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色的丝路》演唱分析

2018-05-17

歌唱艺术 2018年1期
关键词:音域小字八度

少儿声乐作品《蓝色的丝路》以宏大的叙事风格和借古喻今的比兴手法歌颂了“一带一路”的宏伟蓝图,颇具时代性和史诗感。

作品为降E大调,歌唱音域为小字组的降b至小字二组的f,结构为单三部曲式:

与工整对仗的歌词相匹配,A段的a和a1乐句从结构上保持了规整、对称,为了突出歌曲宏伟大气、波澜壮阔的基调和氛围,旋律中较少使用平缓的级进,而是大量运用了三度以上的跳进音程,且经常在一小节内音域横跨八度,如“一匹蓝色”(第一小节)从小字组的降b到小字一组的降b和“铺向了辽远……”(第三小节)从小字一组的c到小字二组的c等,这种旋律上的起伏,仿佛大海澎湃的波涛一波又一波地推进着音乐的进行。演唱时,除了要保证大跨度音程的音准,更重要的是唱出乐句的方向感和整体性、连贯性,这就非常考验演唱者发声状态的稳定程度和气息的持续支撑能力了。其中包含八度音程的乐句,如“铺向了辽远的海面”(第三小节)中“了”到“辽”,“拉长了航海的视线”(第七小节)中“拉”到“长”,这种直接的八度跳进在演唱时不能只是简单、生硬地“蹦”高八度唱出那个音,而是要充分利用气息的支撑和膈肌的发力去完成乐句线条的连贯,在跳进的同时保持情感的张力。

B段歌词和音符相对密集,比A段更多叙述性的描写和细节的刻画,旋律的起伏也因此相对缓和,但是仍然可以从第十一、十五小节看到类似A段的创作手法。演唱时要注意歌词密集处的吐字要清晰自然,不要出现“吞音”和含糊的情况,尤其是第十一至十二小节四个并列的名词,如果吐字不清会影响听者对歌词的理解。“开船喽开船喽哎……”一句要“喊”出巨轮出海“万千里破重重浪”的豪情。

结合A、B段的两段歌词来看,词作者运用了借古喻今的比兴手法。第一段歌词“借古”写郑和下西洋,第二段“喻今”颂“一带一路”,实际上借古为辅,喻今为主,目的是借用“郑和下西洋”这一旷古烁今的伟大历史事件,衬托和歌颂“一带一路”划时代的重大意义。虽然两段旋律完全一样,在演唱时也要有层次上、情感处理上的不同。比如“瓷器茶叶书画制版”是古代先进科技和高度文明的象征、是民族的骄傲,“和平共赢友谊春天”代表新时代的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的自信。这两种情绪是有差别的,演唱时要体会和表现出这种差别,用不同的语气和乐句处理方式来诠释。

B1段的旋律是B段的部分再现和延续发展,但是歌词的抒情性决定了该段的情感抒发应该跟B段完全不同。通常此类先叙事后抒情的歌词结构,其叙事均是为抒情做铺垫,以景抒怀才是重点,所以在演唱B1段时有必要跟B段做出清晰的对比,这种对比可以是音量、气息强度上的区别,也可以是乐句、情感处理方式的差别。尤其是B1段歌词重复度颇高,每一遍重复从语感上本身就有着重强调的意味,伴随着旋律音域的升高,情感的张力更是不断加强的。需要注意,第二遍“一条蓝色的丝路”中的“色的”两个字是全曲最高的两个音,这两个字都不是开口音,尤其“色”在高音位置不好咬字,容易唱得“扁、挤”。因此高音要有充足的气息准备,发声的位置和状态要在声音出来前就位,如果硬挤着唱高音,或者毫无控制地“蹦”到这个高音上,是无法合理地表达出歌曲大气磅礴的意境。

尾声是壮丽的回响,是绕梁的余音,被拉长的乐句线条需要充沛的气息和饱满的状态来演绎,最好可以一气呵成、不断句。如果气息不够,可以考虑在“远航”后面快速偷气,以声断情不断为要。

考虑到该作品的音域、旋律、节奏特征和思想性,建议十二岁以上选唱。

猜你喜欢

音域小字八度
无题
论钢琴八度演奏技法及应用
阜新地区出土辽代契丹小字墓志综述
论民族唱法教学的基本结构
午晤念
午晤念
即兴伴奏构建灵动式音乐课堂探析
刍议音乐表演与钢琴演奏中的八度技巧
天公猪
试论音乐表演中如何进行钢琴演奏中的八度技巧