市建设中就有一项重要指标,就是衡量城市绿化容积,所谓城市绿化容积,就是城市综合绿化面积,共有三种确定方式:①根据城市设计人员的期望值来确定;②根据预期城市绿化效果来定;③根据各级绿色面积指数来确定。

(3)完善优化城市生态设计

实施生态规划后就可以实施生态城市设计了,这是达成城市生态建设目标的关键一环,也是充分体现城市发展风格、形象和文化、生态的一环,其设计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城市景观设计;②产业设计;③城市住区设计。对于城市景观设计来说,其主要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构成,其中人文景观又包含园林和建筑两大类,建筑景观主要是通过平面规划实施空间设计,对于街道景观设计要尤其重视,不仅仅重视做好低层使用户的景观设计,还要重视做好超高层和高层的景观设置。所谓产业设计就是建立一整套生态型的工业体系,可以采取建立生态示范园得方式实施,在企业类型上,应以高科技企业为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具体来说就是集中发展文化、旅游、医疗、物流和教育等产业,要构建规模化的设计中心,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调整。要构建起科学的环境信用评价机制,并将其纳入社会信用评价体系中,对公众进行展示。在城市居区设计上,要充分运用生态建筑原理,构建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构建起统一的,和谐的基础设施环境。要将文化、生态、历史、现代化设计理念交汇起来,提升城市生态效益,实现景观的生态性。

7 结语

综上,笔者结合多年从事城市生态规划设计实践感到,一个城市要具备生态服务能力,就是要实现自然生态和物种对生命活动的支撑,这一过程有生命形式,也有非生命形式,其体现的是生态规划的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生态规划也倍受人们的重视,上文从城市规划生态设计特征入手,分析了具体举措,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推广性。同时,笔者也呼吁,城市生态规划设计不仅仅是设计专家的事,更是每一个城市居民的事,需要广大公众的参与,确保加速城市生态规划进程。

[1]捧荣伟.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01).

[2]龙丽薇.浅谈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J].低碳世界,2016(09).

猜你喜欢

城市规划规划设计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措施研究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体化探讨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