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和谐师生关系

2018-05-18王玉玲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5期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新课改

王玉玲

【摘要】师生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其实质、模式、质量也影响着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因此,想要继续深入推进新课改,师生关系的讨论时永远避不开的话题。

【关键词】新课改;和谐;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059-01

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中最为关键的角色,也是学校课堂中联系最为紧密的人际关系。这两个群体的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换言之,师生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其实质、模式、质量也影响着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因此,想要继续深入推进新课改,师生关系的讨论时永远避不开的话题。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性

1.需要对传统师生关系的进行纠偏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师生关系是极为不平等的。在传统教育观念中,我们更多的是在强调“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显然在这种不平等的观念下,教师是权威,学生只是教师的从属,教师可以用戒尺或者棍棒粗暴地完成教育。在教学方式中,传统教育主要采用填鸭式,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非主动学习者,因此,谈不上有没有学习积极性,只要做好笔记,记住老师所讲的内容即可。在教学评价上,分数是唯一标准,以分数论英雄,甚至有些教师专制粗暴地将考试成绩同学生的道德水平、综合素质等联系起来讲。这种粗暴的做法明显会伤害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总之,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师生关系明显是不平等的,在新课改背景下,只有大力纠偏才能缓和关系。

2.师生关系是一个时代感极强的动态的发展过程,且表现出多样性

师生关系的内容也日益复杂化,牺牲与妥协、冲突与认同、敌视与沟通、碰撞与包容等都可能会随时出现,尤其是当和社会政治因素、宗教因素、道德因素等联系起来的时候,会更加难以处理。这就需要有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来作为前提和保障,使得矛盾或者伤害降到最低。

3.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和必然趋势

从整个国际社会的大环境来看,和平与发展是主流,从社会个体的发展来看,零和效应已经越来越不受欢迎了,只有具备合作精神的人才有可能是实现共赢。平等、互动、合作、交流的师生关系是比较理性和理想的状态。否则,师生关系的不和谐必然导致双方均处于压抑的的教育环境中,严重时,可能连基本的教学都是应付式参与,更不用说实现教学目标了。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技术的顶峰是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这也就分说明了想要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必要性和难度。

二、当前和谐师生关系的特点及出现的问题

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为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这也是国家发展,社会会和谐的要求。笔者认为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师生关系需要体现出以下特征。

1.从平等对话特点来看

随着整个社会文化素质的提升、思想的解放、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国家从教育、立法等各个方面的引导,使得平等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表现在师生间的平等主要体现在相互尊重,彼此平等,超越了代际和社会地位以及影响力。而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更多的体现的是权威与服从,在此不平等的背景下,学生不敢质疑,不敢回应,只要埋头苦记,埋头苦学即可。显然,这样的师生关系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新课改要求我们要做的便是打破原来的旧的观念藩篱,注重师生双向的平等对话。而这里的平等也更多的体现在人格上的相互平等。就同存在主义哲学家马丁.布贝尔所言,师生关系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人格对等的“我——你”式的对话关系。但是,在这里,我们还得注意的是仅仅把教师定位在指导者或者督促者的角色上,极端否定教师抬高学生的做法不利于学生个体发展,因此也是不可取的。另外,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冲击,也使得我们的师生关系产生了异化,教育变成了一种消费,甚至有学生和家长把自己当成消费者,甚至顾客,按照消费者的理念在参与者教育教学活动,这就是明显的对“平等对话”的矫枉过正。如在目前的很多中小学,只要师生关系出了问题,认错的一方必然是教师,而学生的地位和权利却得到空前彰显,教師反而变成了弱势群体。因此,师生间的平等绝非仅仅是地位上的变化,更多应该是在相互理解和相互包容的前提下的对话与合作。基于人格上平等的双方通过各司其职和思想上交流碰撞,最终实现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共同目标。

2.从民主自由特点来看

民主交流主要指的是在教学中的相互尊重、理解基础上的民主。在传统教学中,师生地位常处于一种不对等的关系中,因此,学生的主动性被抑制。相反,在现代教育教学体制下,学生的地位又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而出现了不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故民主自由的具体实践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以己度人,更不能以自己的尺度衡量他人,而有充分的自我认识,勇敢承认自己的不足,甚至可以向学生请教,以一颗渴望知识的真诚的心去面对学生。而学生也可以发表己见,用于挑战权威,具备民主意识。总之,走向民主自由师生关系的过程就是是师生不断向彼此靠近的过程。我们可以允许双方采用不同的方法论,但是我们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应该是一致的,即殊途同归。

3.从共同发展来看

所有的教育,其终极目标都是为了人的发展。笔者认为最好的教育教学结果应该最终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这应该也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最终目的。在此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提供前进的指导方向,教会学生基本的知识、方法和策略,从而使得学生打破原有的知识结构,通过建构、同化和顺应等过程,获得新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相应地发生更新甚至重组。而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也逐步实现了认识自己,反思自己,取长补短,最终获得进一步发展。

总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它要求我们教师懂教育教学以及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多多观察学生和自己的发展变化,在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的。而学生也需要相信教师,认可教师,并从思想上不断向教师靠近。

参考文献

[1]段发敏,《刍议新时期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信任效能的发挥》,《改革与开放》,2010年8月刊.

[2]韩金森,《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11月.

[3]孙幸,《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理论基础与实施对策》,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12月.

[4]李方安,《关系责任视角下和谐师生关系构建探析》,《教育研究》,2016年第11期.

[5]储志新,《论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改革与开放》,2010年10月刊.

[6]吴海英,《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10月.

猜你喜欢

和谐师生关系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奔赴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余清臣:建构现代师生关系的公共性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新时期需要怎样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