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就业导向下地方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2018-05-18熊贤魏智慧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5期
关键词:汉语言综合性课程体系

熊贤 魏智慧

【摘要】对某地方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专业定位模糊、课程设置单一、实践教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在激烈的就业环境中,要切实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地方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以地方性、特色化、应用型为专业定位、设置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职业规划意识、丰富社会实践课程体系。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011-02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由语言、文学和写作三大体系构成[1]。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复合型人才[2]。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现状

随着高校的扩招,就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逐年增多。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毕业生的能力未达到市场的要求,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结合某地方综合性大学近两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呈现以下特点:

毕业生就业选择多样化。从表1看出,近两届毕业生就业领域较宽,分别在教育单位、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国家企业或其他类型企业中就业,还有少数学生倾向于自主创业或继续深造。

汉语言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不断下降。从表2看出,近几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整体就业率呈现下降趋势。2016届学生就业率89.5%,而2017届学生只有83.3%,低于全校平均就业率。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定位不明确

地方综合性大学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定位存在不明确的情况,部分高校盲目以重点高校为标杆,注重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但在资金、设备、师资配备等方面远不及重点高校,学生素质与重点高校存在很大差距。这种忽视自身条件,以重点高校为参照形成的专业定位,导致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实现,毕业学生综合素质不尽如人意。

(二)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课程内容是对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依托,因而课程内容的设置必须科学、合理、切实可行[4]。某地方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分为人格与素养课程群、表达与理解课程群、发展基础课程群、专业与服务课程群、研讨与探究课程群、实践教学六个课程群[5]。

根据2016届与2017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发现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但以理论课为主,实践教学的课时量较少。

(三)实践教学落实不到位

实践教学以集体实习和分散实习为主。因学校签订实习协议的單位不多,能提供给学生集中实习的时间短,机会少,学生得到的锻炼较少。分散实习管理较为松散,实习指导老师对其实习过程缺乏监督,有些学生在实习期间甚至没有真正接触教学工作,使得专业实践教学落实不到位,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课程体系改革措施

(一)清晰的专业定位

汉语言文学专业定位直接影响到汉语言文学人才的培养。目前,地方综合性高校面临着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与研究型高校相差甚远,又不重视培养技术性人才的困境,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出现学术型层次不高、技术技能型能力欠缺的局面。因而,地方综合性大学必须改变倾向于培养学术型的人才的专业定位,走地方性、特色化、应用性的道路。

1.地方性

高校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地方性综合大学的重要任务就是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结合区域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明确自身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重点。

2.特色性

专业特色是专业生存发展的保障。地方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实力比不上重点高校汉语言专业,与地方师范院校在师资、口碑、学生招收等方面也缺乏亮点。地方性综合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要具有核心竞争力,必须着力打造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凝练具有特色的学科方向,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被其他高校同化。

(二)课程设置多元化

1.综合性的理论课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设置上面临着理论课程多、专业性过强、综合课程、跨专业课程少的情况。较为单调的课程设置,使得学生的视野狭隘,影响了学生的竞争力。因此,设置课程时,不单单只是涉及基础专业课,同时需要涉及到其他综合类科目,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2.丰富多彩的实践课

加强实践课的设置不仅是学生理论课的延伸,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在设置实践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年级和方向要求,使实践课具有个性化,满足不同学生的实践需求。如针对教育方向学生着重安排三笔字训练、普通话训练、备课训练、说课讲课训练、班主任工作训练等实践课程。针对文秘方向的学生则以新闻采写与编辑、文秘工作训练、办公室技巧、求职训练等实践课程为主。

(三)加强职业规划指导

近几年全国各大高校毕业生都越来越多倾向于公务员、事业单位、考研,使得这几项竞争压力也逐年增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更是如此,但在这些竞争中缺乏突出的优势。很多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盲目的追求考公务员和公招教师,又因为缺乏相关资格证书以及相关条件,导致能成功应聘的几率小。针对这样的情况,高校要较早教育学生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做好职业规划,让其尽早的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提前准备普通话、教师职业资格证考试,夯实就业基础。

四、结论

综合性大学在专业定位、课程设置、职业指导、教学实践等人才培养方式出现了诸多问题,导致学生面临就业困难的处境。地方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要破除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必须在立足于自身条件的基础上走地方性、特色化、应用性的专业道路,设置多元化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树立合理的职业规划,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综合性且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志刚.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J].宜春学院学报.2015(8):118.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金凤杰.文化多元视野下吉林省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现代交际.2016(9):4.

[4]刘聪颖.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策略[J].毕节学院学报.2009(11).104.

[5]西华大学教务处.本科学生学习指南——人文学院[M].成都:西华大学,2011:44.

[6]白银.地方性综合大学教育学专业顶层设计研究[D].山西大学.2015.

[7]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63.

[8]毛泽东.实践论[M]//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7.

猜你喜欢

汉语言综合性课程体系
初探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对多发性抽动症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综合性护理在支气管扩张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现代汉语言变化与社会生活关系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