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越经济高质量发展“江苏拐点”

2018-05-21章寿荣

群众 2018年8期
关键词:拐点工业化城市化

章寿荣

省委书记娄勤俭指出,江苏要实现党中央提出的“为全国发展探路”要求,就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加快跨越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江苏拐点”。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江苏“六个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决定江苏高质量发展全局的关键环节。面对新时代的高起点、走在前列的高定位、跨越拐点的高要求,必须遵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规律,强化问题意识,补齐突出短板,不断夯实跨越高质量发展拐点的基础,交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秀答卷。

跨越经济高质量发展“江苏拐点”的内涵

率先跨越“拐点”,是“走在前列”的硬指标。江苏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必然意味着要率先跨越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拐点。具体来说,改革开放40年来,江苏经济总量增长超过100倍,但支撑高速增长的比较优势在减弱。江苏推进高质量发展,已不具备高速增长期的比较优势,也不可能再延续过去的增长模式与路径,必须加快跨越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江苏拐点”,把经济发展的动力、模式与路径转到高质量轨道。因此,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科学研判当下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态势,把准方位、精准施策,更好谋划经济向高质量转轨的思路,以高质量发展的优秀答卷实现中央对江苏“走在前列”的要求。

高质量发展“拐点”,是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而形成的“拐点”,具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质量水平的提升。其中,要素质量的提升,表现为资本、劳动、技术等领域的高级要素和创新要素供给逐步占据主导地位;需求质量的提升,表现为居民消费力的增长、消费品质的提升;供给质量的提升,表现为产业、产品、服务供给质量达到较高水平;体制机制质量的提升,表现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二是结构优化。在产业结构上形成以现代产业体系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在空间结构上形成均衡高效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和开放结构,在微观结构上大幅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奠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三是时间能量的消耗。一方面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另一方面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拐点,不是一个可精确计量的特定时间点,而是一个具有弹性的时间区间。

对于江苏而言,高质量发展“拐点”具有特殊内涵,融“拐点”共性与江苏个性于一体。这意味着,跨越“江苏拐点”既要遵循高质量发展的一般演进规律,也要紧扣江苏实际情况,体现江苏区域特质。因此,判断经济高质量发展“江苏拐点”,一要从高质量发展的演进规律出发对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加以评估;二要体现江苏特色,结合江苏的区域特质、特色定位加以评估;三要树立时间区间理念,既要寻找由特定物理峰值构成的具体拐点,也要通过综合判断,得到标识“江苏拐点”的合理时间区间。

跨越经济高质量发展“江苏拐点”的研判

基于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的研判:跨进高品质消费、高质量生活阶段的门槛。

正如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所指出的,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普遍遵循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演进过程。但各经济体面临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向高级形态的演进既具有普遍性,也存在前进、波动、停滞、倒退、飞跃等多种形态。

恩格尔系数是判断罗斯托经济发展阶段的重要参考。江苏城镇、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分别从1978年的51.1%、62.2%下降到2013年的34.7%和36.3%。2017年,中国恩格尔系数为29.3%,江苏恩格尔系数低于这一指标。根据统计,2017年,江苏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2016年的26.7%下降到2017年的26.5%。如果仅从恩格尔系数指标判断,江苏已进入相对富裕阶段。但考虑到住房、教育、医疗等生产性消费上涨与居民收入存在不相适应性,导致恩格尔系数偏低。加之地区和不同收入家庭恩格尔系数差距较大,尚不能得出江苏已进入富裕阶段的判断。

近年来,江苏消费力增长强劲,平均增长显著高于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伴随内需扩张的则是消费层次的迭代升级,形成倒逼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益提升的强大动力,这正是江苏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2016年,江苏城乡居民拥有汽车比例已超过1/3,洗衣机、电冰箱、彩色电视机等耐用品已经成为家庭“标配”。此外,移动手机、计算机等信息产品也基本普及,中高档乐器、健身器材、组合音响等享受型消费也达到一定比例。這表明,江苏正在进入以耐用品消费为主的“高额群众消费”。同时,随着居民对消费品品质及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江苏现有供给体系质量与效益面临极大的提升空间,这也反映了整个社会存在向“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转变的强烈需求。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使内需成为驱动生产的关键因素,需求结构的升级则倒逼供给体系的变革,由此必然要求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以量的扩张为导向的生产模式,要求以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供需匹配推动社会向高阶形态跃升。

基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研判:整体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并向更高阶段迈进。

工业化阶段是判断一个地区所处发展阶段的重要参考。根据钱纳里一般标准工业化模式(准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实现阶段和后工业化阶段),江苏目前仍处于工业化阶段,整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但地区差异较大,苏南等地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2016年江苏霍夫曼系数为0.59,大致处于工业化中后期。

江苏在经历了改革初期轻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以后,逐步转化为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重化工业惯性大,具有自我强化机制,在较长时期内,仍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江苏的产业结构形态。

