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物质的提纯方法研究

2018-05-18江淑兰

考试周刊 2018年49期
关键词:化学物质

摘 要:初中化学中,物质的提纯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板块出现在课本中,对于它的学习以及研究就变成了必不可少的部分。本文对初中化学在物质的提纯方法研究上做了简单地概述,在沉淀法、电解法、加热法以及氧化还原法等方面做出了简单的解释,并且指出了提纯的几个原则以供大家在进行物质提纯时参考。

关键词:化学物质;化学方法;提纯

一、 引言

物质提纯作为一种我们学习中经常使用的化学方法。提纯是当前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提纯的官方定义是指将混合物中的杂质分离出来,以此提高化学物质的纯度。提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方法,它不仅在化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用途,在生产化工产品中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重要的化学研究与化工产品生产,都是把提纯当作重要的方法。“提纯”有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本文主要介绍初中化学里怎样对物质进行提纯,利用这些原则以及方法简要分析了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

二、 化学中物质提纯的常用的方法

(一) 加热法

当我们要使用的化学物质中存在着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物质,并且属于杂质的物质热稳定性比较差时,便可以直接采用加热法对物质进行提纯,分解热稳定性差的物质,从而使它们分离出来。例:氯化铵一般会在食言中存在、小苏打一般会在纯碱中存在等,这些物质去除杂质基本可直接采用加热法。

(二) 沉淀法

在一种溶液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可以在溶液中加入某种试剂使得杂质沉淀在杯底,沉淀过后使得溶液中的物质能够达到所要求的纯度。使用沉淀法对物质进行提纯时,要注意加入的试剂会不会跟溶液产生其他的杂质,如果溶液中含有着多种杂质,需要几次进行沉淀,要注意杂质的沉淀顺序,保证溶液中加入的试剂能够将上一种试剂除去,并且要注意对一种物质除杂时不能产生新一种杂质。例如:通过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可以有效去除HNO2中混合的H2SO4。

(三) 转化法

将物质分离出来可以采用将某种物质多次转化,这就要求我们采用多种化学反应。例如:在对Fe3+和Al3+进行某种物质的提纯分离时,可以在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使得溶液与两种物质充分反应生成Fe(OH)3和 NaAlO2,对这两种物质充分反应后的试剂进行过滤,之后再分别加入盐酸,经过再一次的化学反应,重新将Fe3+和Al3+生成。我们注意的是在对物质进行转化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分离物质时会产生的损失。

(四) 氧化还原法

1. 对于混合物中所含有的一些具有还原性的杂质进行除杂,可以加入适合的氧化剂进行除杂,将杂质通过氧化的方式去除,从而物质对物质进行提纯。例如:在FeCl3與FeCl2的混合溶液中,通过加入氯水将混合溶液中FeCl2杂质去除。

2. 对于混合物中所含有的一些具有氧化性杂质进行除杂,可以加入适当的还原剂进行提纯,将杂质还原成为所要被提纯的物质。例如:在混有FeCl3的FeCl2溶液中,把过量的铁粉加入到溶液中,通过摇晃的方式,使得铁粉与FeCl3充分反映从而除去FeCl3杂质。

(五) 调节pH法

想要调节溶液的pH指数,就可以采用加入相应的试剂,为了调节指数,通常在溶液中加入难溶物或者微溶物。例如:FeCl3杂质一般在CaCl2溶液中含有,因为Fe3+可以水解,水解之后,溶液的酸碱性便会向着酸性指标倾斜,通过采用调节溶液pH值指标的方法,便能够把Fe3+通过这种方法除去,为了达到此目的,可向溶液中加入CaO、Ca(OH)2或者CaCO3等调节溶液中的pH值。

(六) 电解法

这种方法是指运用电解原理,从而对物质中的杂质进行分离、提纯。例如:用电解法来精炼铜,这种方法是将粗铜以及精铜分别当做阳极以及阴极,应该采用含铜离子的电解溶液,接通流电,当铜离子只存在于阴极时得电子析出,这样一来便从而提纯了铜。

三、 化学提纯的原则

提纯中的主要原则有四个方面:

1. 不增原则:这个原则是指在除掉杂质的同时保证时不增加新的杂质。

2. 不减原则:这个原则是指被提纯的物质不能因为提纯而减少或改变。

3. 易分原则:这个原则就是指进行提纯的操作简便,容易上手,杂质能够不难分离除去。

4. 最佳原则:这个原则是指最好在除去杂质的同时能够将被提增加纯物质的量。

四、 实验案例

(一) 实验目的

1. 让学生体验固体混合物通过实验被初步提纯。

2. 简单学习蒸发操作技术的基本方法,顺便复习溶解、过滤的操作过程。

(二) 实验用品

蒸发皿、酒精灯、漏斗、烧杯、玻璃棒、坩埚钳、药匙、量杯、滤纸、火柴、粗盐、托盘天平。

(三) 实验步骤

1. 溶解:将粗盐使用托盘天平称重,取5.0g粗盐,并且将粗盐溶于10mL的水中,一边加水一边搅拌,直到粗盐不再被水溶解为止。将剩下的粗盐进行称重,计算出多少克粗盐能够溶解到10mL水中。

2. 过滤:将溶液用滤纸进行过滤。

3. 蒸发:把所过滤得到的溶液倒入蒸发皿,并开始加热,蒸发之后便得到精盐。

4. 转移:用玻璃棒将蒸发皿中的固体转移到干净的纸上,并进行称量。

5. 计算产率:对所得的精盐进行称重,通过公式计算出产率。产率的公式为:产率=(精盐质量÷粗盐质量)×100%

五、 结语

在当前的初中教育方面还只是相对来说比较浅显地介绍了提纯的含义以及一些常见的方法,并且在课堂上举出相应的例子,并对其通过实验来验证其结果,更加生动形象地对提纯进行很好的诠释,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同学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做好启蒙工作。对物质的提纯方法进行探讨,并举出实际的试验方法进一步说明。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陆余平,赵拯.对萃取概念教学的探讨[J].化学教育,2011,(4).

[3]柳国辉,谌启标.脑学习理论及其对有效教学的启示[J].中国教育学刊,2011,(8).

作者简介:

江淑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103团学校。

猜你喜欢

化学物质
“三轮法”中考复习新方案 第1讲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1讲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1讲 身边的化学物质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名不副其实”现象例析
第1讲 身边的化学物质
食品包装中化学物质的迁移模型
减肥类保健食品中25种非法添加化学物质的UPLC-DAD快速筛查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1讲 身边的化学物质
专题I身边的化学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