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止齐抓共管变成“九龙治水”

2018-05-21王锁明

群众 2018年8期
关键词:分工问责部门

王锁明

在实际工作中,齐抓共管是一个高频词。一项综合性工作应如何开展,人们时常会听说要“齐抓共管”。事实上,一些涉及面广、任務重、时间紧和要求高的工作任务,仅靠一个部门单打独斗确实行不通,需要发动和依靠相关部门同心协力,才能抓住管好。然而,现实中有的齐抓共管却成了“九龙治水”,出现“齐抓”都不抓、“共管”都不管的情况。这既影响了工作的顺利推进,浪费了国家的经济社会资源,也导致一些改革发展目标的落空,更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声誉和社会形象。

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齐抓共管有助于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但问题是在一些地方和单位齐抓共管变成了“不抓不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在责任螺丝没拧紧。

一是全局观念不强。齐抓共管之所以在实施中“变了味”,演变为无人抓无人管,这与一些部门及工作人员的本位思想严重密不可分。仅从自身利益出发,缺乏顾全大局的意识,缺乏精诚团结的合作精神,习惯于经营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将眼光紧紧盯在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上,要么不作为,要么乱作为,结果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摩擦、扯皮、掣肘等问题,使得一些早该解决或者需要协作解决的问题久拖不决。

二是分工职责不清。现实中,一些本应由多部门协同完成的工作,结果是该谁抓不知道、该谁管不清楚,齐抓都“不抓”、共管都“不管”。究其原因,也与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晰有很大关系。责任夯不实就谈不上落实。由于相关责任主体的责权利分不清,有麻烦就会相互推诿,该承担的不承担,没有担当也没有作为。有了责任你推我搡,有了好处一哄而上,有了难处一哄而散,出了问题板子不知道打在谁的身上,这势必会造成“不抓不管”的不良结果。

三是沟通协调不力。一项整体性工作在实施中出现“踢皮球”的情况,除了分工责任不明确之外,还在于在分解分配分工时,各部门各单位沟通协作机制欠缺,相关衔接部分往往留有某些空当或模糊地带,如何合作或联动没有处理好,造成工作盲区和管理漏洞。再者,一项综合性工作往往牵涉到多个部门,少不了统筹协调,但现实中负责统筹协调的监管机构却不明确。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监管机构来分割并管束各部门各单位的权力和职责,所以难免出现各自为政或政出多门的乱象。

四是失职追责不严。齐抓共管走形变味,实施效果大打折扣,还与问责追究不严肃、失责处罚不严厉有很大关系。在责任追究和处罚上,要么是制度体制机制不规范不健全,以致无章可循;要么是监管机构怕“得罪人”,以致能推则推、能躲则躲,不愿去管。特别是对一些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由于问责查处不动真格,不仅不具有威慑效应,也起不到应有的警示教育作用。

五是党性修为不够。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干部缺乏责任心,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其岗不履其职,回避现实矛盾,碰见困难躲着走,遇到责任找借口,该承担的不承担,还常以要“齐抓共管”为自己的不作为进行辩解。在这里,齐抓共管成了互相推诿扯皮的托辞、逃避责任的理由。其“表”是慵懒,“根”却在作风,反映出我们一些党员干部党性修为不高,担当精神欠缺,奋斗意志消退。

齐抓共管之所以变成“九龙治水”,问题的根子在责任意识不强烈、责任分工不明确、责任落实不得力和责任追究不严厉。所以,针对齐抓共管中的“不抓不管”现象,关键还是要从重塑责任入手,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那样,努力“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奉献意识”,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着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这样才能抓出结果、管出成效。

第一,确立大局意识。最伟大的力量是齐心合力。在实施和推进一项综合性工作任务时,关键是心齐,因而相关责任主体要从讲大局、讲责任和讲奉献的高度,牢固确立大局意识、团队观念和合作精神,充分认识认真履职、勇于担当和甘于奉献是立身之本、应尽之责和成事之基,并从服从大局的角度,主动配合其他部门或其他人,积极承担工作任务,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俗话说得好,人心齐泰山移。只有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真正攻坚克难。

第二,明确分工责任。全面夯实工作责任,方能为抓落实奠定坚实基础。为了顺利实施齐抓共管,必须明晰权责主体,严明相关纪律和规矩,增强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为此,主管单位要通过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将工作职责分解到相关部门,各部门再将职责细化,该谁抓的谁抓、该谁管的谁管,通过层层细化责任,确保每项工作都落到实处,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和一级抓一级的工作局面。一旦哪个环节的工作发生差错,应该由哪个部门承担什么责任就很清楚明白,避免部门之间相互推诿。责任夯不实就谈不上落实。如果没有全面责任制,缺乏过程控制,齐抓共管就会虎头蛇尾或是不了了之。

第三,健全协作机制。对于一项涉及多个部门的综合性事务,齐抓共管要想取得好成效,必须健全协作机制。首先,落实主体责任归属,明确负总责的主管单位或领导干部,由其统一分割和管束其他各部门的权力和责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积极推动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其次,在对一个总体性任务进行分解分配分工时,必须将每一段工作的权利和责任落实到位,如同“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解决好部门之间的推诿扯皮问题。最后,为避免把“分工”当“分家”的各自为政现象,还要指定工作衔接环节的牵头单位及负责人,明确管理主体,使其切实负起责任,消除部门之间因无人问津而致工作盲区和管理空白的问题。

第四,加大奖惩力度。把齐抓共管落到实处,必须强化制度建设,健全检查、监督、考核、奖惩等硬性约束机制。首先要发挥正面激励的引导功能,通过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形成为敢于担当者担当的体制,并通过提拔重用那些干实事、干好事和干成事的同志,发挥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的激励功能和标杆效应。同时,坚持激励和约束并重,对那些不思实干、推卸责任的人员,要加大考核追责力度,特别是对玩忽职守、推诿扯皮而造成严重后果的部门及人员,要严肃问责、严“打板子”直至依法严惩。通过强化监督执纪和问责,增强相关责任主体的责任心和担当精神,让他们将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和落实在行动上。唯有如此,相关部门和责任人才能切实负起责任。

第五,锤炼党性修为。齐抓共管中出现的不作为现象,折射出我们一些干部缺失宗旨意识、服务理念和担当精神。所以,解决齐抓共管中的不作为问题,还须与治理“为官不为”现象结合起来。“为官避事平生耻”,党的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增强党性修为,树立正确政绩观,牢记执政为民理念,常思为百姓谋福祉,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作为重要遵循,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提升履职能力,形成各负其责、同向发力、实干兴邦的良好工作氛围,不断以优良的工作业绩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作者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教研室主任。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分工问责部门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让事故问责生威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滥问责”的6幅画像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对“数字脱贫”要问责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传销案件查处认定存在部门分工
7部门
施工图任务组织分工之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