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私有云的校园广播节目生产系统的设计研究

2018-05-23周蓉

科技与创新 2018年10期
关键词:转码广播节目音频

周蓉

(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南京 21000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新媒体的产生,迫切需要与传统媒体融合渗透。新媒体的产生带来了新的需求,数据的产生,存储、计算都需要大量的服务器,老旧的设备继续更新换代制约着国内广播行业的发展。因广播行业具有的特殊性,云计算概念的引入能为广播节目遇到的困境带来新的解决方案,而我们学校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1 传统广播节目生产环节存在的问题

办公网和音频工作站业务系统网络相互分割。办公网注重节目创意、内容设计,与新媒体联系度大;音频工作站系统网络服务于播出,强调安全性、可靠性,几乎无法向外自由对接。这样的结构形式将对节目创新造成极大影响;各种资源孤立,新闻采编、音频编辑、导播、电话、短信都是独立系统,很难实现数据交互,没有形成一个整体调度,因此,造成各类资源利用率低,用户工作流程复杂,工作效率不高;业务系统功能陈旧,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的节目时效性、多样性需求,造成节目生产滞后。

2 关键技术基础

广播节目的生产也必须在技术上进行创新与突破,以适应新的形势。为了适应节目发展需求,我们希望新的广播技术架构能有以下特点:①广播全数字化发展趋势,以保证音频传输、存储的高质量、高稳定、高可靠。②技术架构网络化。网络化的系统具有高效、实时、资源共享、可扩展等等优势,符合新媒体时代技术平台的特点。③节目形态网络化。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自媒体的兴起,来源于网络的音频(比如微信音频等)成为广播节目的重要来源。我们需要将网络资源快捷地整合到节目中来,需要通过网络拓展广播节目的传播渠道。④整合广播资源。广播拥有众多资源,但资源访问是孤立的,比如播出系统、文稿系统、电话系统、各种存储资源等,都是相互隔离的。这种隔离产生各种业务孤岛,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广播节目生产的效率、形式,甚至创新能力。我们需要整合各类广播资源,打通各种系统间的屏障。⑤安全、稳定、可靠是广播技术体系的核心问题,特别在互联网广泛应用的情况下,业务系统、数据存储、节目播出等方面的可靠、安全、稳定是我们必须注重的。节目制播从主持人的采访录音、素材获取、节目编排、音频编辑直至播出就是整个流程,这么庞大的业务量靠传统的服务器架构是远远不够的。而云计算云平台的产生,为广播节目的制播带来了新的契机。

云平台成本比较低,提供一系列服务资源,比如网络、存储、应用和服务等。云计算一般提供3种部署方式,即“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公有云”相比于“私有云”,具有成本低、选择性更高的特点。由专门的服务商提供统一的服务,从程序、软件到各种资源等。而“私有云”是企业本身因为特定的条件搭建的云计算基础架构,由企业自己运行和管理维护,具有一定的私密性。“混合云”则是两者的兼并。

虽然“公有云”推广更加普及,但广播行业原则上要求业务网与互联网物理隔离。业务网络只能对内,多业务系统需要共享资源,所以,学校需要建立自己的“私有云”服务。

3 系统需求设计

我们需设计一套基于私有云的广播节目生产系统,必须注重安全性,一般只包含内容制作业务模块和集成管理业务模块,内容汇聚业务模块和内容发布业务模块会通过中间安全区与私有云隔离开来。内容汇聚业务模块中收集到的线索库可以通过中间安全区的过渡提供给私有云中的内容制作业务模块使用,制作完成的节目内容经过转码审核存放在媒资库中,而通过信号收录工具可以将私有云里的电台模拟信号收录转码为IP直播流,媒资库中的成品节目和转码后的IP直播流再通过中间安全区提供给内容发布业务模块进行融合媒体内容发布。从架构上看,系统分为3个层面,即基础层、公共软件资源层、业务层。

3.1 基础层

该层由虚拟化服务器池、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NOSQL数据库集群、VoIP程控交换网络组成。服务器系统环境搭建将从成本、资源利用、横向扩展能力、安全冗余、灵活配置等角度考虑,课题需采用虚拟化服务器系统平台搭建项目硬件环境,以Linux+Java+NoSql为基础搭建服务器软件环境;音频系统以VOIP电话程控交换为核心接入办公网络,为项目提供各类数字电话支持业务,同时,通过VOIPAES硬件转换设备高可靠接入调音台,实现数字化导播功能。

3.2 公共软件资源层

该层由各类可为节目生产系统提供服务资源组成,包括文件存储、管理,文件转码、同步、镜像、短信收发、音频录音等,该层对各业务层提供后台支持。公共资源层与其他各业务子系统为松耦合关系,通过WebService接口实现数据交换,业务层系统不能直接访问存储、短信等直接资源。

3.3 业务层

该层除了完成广播现有子业务功能在新架构中的移植使用外,还需要完成分布式数字化导播系统设计,以基于网络的VoIP程控交换系统为核心,实现分布式电话导播系统,方便用户实现无地域限制电话录音、采访、节目制作、播出、营销等业务,以实现广播网络系统与广播音频播出系统的信号交换。

4 结束语

本文研究的课题除了能支持广播业务系统基于互联网的生产外,也能够支持广播传统的节目播出流程,并与台内音频播出设备无缝对接;可实现数字化导播、自动音频转码等业务模块,补充了在私有云架构下,广播传统业务的缺失。虽然能解决一些问题,但也存在缺点,比如数字化导播系统还存在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文件调度系统存在速度较慢等问题,在日后的工作中,将逐步优化,以期完善。

参考文献:

[1]王于丁,杨家海,徐聪,等.云计算访问控制技术研究综述[J].软件学报,2015(05):1129-1150.

[2]张骁.自媒体的分类和发展路径研究[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15.

[3]张景辉,岑际.国外数字音频广播的发展现状(一)[J].电声技术,1995(03):30-41.

[4]张景辉,岑际.国外数字音频广播的发展现状(二)[J].电声技术,1995(04):15-20.

猜你喜欢

转码广播节目音频
On Doors
Egdon Heath (Extract from The Return of the Native)
柏韵音频举办Pureaudio 2021新产品发布会
新媒体时代广播节目编辑的角色转型及定位
少儿广播节目未来发展之我见
广播节目播音主持人语言表现力及基本素养研究
视频转码软件的需求和框架分析
基于小波域的DVC到HEVC快速转码研究
如何进行优酷超清视频的转换操作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正确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