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条约》课堂教学随想

2018-05-18张继斌

考试周刊 2018年46期
关键词:国际关系民族主义

摘要:《南京条约》作为近代中国的标志性事件,要作为屈辱史重点讲解,通过《南京条约》折射出来的我们民族自身的无知与愚昧更要讲。在教学中我们强化民族主义情感的同时,不能一味追求集体主义观念,不然我们就有可能走向功利主义,最终背离民族主义的初衷。

关键词:《南京条约》;国际关系;民族主义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此后西方列强接踵而至,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大量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不断沉沦。对于这一内容,历史教材中都会浓墨重彩的描述,但教材内容过于抽象化,缺乏具体的描述。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则会使原本丰满鲜活的历史被遮蔽,原本趣意盎然的史实会成为鸡肋变得索然无味。其实在这背后还有很多我们不太熟知的史实,抑或有些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条约名称如何而来?条约究竟哪里不平等?在痛陈列强侵略的同时我们又该如何反思我们自身的问题?在此摭取一二,以飨广大同仁。

一、 说一说条约的名称

《南京条约》的内容由英国政府一手制定,英方不允许清政府做任何修改,并屡以进攻南京相要挟。条约的最后是时间与地点: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即公元1842年8月29日,江宁省会皋华丽船防。该条约原本是没有正式名称的,条约签订时“南京”称“江宁”,因此在当时该条约被称之为《江宁条约》,后来才通俗的称之为《南京条约》。

南京是我国历史古都之一,公元前472年越国大夫范蠡在这里修筑了越城,视为南京建城的开始。魏晋时期的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在此建都,先后称建业、建邺、建康,南京也因此有了“六朝古都”的声誉。北宋时期称江宁府,南宋改称建康府。元朝时在此设集庆路。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改集庆为应天府。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应天府为京师。1402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帝位,1421年迁都北京,将应天府改为南京留都。明英宗正统年间,撤销应天府,正式命名为南京。1645年,南京被清军攻陷,降为江宁府。辛亥革命以后,又改称南京。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南京条约》签订之时,“南京”官方称谓应该是“江宁”。

二、 谈一谈条约的内容

在《南京条约》中英国人选择的五处通商口岸的原因是:广州是传统外贸口岸,是战前主要的通商口岸;厦门是走私最猖獗的地方,便于列强商品输入;福州靠近生产红茶的武夷山,而茶叶又是中英贸易的大宗;宁波是人贩子集中地区,便于列强进行劳动力的掠夺;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位于东部沿海的中间,临近富饶的江浙地区,具备天然良港的先天优势。

关于《南京条约》,蒋廷黻先生在《中国近代史》中作了如下的精彩评述:时人普遍认为治外法权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那是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至于协定关税,每种货物应该纳多少税都明白地载于条约,那就可以省去争执,因为广东地方管理的苛捐杂税是引起战争的重要原因,而且新的税则平均到5%,比旧日自主关税还略高一点,他们计算以后认为海关的收入比以前还要多一些,交涉者为此洋洋得意,认为这是外交的胜利。最后蒋廷黻先生得出了如下结论:不平等条约的根源,一部分源于我们无知,一部分源于我们的法制未达到近代文明的水准。

三、 想一想自身的问题

我们现在所谈论的国际条约平等与不平等,是以近代以来欧美国家确立的国际关系准则为尺度的。判定是否为不平等条约,有两个原则可以遵循:一是条约缔结的双方在形式与程序上是否平等;二是条约双方是否对等,在内容上是否损害了签约方的主权。缔约方在形式与程序上是否平等,主要强调在缔结过程中是否有强迫性行为的发生,是否有直接或间接的威胁——主要是武力或潜在的利益方面的胁迫与威胁。条约内容是否对等,是否侵害了缔约方的主权,是判定条约平等与否的主要根据。而当时的清政府的统治者,由于长期处于“天朝上国”的朝贡外交的盲目自大之中,缺乏基本的近代外交观念,对今天我们看来“平等”的条款往往愤怒不已,而对今天我们看来为“不平等”的待遇却欣然接受。

中国式的爱国往往建立在对外仇恨、对内偏袒的基础上。我们总是生活在这样的一种爱国思维之中:千方百计挖空心思地去找别人的缺点、放大自己的优点,把造成自己的不幸与灾难的原因全部推到對方的身上,这也就是张鸣先生说的“怨妇心态”。魏勇说道:“我以为真正的爱国者是督促自己的国家反省甚过督促别人国家反省的人。唱自己国家的赞歌,这是人类自然的本性,这也是爱,不过,这是一种本能的肤浅的爱。真正的爱是对自己国家的批评乃至于苛求,只要这样才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利益,这是大爱,那种听不得有人说自己国家坏话的爱是一种狭隘的爱,或者说是一种溺爱,溺爱的结果是把一个民族变得骄纵、弱不禁风。”

蒋廷黻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在近代史教学中我们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但是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如何反思我们自身的问题,这样才能教育我们的学生做一个理性的爱国者,而不是一个个“愤青”。著名国际政治专家、社会学家资中筠也说过:“没有经过启蒙的民众,不会理性思考,没有法制观念,很容易被煽动。有的时候,那些饱学之士也不见得不犯糊涂。对全民来说,诉诸国家主义,打出爱国旗帜,是非常有效的,谁也不敢反对;对下层来说,民粹主义,劫富济贫,特别有号召力。无论对于过去还是现在,国家主义和民粹主义,都是值得警惕的两大危险。……前一阵发生的以‘爱国为名(2012年抵制日货斗争)的打砸抢暴行,使我感到悲哀:一百年了,没有长进,上面还是慈禧,下面还是义和团。”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以《南京条约》为代表的屈辱史是应该重点讲解的,但是面对列强欺凌时我们自身表现出来的无知与愚昧更要讲。民族主义固然是强化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有力的工具,但是如果我们一味地追求集体观念,强调民族认同感超过尊重国际公理与普世价值的时候,我们就有可能背离理性主义原则走向感性甚至短视,最终背离维护正确的民族主义与历史观念。中学历史教学必须在情感态度价值观问题上保持高度的警惕,切忌盲目与宣泄,做到真正的启蒙与理性,做一名真正理性的民族主义者,以切实体现历史教育的以古鉴今之效!

参考文献:

[1]蒋廷黻.中国近代史[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

[2]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3]魏勇著.用思想点燃课堂[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张继斌,河北省唐山市,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国际关系民族主义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论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的近代嬗变
宗教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和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霸权秩序”的国际关系多维度视角探析
浅议英联邦诸王国的主权沿革
担和平崛起大国形象,建和平稳定中日关系
国际化管理和国际化人才关系的探讨
韩国历史编纂学中的民族主义
三民主义之民族主义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