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导语运用的三重境界

2018-05-18徐文花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5期
关键词:导语境界课题

徐文花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276-01

优质课大都设有导语,教师也大都喜欢使用导语,可见导语对一堂课的重要性。可以这样说,一个好导语犹如大剧前的精彩序幕,能先声夺人,牢牢把学生引入艺术殿堂,但又并非所有导语都能达到这种效果。按照效果大小,导语的运用可分低、中、高三重境界,境界不同,导语的使用效果也各异。

一重境界引课题。引出所讲课题,这是导语运用最基本也是最低层的境界。如果没有导语设计,老师踏上讲台就讲“今天我们学习第×课”“我们今天学习课文×××”,会让人感觉很突兀,听起来极不自然。要想消除这种突兀的感觉,听起课来让人觉得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就需要设计一个导语。如导语“大家见过蝉吗?了解蝉吗?今天我们就通過学习《蝉》一文,对蝉进行详细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你见过苏州园林吗?你知道苏州有四大园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苏州园林》”“他的诗被人们称为‘诗史,他被人们称为‘诗圣,他就是——(学生回答)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的诗歌×××”等等,就起了个引出课题的作用:导语讲完了,课题引出来了,讲课也就顺理成章了。但如果导语仅用在这个层次上,哪只能说导语运用的水平太一般,更多的教师能把导语用到第二重境界:激发听课兴趣。

二重境界激兴趣。激发听课兴趣,这是导语运用的一个更重要也更高层的境界。精彩的导语一讲,教师口吐莲花,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参与听课、探索的兴趣,那么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半。很多教师在设计运用导语时,就着眼于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从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尝试:故事激趣、情景渲染、多媒体运用等等。如用三顾茅庐的故事引出课题《出师表》;用播放贝多芬的名曲《命运交响曲》渲染情景,导出课题《音乐巨人贝多芬》;用豫剧花木兰视频选段,引出课题《木兰诗》等等。以上讲故事、看影像等导语的设计,都创设了一个令人眼前一亮、心头一震的情景,激发了学生参与听课的兴趣,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导语能运用到这重境界,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我们还不能止步于此,因为导语运用还有一重更高的境界:关联课堂主题。

三重境界联主题。关联课堂主题,这才是导语运用的最高境界。导语设计内容与课堂讲课主题相关联,既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更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堂主题的理解,这是导语运用的最高妙之处。如让学生欣赏一幅关于葛优的漫画图像,引出课题《淡装浓抹总相宜》。教师讲课却先让欣赏一幅漫画,究竟怎么回事?这幅漫画和要讲的课文究竟会有什么关系?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当学生领悟到漫画需要靠夸张手法来突出人物特征,而文章需要靠夸张等修辞来描绘事物的时候,顿时心有灵犀、豁然开朗,一种曲径通幽、豁然开朗的乐趣油然而生:教师巧用一幅漫画作导语,既激发了学生思考的乐趣,同时很好地诠释了《淡装浓抹总相宜》的课堂主题。再比如《泊秦淮》一课的导语设计:“同学们,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段佳话,一首诗用一条河的名字来命名,这条河又因为这首诗而声名鹊起,成为了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同学们知道是哪条河,哪首诗吗?”这个导语设计也很成功:古诗描写河流的有很多,但在题目中出现河名的却很少,《泊秦淮》就是其中的一首,到底是河借诗而扬名呢,还是诗因河而被颂呢?一个简单的问题,激发了学生探索诗歌与秦淮河的兴趣,也点出了《泊秦淮》诗歌与文化名河秦淮河相得益彰的关系,点出了秦淮河乃歌舞繁华、灯红酒绿之地,关联到了诗歌讽刺统治阶级醉生梦死的主题。老师如果能把导语运用到这重境界,可以说就离大师级的教师不远了。

一重境界引课题,二重境界激兴趣,三重境界联主题,各位老师,你的导语能运用到哪一重境界呢?

猜你喜欢

导语境界课题
阳光
如何写读后感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阔腿裤的小秘密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
最高境界
从课题指南或总课题中选课题
最高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