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05-21张筱蓉

世界家苑 2018年4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张筱蓉

摘 要:教育改革的推广促使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主要是以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由此培养高素质人才,这种新型高等教育模式能够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教学的创新,这种新型培养模式必将能够改善当前教学现状,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市场所需,这对于学生日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文章中简要阐述了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具体论述了相对完善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校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教育一直是我国教学的重点,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全面且有效的创新教育,能够为社会提供专业化的优秀人才,使其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为了更好的进行人才创新创业培养,高校采取个性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由此能够促使个性教育能够获得相对较好的效果,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本文中重点分析了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并且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健全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本次研究能够为之后的教学给予参考依据。

一、构建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理念

高校教育伴随教学改革的推广其重视度得以不断提升,而教育本身属于个性化的过程,而对学生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利于学生能够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实施个性化教育必须要具备相应的前提要素,其一,必须要尊重受教育人员自身的个性;其二,为受教育者提供个性提升条件及空间。所以我国高校采取个性化教育则需要具备相应的前提要素,即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化,在此基础上,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彰显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予以创新与改进,不要突显统一化,为学生能够开创开放式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具有独立能力,同时兼具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是非常有利的因素,这属于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具体教学工程中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具有相应的创新意识,兼具创新思维,还能具有极好的创新精神及能力。这在某种程度上对传统教育造成极大的冲击,要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科学掌控创新创业教学,并且将其与学历、专业及素质教育等相联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将教育改革能够得以全面落实,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针对创业教育本身来说,需要联合创新训练,注重培养学生具有企业家精神,同时还能兼具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搭建多元化的创新培养环境,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显著提升,能够大幅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健全人才培养模式

从目前情况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相对来说比较完善,而且是多层次及多类型复杂系统,正是因为这种特性,才使得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具有多元化,而且还具有层次性,必须要针对不同层次及类型,高校才能明确人才培养的模式,从而能够提供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在这一方面,美国具有极为丰富的经验,我国高校可以从中吸取精华部分,从我国教育现状层面着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学术研究型、工程技术型、应用型、技艺技能型。对于学术研究型而言,其重点在于科学创新,高度重视原创性及首创性,从而突显人才培养高起点,还有高水平及高标准;工程型技術人才,主要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具体表现为以工为辅,以理为辅,再到工理结合等等;应用型人才,重视工艺流程,关注技术设备更新,同时还注重新技术及成果推广,创新管理理念,优化管理形式;技艺技能人才,主要强调的是掌握精湛技能技艺,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能够勤学多练,做到熟能生巧,推出功能出新,从而能够让学生具有综合能力,同时兼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需要从以下层面着手分析:第一,设置专业拓展课程,构建完善技能培训平台。在开展过程中不仅要组织校内课堂教学,同时还需要完善工作室项目技能培训,将两者模式进行有效的融合,这样能够让学生具有专业化综合项目训练,由此能够将“教、学、做”予以融合,基本来说都是以任务作为驱动,将项目作为导向,真题真做,学生能够参与的模式能够最大限度提升他们实践能力,从而促使其专业能力的提升,并且完成职业素养同步培养;第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化的拓展平台。实施个性化教育,在此过程中要处理以下两者之间的关系,即专业调整、稳定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突出专业特色,并且关注其发展前景,强化内涵建设。利用整合及交叉渗透等模式,从而改造传统教学模式,并且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这样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经济社会需求;第三,实施创新创业实践,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一方面来说,高校需要构建科学化竞赛平台,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具有专业技能,让学生能够通过一系列训练模式这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必须与学生专业相结合,这样能够增加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并且具有实践创新能力;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创建学生创建实践基地,主要是以大学生科技园为主,同时还可以创建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通过课题立项的形式,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良好的基础要素,同时为其制定训练计划项目,提供必要活动经费,准备场所及相关设备,从而促使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得以显著改善。个性化教育是当前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主要模式,这与当前市场所需有着密切的关联,并且能够为社会培养更专业化的人才,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更好的创业。从本质上来说,个性化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创新,并且能够对现有教育体制的创新研究,能够完善相应保障措施,这样能够确保个性化教育能够获得更有益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必须要构建创新创业扶持激励政策,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而且高校还应当按照项目运作情况,制定相关制度。从个性发展及特长培育等层面设置相应的学分,从学生及教师两个层面采取相应的策略,为创新创业提供必要保障。

四、创新创业教学评价体系

以往的教学评价体系相对来说比较单一,而且对于学生的评价缺乏公平性,这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是非常不利的因素,因而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教学评价体系,必须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基准,创建具有个性化多元评价体系,并且融入多种评价方式,从而能够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予以整体把关,从全方位实施科学化评价。在评价内容方面,主要是以创新创业课程质量,还有课堂教学为主要内容,同时还要抓住实践教学,这样能够让教学评价更为科学合理,同时这样的评价更为准确;在评价主体方面,高校、学生、家长及企业等,则需要做到全员参加,这样能够推动创新创业教学评价更具实用性;在评价指标方面,要关注规范及恰当、统一,要按照不同高校的专业特点,从而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从而明确个性化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及手段方面,注重过程监控,能够将以下方法予以融合:考试、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等等,还需要注意的是,设置相应学分,在一定范围之内,能够实施学分置换;而从评价效果层面分析,不能只以对知识的掌握为主,要从整体角度予以分析。

结语:

总体来说,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应用能够打破以往的教学弊端,让高校人才培养更能符合当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还能增加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并且采取恰当的措施完善教学效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高校必须要具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理念,并且创建适当的教学体系,更重要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使其能够具有极好的综合能力及素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能够对学生专业技能及综合水平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功效,真正改善当前教学弊端。本文对此展开全面且细致的分析,提出具有专业性的改进措施,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郑瑞楠.研究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J].山东工业技术,2017,(13):228.

[2]丁永斌.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证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10):160-161.

[3]崔益虎,郭万牛,陈同扬.高校创新创业人才个性化培养的模式及其拓展[J].教育探索,2016,(12):61-64.

[4]曾淋.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企业导报,2016,(19):123.

[5]刘丹.基于个性化教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6,18(08):82-85.

[6]梁真真.农业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6,36(16):176.

[7]李明堂,李翠兰,刘金华.浅析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J].现代交际,2016,(14):231-232.

[8]姜慧,殷惠光,徐孝昶.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03):27-31.

(作者单位:楚雄师范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提高实验动手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