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教学的价值及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2018-05-18杨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5期
关键词:文言文文化语文

【摘要】文言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广大教育者的关注热点。文言教学从现实和未来的角度来看,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文言文教学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需要,是陶冶学生情操、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可以塑造学生健康良好人格,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方法。文言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并在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关键词】文言文;高中语文教学;价值;地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040-02

文言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高中教材中的选文更是文化中的精品,都是经历史洗涤经久不衰的经典。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对其价值和地位有充分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文言文教学目标。2003年4月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到“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是学生通过优秀文化的浸染,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现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所以不管是从现实还是从未来的角度来看,文言文教学都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具体而言,文言文教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文言文教学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需要。张志公先生在1981年2月发表的《语文学科的现代化问题》中指出“文言文在历史上有很大的功绩。靠了文言文取得了我们这个人口众多、方言复杂的民族的书面语言的统一,靠了它记载了我们历代高度發展的文化贡献”。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历史上留下的古籍浩如烟海,如此辉煌的成就就是借助老祖宗留下的文言才得以完整而有序的保存。由文言搭建的琳琅满目的文化宝库里,浓缩着古老中国的文化景观,记载着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历史,反映着历代的生活,彰显着历代仁人志士的追求和志向,透视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心态和文化内涵……这一切都是靠文言文记录、保留并流传至今的,可以说,文言文是与中华文明史共存的。朱自清先生就曾说过:“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所以说文言文教学是对历史的传承,对文化的延续,应使学生学好文言文,为其继承中华传统文化遗产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其次,文言文教学是陶冶情操,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文言文语言凝练,意蕴丰富。教材中入选的文言文作品都是我国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精华,文质兼美,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要牢牢抓住这些文化经典,深入挖掘其内涵,带领学生踏寻几千年的历史去找寻最能代表我们中华民族的最珍贵的东西,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使我们宝贵的民族精神深入其灵魂。历史上仁人志士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脍炙人口的篇章,他们的崇高气节和高洁情操通过作品代代相传,闪烁着思想的光芒。屈原受到小人的诽谤和旧贵族势力的打压排挤,君王的误解和偏见,却依然对君王忠心不改,心忧天下,在《离骚》中发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感慨。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魄,愿为祖国牺牲的精神震撼人心。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也值得我们学习。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自尊和倔强,孔子“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的高尚的人生准则在当今时代也为我们推崇和敬仰……学习这些作品,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再次,文言文教学可以塑造良好健康的人格。青少年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高中生对社会和人生已有自己的认识,但由于受生活阅历和思维,心理还不够成熟等多方面原因的限制,使得他们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在某些方面过于肤浅、片面和偏激,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这就警醒我们首先应该对学生进行作为“人”的教育。中学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就应该利用教材中的作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熏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王何必曰利》一文的学习中,孟子的“义”“利”观引发学生对该问题的思考。学生讨论到一些见利忘义的不法商家,毒奶粉、地沟油、假鸡蛋等不合格食品大量流向市场,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学生对这种社会现象深恶痛绝。他们认识到任何时候都不能被“利”蒙蔽双眼,失去良知和做人的底线,做出危害社会的不法行为。这样“义利”之争就不仅仅局限在课文上、课堂上,也不仅仅存在古人那里,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与国家民族紧密联系的问题。对古人的先见之明,现代人钦佩信服;对现实的种种问题,当代人“匹夫有责”。在这种情形下,自然引导出同学们表态一定会从自身做起,做遵纪守法的中学生,并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愿意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这种教育,文言文选文则独擅其长,不可取代。

最后,文言文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字一句总关情。古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都体现在其作品的字里行间中。文言文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作品情感因素的挖掘,靠阅读学生自己主动阅读领会文章的美。例如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中,西山的高标特立,正是作者高洁挺拔人格的显现和不愿远谪情绪的流露;《小石潭记》中,景物的“凄寒幽深”,也传达出作者凄苦抑郁的心情。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握作者的情感,走进作品,和作者同悲喜,共哀乐,才能更进一步理解作者,产生共鸣,感动于情感之美,深刻理解作品中包含的丰富思想内涵。语言是进入文学审美世界的基本途径和通道,是文学存在的根据。汉语是世界最古老又最具生命力的语言,它言简意赅,词约义丰。《诗经》、楚辞、先秦诸子散文、汉乐府诗、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可以说五彩斑斓,绚丽多姿。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带领学生把握不同文体的特点,挖掘其语言特色,品味古人炼字炼句的独到之处,学习古人篇章结构精巧的构思和布局也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从中感受汉语的独特魅力,强化对母语的热爱。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

[2]张志公.语文学科的现代化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1981,3:19

[3]朱自清.经典常谈·序[M].1.北京:三联书店,1980:5.

作者简介:

杨乐,女,出生于1988年9月,籍贯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工作单位陕西省咸阳市礼泉第一中学,研究方向语文教师,学历研究生,职称中学二级教师。

猜你喜欢

文言文文化语文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文言文阅读专练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谁远谁近?
文言文阅读练习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