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

2018-05-18孙玉娟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5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孙玉娟

【摘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期间,各式各样的传统文化精神得以复苏,引起许多媒体和社会单位的关注,而其中最富有代表意义的则莫过于工匠精神。如若想要令我國谋求更加长远化的发展道路,同时带动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结果,就必须选择同步进行饱含工匠精神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基于此,高职院校理当以身作则,努力在语文教学中开辟出更加科学人性化的工匠精神培养路径,使得不同专业学生都能够具备可靠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避免和时代发展要求产生任何冲突迹象。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160-01

从广义上来说,工匠精神是职业精神中的一种,是工作人员的工作价值观及工作行为表现力的标杆。具体意义上来讲,工匠精神是工作人员对工作的态度,是对所负责领域精益求精不断改善的过程。工匠精神的核心要求是工作人员对工作品质的不管提升。其内涵包括:精益求精;严谨专注;坚持不懈;爱岗敬业。

一、高职院校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意义

1.培养工匠精神是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产业结构的整体变革要依靠人才队伍素质的提高来实现。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规格和人才要求的重任。

2.培养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

高职生不仅要有实用够用的技术技能,还要有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改革创新的理念和追求。只有这样,才能从容面对市场的竞争、企业的挑选和自身的发展。

3.培养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加强语文教育教学的需要

在高职院校,作为基础课的语文教育,相对于专业学科,被摈弃于边缘地带。但高职院校语文教育不但在引导学生热爱、规范和运用本民族语言方面有专业优势,而且在提高学生做人做事的内在文化素质和文化底蕴方面更有引导优势。

二、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策略

1.在教学过程中感悟工匠精神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承担着德育的重任。因此,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见贤思齐,为学生做好示范作用。中职语文教师首先要有工匠精神,这种精神包括渊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和对于教育事业敬业的态度。中职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感染学生,使学生受到工匠精神的熏陶。

教师在课文讲解过程中应加强对工匠精神的渗透,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感悟工匠精神。教师在讲解课文内容时要根据课文主旨和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诚信敬业、执着进取等精神。教师还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悟工匠精神。例如,辩论法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职业情景模拟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精神和优质服务的意识;翻转课堂教学法培养学生埋头苦干、精诚合作和精益求精的意识。

2.在课外阅读中渗透工匠精神

学习语文不能局限在课堂教学中,课外阅读同样非常重要。朱永新教授说,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实现我们的人生理想,但一定可以使我们更接近人生理想。阅读可以促进个体心灵的成长和个体精神的完整发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学应重视课外阅读在培育学生专注和精益求精等人生态度方面的作用,科学合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很多电子书已替代纸质书,课外阅读逐渐进入微阅读时代。教师应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电子书,定时向学生推送趣味性阅读内容和竞赛性阅读活动,并与过程性考评相结合,引导学生深浅阅读相结合。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以微阅读内容为基础,自觉扩展,进行拓展阅读。同时,语文教师可以与学校图书馆合作设立“校园有声读书馆”,要求学生下载APP,按时报到,分享学习心得,开展讨论,为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供良好的平台。

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书目。但是书目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结合语文教学的阶段性目标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开列书单。书目中的作品不能局限于名著本身,还要涉及对名著的解读介绍。教师选取的课外阅读作品要渗透人文精神关怀,体现工匠精神。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应以引导为主,但是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就应该“授之以渔”。因为学生的掌握方法非常重要,掌握理解甚至解构一本书或一个理念的方法,是培育具备工匠精神的技工必经的过程。因此,在课外阅读后期,教师应适当设置一些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和水平,通过课外阅读中渗透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3.选取沿用适当的高职语文教学材料

须知高职院校始终和一般的高校和高中学校有着本质化差异,其主张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所以其在语文教材选取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的规范要求。特别是在我国迎来经济新常态之后,中国制造问题变得愈加显著,某类层面上要求高职院校在选取语文教材上偏重于实用性和学生职业发展前景,激发学生深层次的研究兴致,另一层面又针对学生个体提出高于一般院校的人文素质培育要求。具体来讲,就是保证选取的语文教材内容,可以调动学生更为活跃的思维,为今后这类群体无限的创新成就绽放,奠定基础。

4.言传身教,是树立学生工匠意识的主要阵地

高职院校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每天在校园接触最多的便是老师,受影响最大的也是老师,老师在培养学生工匠意识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德育教师的课堂,也是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重要阵地。作为语文教师,要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在自身的教学活动中观察学生的认知行为特点,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改革和完善教学计划,使学生既能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又能领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结束语

总之,传承工匠精神是中职语文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对教师的考验,教师应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加强对工匠精神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33(22):79-88.

[2]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

[3]庞玉伟.中职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2016(12).

[4]平建雄.浅谈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职业,2016(25).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浅论中职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融合
行为导向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打造中职高效的语文课堂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