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创作的地域研究
2018-05-17赵兵
黄河之声 2018年5期
赵 兵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 晋中 030619)
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我发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音乐创作与地理位置有关。让我们用民歌来举例,草原上的民歌多半是悠长嘹亮的,特别是蒙古长音拖得很长,例如《牧歌》
大量的长音符、长拖音,都是4拍以上,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蒙古草原地域广阔,草原空间特别空旷造成的。人们在游牧生活中唱歌时想把音传的远些,音调就要拉长,否则远处的人是听不到的,而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区域里的民歌大部分节奏是很快的,唱起来像“吵架”似的例如云南民歌《猜调》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西南地区,周围都是大山,民歌调音太长就会有回音了,别人也就听不清楚了,特别是谈情说爱的情歌中节奏特别快为的是让对方听清爱情的表达,否则一慢大量的山谷回音就干扰了主题语言的表达,情歌也就不会成为年轻恋人的首选了。
再看18世纪初,古典音乐一般在教堂里演出,信徒教堂、教主、信仰再加上教堂空间很大,所以音乐听起来特别庄严隆重。等到了18世纪末,古典音乐作品进入了贵族家庭演出,家庭空间要比教堂的空间小多了,所以音乐作品的风格多样化,欢快有趣很是精巧。现场人们有说有笑还能听清楚音乐.....
今天,古典音乐是在剧院演出,演奏者动则几十上百人,乐器种类繁多,如果现场观众在声音嘈杂那就根本听不清音乐表达什么了,所以我们在剧场听音乐时,不能说话,不能接听手机的重要原因是和所处的环境地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