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均势理论”

2018-05-17叶笑晗

现代交际 2018年6期
关键词:汉斯现实主义大国

叶笑晗

摘要:均势理论是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其理念和实践的运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国际政治学中,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对均势理论都有详细的阐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均势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均势理论的发展和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分析,评析均势理论的现实意义,阐述个人对均势理论未来理论发展和实踐运用的观点。

关键词:均势理论 制衡

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6-0236-02

一、均势理论的早期发展

均势理论的思想来源于历史经验,均势思想很早就已经产生。东方有“大同世界”,西方有亚里士多德的权利平衡分配思想。在此基础上,均势在历史上也有惊艳的发展,比如古希腊的城邦制。马基雅弗利在《君主论》中这样阐述:“如果一个君主占有语言、习惯和各种制度同本国不同的地方占据,他就应该让自己成为领袖或是那些弱小邻国的保护者,并且尽量削弱他们之中比较强大的势力,还应该注意不让任何一个同自己一般强大的外国人利用任何意外事件插足那里。”①虽然没有直接使用“均势”这个概念,但马基雅弗利以其作为治国手段和国家对外战略的手段。

18世纪,大卫·休谟首次在《均势论》中系统讨论了“均势”这个概念,指出权力应该平衡分配,保持国家间的均势是必须遵守的规则。这是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后得出的结论,奠定了17、18世纪的西欧体系。而同时代的卢梭明确提出了国际势力均衡的观念,把欧洲的均衡与欧洲体系联系在一起,用均势的概念来建构国际体系。当时把均势思想运用到实践中的典型为英国,其“欧陆均势”“离岸平衡”根植于当时英国对欧洲大陆的政策,深刻地影响着欧洲秩序的变化。

二、现实主义的“均势理论”

“均势”的概念并不明晰,学者们各持己见。汉斯·摩根索认为,均势是“为达到某种事态的一种政策,实际存在的一种状态,权利的近似平均分配,任何形式的权力分配”②。马丁·怀特系统阐述了均势理论,总结了权力政治中权力的七种含义,主要包括“权力应当均匀分布的原则,一个特定时期主要的力量对比关系”③等。无论是汉斯·摩根索还是马丁·怀特都是从权力的角度出发,认为国家间均势是权力的分配均匀,可以从多层面、多角度去理解。

传统现实主义学派代表汉斯·摩根索,从现实主义角度出发,认为均势是一种权势均衡的状态。摩根索认为均势是国家之间对权力的追求而形成的状态,不是自动形成的。而新现实主义代表肯尼斯·沃尔兹在结构现实主义理论中,关于均势生成机理的论述为“均势与是事态发展强加给政治家的”④。沃尔兹认为均势是自动形成的,根植于由国家构成的国际体系中。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现实主义与新现实主义在关于均势的形成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三、学者关于“均势理论”的探讨

均势理论作为现实主义推崇的理论之一,也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在此主要阐述中国学者对“均势理论”的探讨。

关于均势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胡久龙认为均势是国际秩序的一种基本形式、强调均势理论在外交战略中的应用的重要性。徐婕赞同运用均势理论来维护世界和平,她认为均势理论能有效防止大国称霸,有助于评估国际体系的力量对比。张贵洪也认为,未来是多级均势趋势。个人认为,均势理论运用于外交策略和政策中,是非常合适的。冷战后,世界不再由单一的大国主导或者某两个大国博弈组成,老牌资本主义大国依旧强大,新兴国家不断崛起,国家之间处于合作竞争状态。强大了的国家很容易往霸权主义国家发展,向外扩张自己的权力。均势理论能有效地防止大国称霸,在国家间进行制衡,构建一个稳定和平的国际体系。

然而,一些学者对均势理论本身及其在国际政治中的完美运用产生了质疑。何曜、任晓认为均势理论的实质是“利益冲突的结果”⑤,而其作为外交政策并非唯一可选择的政策,对均势防止战争表示怀疑。苏长和对汉斯·摩根索的“权势均衡在维护弱国国家独立中的作用”表示怀疑,认为这个命题与维持均势的手段是互相矛盾的,权力的平衡是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满足大国利益的分配。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黎和约中把山东半岛的权益由德国转给日本,权益再分配的大国完全无视中国的主权。所以个人对于“均势能防止战争,均势能维护弱国国家独立”这种观点也持怀疑态度。吴征宇认为均势理论隐含了限制条件,均势理论主要来源于欧洲国家制度的历史经验和对欧洲大陆的制衡,而在当代没法制衡美国。个人不赞同这个观点,没有出现针对美国的制衡联盟并不代表没有办法制衡美国,在当今复杂的多级世界里,形成联盟来制衡另一个国家并不是唯一的手段,即使是一个小国想要制衡大国,只要涉及国家利益,也能运用非政治手段制衡大国。并且,现代社会的通讯科技的发达,会产生除地缘政治影响之外的非传统安全问题,经济贸易往来、文化软实力等也会成为实现均势的手段。因此,均势不仅仅适用于大陆国家,海洋国家也一样适用。

四、“均势理论”的未来发展

冷战时期,对均势理论的认识以及灵活运用的代表人物是亨利·基辛格。冷战后,由于两极格局的解体,均势理论也不再是冷战时期的“美中苏三角外交”。苏长和认为,在当代国际政治背景下,“国际政治空间不断扩大,国家体系更加复杂多样”,均势会发生两个变化,一是会出现总体均势与地区均势并存的局面,地区均势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民族国家的独立;二是核武器的出现和扩散,大国之间,尤其是两个有核大国之间,避免正面冲突和战争的可能性,运用和平的手段来达到均势。这些都会改变均势理论的一些规则和方法。

个人认为,在越来越复杂的国际体系中,均势理论,这个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还是适用于当今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均势理论的理念和目的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流思想,也符合当今国际体系和格局的变迁。对于均势理论未来的发展,要根据不断的国际变化情况,补充、完善均势理论,进一步丰富均势理论,反之,也能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作出贡献。

注释:

①(意)尼科洛·马基雅弗利.君主论[M].潘汉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0.

②(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第七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21.

③(英)马丁·怀特.权力政治[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117—121.

④Kenneth Waltz.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J].New York,1979:128.

⑤何曜,任晓.均势理论反思—兼论国际政治研究方法论[J].美国研究,1997(3).

参考文献:

[1](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第七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魏炜.均势的理论化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J].国际观察,2006(1):55-60.

[3]吴征宇.“制衡”的困境——均势与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政治[J].欧洲研究,2006(2):69-81+158-159.

[4]胡九龙.论“均势”的基本含义[J].太平洋学报,2005(9):75-83.

[5]何曜,任晓.均势理论反思——兼论国际政治研究方法论[J].美国研究,1997(3):104-120+4-5.

[6]苏长和.关于均势理论的几点思考[J].欧洲,1997(4):32-38.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汉斯现实主义大国
魔鬼与天使
你是我的天使
你是我的天使
绘画
多想记住你的脸
令人惊叹的发明大国
现实主义与现实题材创作
你是我的天使
周边大国的海上挑战
新现实主义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