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月牙儿》:老舍的情怀与深思

2018-05-21狄子怡

世界家苑 2018年4期
关键词:月牙儿老舍

狄子怡

摘 要:与老舍其他的作品相比,《月牙儿》十分普通,与其他作品的风格也不同,少了些许幽默。多了写伤感。多数读者和研究者认为,《月牙儿》以月牙儿为主题,通过展示主人公对月牙儿的不同感受,书写了一段人生悲剧,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月牙儿》也表达了老舍对爱情的伤痛,让我们看到了幽默背后的苦涩。

关键词:《月牙儿》;老舍;苦涩

《月牙儿》是老舍创作的中篇小说之一,他用清新自然的笔墨揭露了黑暗社会的现实。在小说中,“月牙兒”以独特的象征意义,在老舍的笔下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表达了对主人公的同情,在含蓄和明朗之间表达了老舍悲愤和沉痛,引发了读者的深思。

一、月牙儿象征意义

月牙儿是常见的自然之象,但在老舍的笔下却成为了主人公寂寞时的伴侣。现实很无奈,生活很艰辛,使主人公感到十分压抑,月牙儿就成为了主人公的代言人,它也具有了思想和情感,与主人公相依相随,成为了小说的主题,为主人公诉说着苦难回忆。在小说中,月牙儿的每次出现都显示了主人公心境的变化,暗示了纯洁少女向娼妓的沦落,月牙儿的每次出现都好像是要讲诉一段段的故事。主人公的命运也像悬着的月牙儿一样,始终处于黑暗社会之中。月牙儿不仅象征着她悲惨的命运,小说前半部分的频繁出现象征着她一次次遭受打击,她的生命就像月牙儿发出的微弱的光一样,有着及其渺茫的希望。在小说的中间部分,月牙儿出现的次数变得很少了,这说明主人公享受到了暂时的安宁。但在小说的后半部分月牙儿像无边的黑暗一样吞没了主人公,暗示了命运是无法逃避的。在最黑暗的时刻,主人公将自己完全展示给了月牙儿,展示了她的勇气和斗争精神,最终仍是败给了饥饿。

主人公受过教育,她不想像妈妈一样出卖身体,但受到了生计、爱情等方面的打击后,她也难逃当暗娼的宿命。最后,她似乎意识到了自己注定的命运和无奈。主人公虽然害怕变成妈妈那样的人,但还是走上了妈妈的路,这是一对母女饱含血与泪的控诉。因此,我们应同情她们,同情她们为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的所有付出。她们挨饿受冻、居无定所,已经毫无安全感而言。在受到了胖校长侄儿的欺骗后,她得到的短暂的快乐也失去了,她遭受了致命的打击,成为了她成为暗娼的直接原因。这样,在生存需求、爱的需求等方面受到严重的限制后,主人公已不再需要尊严,自暴自弃,走上不归路。

可见,月牙儿是小说重要的抒情意象,构思十分独特,也十分准确,显示出了老舍在小说构思方面和任务塑造方面的超高造诣。

二、对主人公原型的探究

老舍把《月牙儿》的主人公写的年轻、美丽,但遭受厄运,表达了对主人公的悲悯之情。我们也常常惋惜,如果她能坚持以下,她也许能够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但是在“肚饿是真理”的社会,人在饥饿面前没有选择。老舍出身贫困,对穷人有着独特的情感,在《月牙儿》中暗含了老舍对痛楚爱情的感悟。老舍三岁失去父亲,开始由母亲养活他,他把这段记忆放到了这对母女的身上,包含了对她们的同情。老舍在9岁还没有上学,在得到了刘善人的资助后才走进学堂,他喜欢上了刘善人的女儿,但两人的身份地位相差悬殊,不能谈婚论嫁。后来刘善人因被骗倾家荡产,出家为僧,刘小姐也出家为尼。老舍外出教学回来时发现自己爱的刘小姐已经成了暗娼,这现实折磨着他。老舍终将这段记忆放在了小说里,即使“她”是暗娼,她也清清白白,表现了老舍对刘小姐的真挚情感,成为了他文学创作的源泉。

三、个性解放造成的悲剧

五四运动后,个性解放逐渐深入人心。面对专制统治,女性在个性解放的呐喊中所展现出的反抗精神、批判精神等逐步表现到了政治生活之中。对文化专制主义的批判来自于西方自由主义,反应在文化和政治上就是思想解放。主人公开始受西方个性解放的影响,但后来又一步步放弃这些新思想,回归了传统,反应了民众还很不适应西方新思潮。就像《月牙儿》中的女主人公一样,她希望自力更生,但在遭受了一连串的打击下不得向世俗头像和妥协。小说深刻剖析了个性解放和恋爱自由等新思想的局限性,在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下,新思想无所依存。经济独立只是女性独立的第一步,而并非人格的独立,时代的变迁也并没有改变女性对男性的依附关系。

《月牙儿》是一曲女性的挽歌,悲叹了旧社会女性的不幸命运,展示了命运的无奈和无情,女性解放之路漫长、沉重。在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十分薄弱的社会,个性解放只是空谈,能看到、听到,但永远触摸不到。妇女要想获得真正的个性解放,首先要在政治上取得一定的地位,掌握经济独立权,还要推翻旧的封建制度,彻底变革社会制度,并与旧思想抗争到底。这些都为当今的有关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月牙儿》这部看似普通的小说,显得更加意蕴深长,富有可读性,引发了读者的深思。

参考文献

[1]李喜仁.老舍作品《月牙儿》中的“月牙儿”意象[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5(05):82-84+101.

[2]张爱兰.男权社会中的女性生存——老舍《月牙儿》与《阳光》新探[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03):18-21.

[3]范亦毫.论《月牙儿》及其在老舍创作史中的地位[J].文学评论,1984(04):45-53.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猜你喜欢

月牙儿老舍
解人之难的老舍
印象·老舍纪念馆
我写我的
我写我的
月牙儿
月牙
“对话”小伙伴老舍
月牙儿
小月牙儿
在济南,重寻老舍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