根据诺瑟姆曲线,以从业人数比例衡量,我省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为17.7%,远超同期第一产业在GDP中5.4%的占比,表明农业经营效益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为45%,与第二产业在GDP中45.0%的占比大致相当;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为39.3%,低于第三产业在GDP中50.1%的占比,表明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不足,与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就业人口比重普遍达到70%左右仍有差距。与国际水平相比,江苏产业结构偏离度较大,还未达到成熟状态,仍需要深度调整。

综合判断,当前江苏整体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但地区差异性较大。尤其需要看到,江苏实体经济发达,制造业体系完整,现阶段仍需进一步巩固提升制造业的规模、质量与效益。苏南地区制造业基础较好、竞争优势突出,尤其需要推动制造业的高点提升,以强化生产性服务业支撑、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塑造制造业新竞争优势为导向,不断赋予工业化进程以新内涵。在这一阶段,江苏需要深入探讨工业化的深化提升与提升制造业及整个产业体系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防止“去工业化”倾向,促进工业化进程深化与工业化质量内涵提升的良性互动。

基于城市化发展阶段的研判:城市化进程进入从加速期向稳定期的拐点,“半城市化”、“逆城市化”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从全球发展规律看,现代化既是工业化的进程,也是城市化的进程。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必然建立在高质量的城市化基础之上,高质量的城市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口支撑和空间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城市化进程经历了一个持续扩张的过程,目前城市化率已接近70%,正进入稳定发展阶段。但由于全省各地发展存在差异,一些苏中、苏北地区仍处于城市化的加速期,城市化仍有较大空间。

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不少地区出现了基于传统城乡二元结构的“半城市化”问题,甚至在城市内部形成了特殊形态的“城乡二元结构”;一些地区则出现了不同于西方国家在城市化成熟阶段才出现的“逆城市化”现象。江苏省统计局调查表明,到“十二五”末,全省仍有7%的人口虽然统计在城镇化率中,但未取得城镇居民的待遇,仍然是农民。农业人口大量转移的同时,“两栖”农民大量存在,并未充分彻底转移。“十二五”期间,江苏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25万人,预计“十三五”期间,约800万农村劳动力进城转户,意味着江苏农村劳动力彻底、充分转移将大大提速。与全国一些地区相比,苏南城乡一体化水平走在全国前列,较好解决了“新城市化”特别是农业转移人口城市化问题,未来仍需进一步提升城市化质量,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也为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支撑。

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态势

当前,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支撑高速增长的重要指标相继达到峰值,江苏跨越经济高质量发展拐点已取得实质性成就。跨越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江苏拐点”,转变高速增长时期形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是前提。这一转变可通过支撑过去高速增长的指标变化加以衡量。从劳动力年龄峰值来看,江苏已越过劳动力供给峰值,这直接决定江苏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从主要污染物排放峰值来看,近年来江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减少,表明江苏主要污染物排放进入下行通道,已达到或接近达到峰值。鉴于江苏能源消耗在高位运行,加之环境污染具有复杂性、复合性、交叉性,部分指标具有潜伏性、隐蔽性,因此江苏要跨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仍需保持定力,久久为功。从传统产能峰值来看,伴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度推进,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传统产业产能陆续达到物理性峰值,这为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腾出了宝贵空间。

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要素、新动能渐成主干,江苏跨越经济高质量发展拐点正获得可靠支撑。跨越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江苏拐点”,能够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要素、新动力是基础。江苏在全国较早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较早开展经济结构调整,一些质量高、效益好、竞争力强的新动能蓄势发力,有效支撑了国民经济平稳发展,避免了经济断崖式下滑造成的破坏。在新动能培育方面,消费对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升。2017年,江苏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61.7%,贡献率稳居“三驾马车”之首,居民消费潜力释放和消费升级,从需求端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2017年,江苏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提高到42.7%和31%,表明江苏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在新产业、新业态中,江苏数字经济规模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广东。2017年,全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销售32718亿元,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9200亿元,均居全国第二。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规模和增速领跑全国。新要素、新动能的持续涌现,标志着支撑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已形成,将成为江苏跨越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拐点的关键力量。

质量效益指标稳定提升,正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拐点,但一些关键指标仍有待提高。质量效益指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最直接的反映。近年来,江苏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稳步增长,从2012年113594元/人上升到2017年180578元/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8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5年为18487美元),但与美国(2015年为98990美元)还存在很大差距。对标上海、广东、浙江等省市,江苏在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专利申请量、商标注册量等一些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指标上还相对落后。这些指标既反映当前地区发展水平,更影响长远发展后劲,是决定未来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必须高度重视,力争迎头赶上,形成支撑江苏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综合分析,江苏正稳步迈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拐点。当然,跨越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江苏拐点”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量的积累达到相当程度之后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作者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猜你喜欢

拐点工业化城市化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秦国的“拐点”
新拐点,新机遇
恢复高考:时代的拐点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廉洁拐点》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